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年味成了一種回憶?

春節將至,年味漸濃。在中國,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是一年的開始,無論離家人有多遠,一般人都要儘量在除夕時與家人團聚,共度新春。


長大後,年味成了一種回憶?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份對年味的獨家記憶,閉上眼睛,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影像撲面而來。然而,每一幅場景,都夾帶著兒時的記憶;每一份記憶,都有一份回不去的情懷;每一種期盼,必然會留下些許遺憾。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抱怨“年味”淡了,其實,年味一直都在,它隨著時代的不斷改革與創新而調整著它的狀態,只是在衣食無憂的快節奏空間裡,人們卻沒有相應的速度去適應它。它隨著歲月的流逝烙印著你的童年記憶,只是大多數人都選擇刻意忽視不願承認。
長大後,年味成了一種回憶?

那麼,新時代的年味是什麼?

它保留著傳統的對親人的想念,我們遠離家鄉,在冷酷的現實社會奮力拼搏,曾被冷眼看低過,有不得志的無奈,一個人躲在狹窄的空間吃著泡麵,或是略見起色的事業,突然降臨的幸運,一步步踏實的成功,經歷的每一個瞬間,我們都曾特別想和親人分享。

所以,年味是媽媽充滿著愛意的嘮叨,是外婆呵呵的傻笑,是父親在門口利落殺雞的背影,是兄弟相聚舉杯的豪邁。大圓餐桌上,擺著你最愛的小菜,也許是大蒜炒臘肉,也許是一份水餃,那一碗家鄉味,準是你垂涎了一年的美食。烤火爐旁,父母關切的詢問著你的點滴,可能屋子裡還瀰漫著烤紅薯的味道,突然覺得,曾經的坎坷與輝煌經歷,都變成了過往。此刻,貪戀父母日漸蒼老的淳樸面容下寵溺的眼神,流連於這份平淡的喜樂中無法自拔。
長大後,年味成了一種回憶?

外面的社會充滿著各種可能,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離鄉外出務工、求學。諸多人群集中在春節期間返鄉,形成了被媒體稱之為“人類大遷徙”的春運。

新世紀的年味開始有了春運的記憶,“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票再貴,也要回家。路再遠,也要趕在除夕和親人圍坐一起吃頓團圓飯。排隊購票的疲勞,揹著行李包在擁擠的人群中行走,火車上漫長的時光……

年味就是,手上有了錢,即使已經品嚐到了各種獨具特色的美食,但還是想念有著媽媽味道的吃食,還有小時候親自參與制作的那份樂趣。
長大後,年味成了一種回憶?

3歲的等待年味是在普通崗位上的堅守,“相見難!列車長和新婚妻子在會車時隔窗揮手, 抹淚相望”“是3歲的等待與33歲的歸途”“媽媽我在執勤,不能給您擦淚” 。

年味是一種遺憾,逐漸走散的友人,永遠也湊不齊的同學聚會,不經意瞥見的一縷白髮,與人談笑間的滄桑之感。年味以一種無形的狀態依附在每一個人的記憶中,是一種純粹的念想,讓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滿足心理訴求的相聚之由,是我們永遠的精神支柱。
長大後,年味成了一種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