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的孩子上全托幼兒園?太傻太天真!

又到開學季,越來越多的家長在為孩子是否要去寄宿學校或全託幼兒園而煩惱,一邊是眼淚汪汪、找各種理由不去學校或幼兒園的孩子,一邊是個人職場發展不能放棄的現實,家長該如何抉擇?對於這個棘手的問題,社會上存在著各種爭議,學者、老師和家長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不全託,孩子就無法進行獨立性的培養了嗎?不全託,父母就不能正常工作了嗎?孩子究竟是我們生活的禮物還是累贅?強烈的責任感驅使我們認真反思,全託的代價太大了。

送你的孩子上全託幼兒園?太傻太天真!

很多人會說,全託的好處是很大的。第一,孩子的自理能力得到了培養。在全託幼兒園,孩子會更早地習慣獨立入睡,晚上也會自己穿脫衣服、洗襪子、洗漱、疊被子,早上更是會自覺的刷牙洗臉,這些都是對於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有著很大的幫助。第二。在全託的過程中,良好的生活習慣逐漸養成。在幼兒園的生活是相對有規律的集體生活,孩子們必須遵守一些社會規則。 定時進餐,定時戶外活動,定時睡眠,以及一些必要的社會遊戲規則,取放玩具的規則,排隊等候的規則,與人交往的規則等,這些生活習慣的建立對於孩子的社會化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第三。建立良好個性品質,合作能力強。在全託的幼兒園,孩子會比較獨立,會慢慢習慣自己解決問題,如遇到與小朋友之間的矛盾,也會努力用孩子自己理解的方式去解決。當孩子在面對陌生環境,面對陌生人時,表現大方、主動,不膽怯,這對於發展孩子的社會性品質,培養良好的解決問題能力和與人溝通的能力是有好處的。

送你的孩子上全託幼兒園?太傻太天真!

然而,筆者和所認識的家長朋友深入討論與交流,這其中,有正在經歷自己的孩子幼兒園階段的,也有成功的培養出955,211重點大學的家長,還有因為父母做生意或者工作繁忙,一路從幼兒園全託到長大的“大孩子” ,他們一致認為,全託對於自己的成長的發展,利大於弊!

為什麼呢?第一,導致親子感情冷漠。全託以後,孩子大多數時間住在幼兒園,跟父母相處的時間減少了,親子之間的交流自然也少了。而3 歲前是孩子情感發育的敏感期,沒有父母在身邊陪伴引導,即便老師非常愛孩子,他與父母分離的痛苦也會深深地印刻在他的內心,讓他產生被父母“拋棄”的感覺。這就很容易導致他和父母的情感出現隔閡,讓孩子變得比較冷漠。 第二,孩子失去安全感。在孩子出生的前幾年,他內心最依賴的是自己的父母,當他無法跟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時候,他就會以別的方式來彌補這種缺憾,滿足自己獲得愛的需求。有些全託的孩子,因為無法從父母那裡獲得足夠的關注,會拼命地迎合身邊的老師、小朋友的喜好,讓自己的行為儘可能“完美”,來獲得他人更多的關注,以這樣的方式來保護自己的內心不至於受到傷害。這對於孩子來說,未必太過於殘忍。第三,孩子滋長各種消極情緒。 因為只有週末可以見到孩子,家長就很容易產生一種特殊的情感補償心理,比如拼命給孩子買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孩子想做什麼就讓他做什麼,甚至他偶爾有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家長也喪失原則去滿足他的需求,結果就很容易導致孩子變得任性、對立,產生很多消極的情緒問題。 第四,單一的環境導致孩子接受信息相對較少。全託的孩子一天到晚都在幼兒園待著,他們接觸外界的機會相對要少很多,這也會妨礙他們的發展。

試問各位家長,你們願意讓自己的孩子變成一個行為刻板、偏執、恃強凌弱,少情感變通,親情淡漠的人嗎?

“全託”對孩子所造成的危害,難以在各個年齡段體現出來,所以即使現在沒有表現出來的問題,難免在將來體現。但有一點是不變的:家庭不可替代,親子關係不容忽視。作為人,情感與生俱來,是一切成長與發展的基礎。如果失去這個基礎,一切都將不復存在。面對“全託”,家長們真的需要擦亮眼睛,不要把孩子作為籌碼,推向難以設想的、瘋狂旋轉的羅盤賭。

送你的孩子上全託幼兒園?太傻太天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