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配方,《我是大偵探》沒了「偵探」

這三個月來,由網綜《明星大偵探》同一製作班底打造的姊妹篇,也是它由網轉檯的實際載體,《我是大偵探》已經播出了十二期,其製作誠意是毋庸置疑。但是,與《明星大偵探》的三季豆瓣高評分(8.9—9.0—9.2)相比較,《我是大偵探》被冠上不及格的成績(5.9),甚至一期比一期播放量低(第一期1.5億、第二期1.4億、第三期7200萬……),原因何在?

熟悉的配方,《我是大偵探》沒了“偵探”

1.播放平臺的改變

《明星大偵探》是網絡綜藝,用戶垂直度高。對於這種燒腦類節目,觀眾可以隨意調戲進度條,直到自己解開謎題。對於各種現象、元素,像一匹沒有束縛的野馬,節目組沒有任何限制,儘管精益就精就好。《我是大偵探》是一檔電視節目。電視線性的呈現方式使得觀眾只能跟著情節走。而不能再像網綜那般,待我暫停,好好思索一番。單這一點,在推理的難易度與腦洞線索上,節目勢必要打折扣。其次,電視節目的群體是以家庭為單位的扎堆型用戶。節目不能只考慮思維活躍的年輕人,更要照顧到大多數人。

熟悉的配方,《我是大偵探》沒了“偵探”

2. 嘉賓磨合度不夠,分工不夠明確

《我是大偵探》的六位主要嘉賓——何炅、吳磊、馬思純、鄧倫、張若昀、韓雪、大張偉——的配合不太默契,導致何炅常常給人帶任務的感覺。在節目中,何炅是元老級玩家,吳磊、張若昀也是曾經在《明星大偵探》中有過精彩表現的高級玩家,大張偉負責活躍氣氛,馬思純、韓雪是新手,按理說,這樣的人員搭配,是比較科學合理的。但從第一期開始,幾位嘉賓的表現就不如人意。幾期下來,嘉賓們的“專業”能力漸漸清晰:基本上吳磊負責開腦洞、推理,何炅負責蒐證,鄧倫、馬思純、大張偉負責活躍氣氛,韓雪則負責有關顏值的角色。鄧倫雖然三期都猜對了關鍵人物“K”,但真說到作案手法、過程的推理,還是有所欠缺。另外,嘉賓們好像對節目的定位有些模糊,這是一檔推理節目,並不是表演類節目…

熟悉的配方,《我是大偵探》沒了“偵探”

3.全體尬演

在節目中,新嘉賓似乎是在對應老嘉賓的能力和人設。推理模式和過程也都整體趨向低幼化,甚至有很多無用的內容。蒐證時間太短,嘉賓太容易扯出一些毫無關係的線索和劇情支線。以第一期為例,韓雪和張天愛在節目進行突然尬哭,一個賽一個的流起了眼淚。在蒐證、推理時候不甚積極的兩人,掉眼淚的速度倒是一個比一個快。觀眾想看到是燒腦複雜的關係、是縝密嚴謹的推理,而不是比賽誰更入戲。

熟悉的配方,《我是大偵探》沒了“偵探”

4.推理部分佔比小,線索豐富,主線故事卻過於簡單。

限於在衛視播出的原因,節目中一律不出現兇殺案,“兇手”也隨之轉稱為案件的關鍵人物“K”。這是由小眾觀眾群體的網綜轉向面對主流人群的臺綜,必然要做出的改變。除此之外,整個節目的推理如同小孩子玩過家家,戲份少而且缺乏專業性。作案手法過於簡單,而且像第一期的“K”吳磊節目結束後所說的,“客棧地圖貼出來,我嚇了一跳,因為只有我的房間能通到院子裡去,幸好沒人發現”,找出“K”的方法也是如此簡單,就讓擅長講故事、製作豐富線索的節目組,有種無用武之地的感覺。

熟悉的配方,《我是大偵探》沒了“偵探”

《我是大偵探》評分雖然不高,但平心而論,“我偵”已經具備了一個優秀節目的基石——紮實的劇本,精緻的細節,充沛的情感。它所缺少的,或許只是像《明星大偵探》一樣對觀眾的“會心一擊”,而這需要時間去慢慢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