痹证,每以风寒湿之气杂感主治

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六气的正常运行变化,有利于万物的生长变化,但如果六气太过或不及,则气候反常,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就能成为致病因素,则称“六淫”或“六邪”。

痹证,每以风寒湿之气杂感主治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胜者为着痹。”“历节肿痛,是湿病。由饮酒当风,或汗出入水所致。经云:湿流关节是也。挟寒者,其痛如掣;挟风者,黄汗自出。其遍身走痒,彻骨疼痛,昼静夜剧,发如虫啮者,谓之白虎历节”。

在六淫邪气中,风寒湿三邪最易引发风湿病,三邪中更以寒邪为重。风为百病之长,其为阳邪,风性轻扬开泄、开发腠理,穿透力较强;寒邪凝滞,其性收引,寒邪借助风力内侵,风寒交结,而致经脉拘挛。加之湿邪黏着、重浊、胶固之性,阻滞气机,造成经络壅塞,气血运行不畅,则出现筋脉失养,拘急而痛。

燥邪有干燥、收敛、清肃之特性,侵犯人体,出现一系列的干燥症状,成为燥病,燥邪侵犯人体最易损伤机体的阴液,使皮肤、孔窍失于滋养而出现各种干燥、涩滞不畅的症状。

痹证,每以风寒湿之气杂感主治

暑热之邪其性炎热,易与风合而致风热,风热之邪与湿相并,合邪为患,湿热之邪壅于经络、关节,气血郁滞不通,以致局部红肿灼热,关节疼痛不能屈伸。“痹证,每以风寒湿之气杂感主治。召恙不同,由于暑外加之湿热,水谷内蕴之湿热,外来之邪,着于经络,内受之邪,着于腑络。”“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明确指出湿热交争是关节肿胀甚或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寒湿郁闭阴分,久则化热攻痛。”

痹证,每以风寒湿之气杂感主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