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管理公司运营模式的现状浅析

中国“健康管理”的提出发展至今10余年,但是健康管理在中国尚为雏形阶段。目前健康体检服务为健康管理中的主导,健康咨询、就医指导和健康教育讲座为后续的辅助支持服务,而具有真正中国特色的系统完整的健康管理机构仍未诞生!

国内健康管理公司运营模式的现状浅析

对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现况分类分层予以分析:

(一)医院服务模式(公立医院开设的体检中心或体检科)

功能设置:与健康体检行业发展迅猛,其经营模式最成熟,最容易复制,最容易被客户所接受,以及检测设备先进齐全、专业技术水平高、专家资源丰富,人群需求大,利润高,现金流回收快,为医院创收的新途径、就医便捷等因素有关。

目前现状:以体检为主导,检后就医服务(专家特诊、住院、手术协调等)为辅助,少部分开展了健康风险评估与干预管理服务。日前大部分医院体检中心已看准健康管理市场的发展前景,正在帷幄运筹开发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与干预技术手段,处于启动服务阶段。

国内健康管理公司运营模式的现状浅析

(二)专业体检中心服务模式(民营企业创办的体检中心或门诊部、疗养院)

功能设置:与健康体检行业发展迅猛,其经营模式最成熟,最容易复制,人群需求大,利润高,现金流回收快,有利于企业加盟连锁发展、为开展健康管理服务采集健康数据提供实体平台等因素有关。

目前现状:以健康体检为主导,检后咨询指导与健康教育讲座为辅助,为了充分挖掘客户资源的消费潜力和维护客户体检的忠诚度,一部分体检中心开展了健康风险评估与专项的健康管理服务。

国内健康管理公司运营模式的现状浅析

(三)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服务模式(公立综合一级医院)

功能设置:预防、保健、医疗、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康复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目前现状:主要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以及中老年人四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进行疾病管理。定期开展健康宣教,如健康知识讲座深入各居委会开展卫生服务义诊活动和疾病咨询服务。

(四)第三方服务模式(公立、民营健康管理服务机构)

包括健康技术软件开发、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服务公司、健康咨询公司、健康保险公司、保健品公司、美容保健中心、养生馆、足疗、按摩中心、健身康体、健康管理、俱乐部等服务公司。

国内健康管理公司运营模式的现状浅析

功能设置:以自身专业特点开展相关健康管理服务。

1、信息技术服务为主导:利用IT技术研发健康管理软件服务工具(健康体检系统管理软件、健康信息档案管理软件、健康风险评估系统软件),在互联网信息平台上为体检中心、健康管理机构提供健康信息数字化管理服务;

2、网络信息服务为主导:利用现代通信设施,在信息化网络平台提供健康资讯服务、就医导航服务挂号、预约专家服务;

3、健康产品服务为主导:以产品使用服务为核心(保健品、功能食品、美容用品等),为特定人群开展健康咨询与保健指导服务;

4、健康检测服务为主导:亚健康检测、基因检测技术、动脉硬化检测、电子扫描代谢分析系统、人体成分分析、心率变异分析系统-精神压力分析、红外线热成像检测等,进行相关疾病早期预测与分析评估服务;

5、健康干预技术服务为主导:能量监测仪、睡眠监测仪、健康体适能等干预技术,实施单项干预管理服务;

6、专项健康保健服务为主导:以某项(美容、足疗、按摩、健身)康体保健服务为导向,实施单项干预保健服务;

7、增值服务为主导:以健康为基础为保险公司、银行、各种类型俱乐部等提供附加值的服务,提升对方的服务品质等。

8、健康管家或私人医生服务为主导:广泛整合医疗资源,配备专属的健康管家或私人医生为中高端人群提供一对一的全程健康管理服务。

目前现状:整合可利用的资源,发掘医疗服务体系中的空白点,以健康风险评估、健康信息咨询与指导、就医导航、预约专家门诊、特诊陪诊服务,开展健康管理中的某项或多项服务。

从以上四类服务模式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处于哪种类型的健康管理机构,其共同的特性,就是以健康体检为基础,以促进健康,维护健康,传递健康,方便快捷,就近省时,健康生活,改善健康为核心。

健康体检行业除了有些特殊疾病政府采购外,还有保险公司集中采购、企业员工福利采购、高端个人健康体检采购仍是主流。竞争的实质并不是规模的大小,而是服务模式与营销的竞争。由于体检具有习惯性、年重复率少、品牌忠诚度及服务的连续性,故会员制服务模式是可行和必须的。

机会与挑战:

全国跨区域服务:服务的范围越大,越有机会获得夸区域性的集团采购,然而统一的信息化系统、统一的结算体系、统一的客户服务系统、统一的咨询服务将是全国性服务平台的最大瓶颈,而非价格高低的竞争。可以看得到未来将有两种模式的网络:一是直营统一品牌的健康体检连锁机构(直营);一类是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虚拟管理联合在一起的服务联盟组织(加盟)。后者将给客户更大的选择空间和自身无限的延展性。

然而,无论哪种模式,拥有客户资源将是最重要的制胜因素。

健康管理公司的困惑

目前健康管理公司的现状不容乐观,重要表现在健康理念先进但响应者寥寥,投入较大但产生的现金流却较少,目标客户群庞大但客户却贫乏,用心深化服务但产品设计及工具单一,这些表象的下面其实隐藏着管理者深层次的困惑,主要表现在:

一,经营模式的困惑

现在所有从事健康管理的公司都看好健康服务巨大的市场,都知道在未来十年会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美国,健康服务业的收入甚至占到GDP的10%,这是个不可思议的数字!

但如何尽快取得较大、稳定的现金流,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盈利模式是大多数健康管理公司的困惑之一。

二,创业团队的困惑

从国内从事健康管理创业公司来看,大多数都拥有深厚的医学背景,他们中有的是医大的硕士、博士,有的是退休的专家、教授,最不济的也是拥有医学本科的,正是在这些深刻理解健康管理的专业人士的领导下,很多公司都在困境中挣扎。究其原因,创业团队人力资源结构失衡是重要因素。然而,健康管理不是给病人看病,专业人士并不是创业团队的全部。服务产业有其自身的市场规律,作为一个事业机构,从产品设计到市场营销,从客户服务到销售培训,都需要各方面相对专业的人才。故全部是医学专家不行,只有服务人才没有医学专家也不行。

三,核心竞争力的困惑

在现今互联网时代,物理空间已经不再是资讯传播的障碍,任何一种产品或模式的创新,都会被快速地复制并传播,尤其是对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的抄袭更是动动鼠标的举手之劳。因此,加快高新技术的商业化、产业化,尽快提高自己主打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当务之急。主打产品没有核心竞争力,大家都在较低服务层面去争抢高端客户资源,结果是谁也吃不饱。

积极打造服务核心竞争力。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打造是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事实上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产业,客户的定位、产品的设计、市场的开拓、媒体的运作、服务的精致度、企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才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

通过以上对国内健康管理产业经营模式现状的浅析,得出爱托优公司在健康管理产业只是刚刚踏入这个行业。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任何一家类似于我们公司的现状---既生产健康风险评估设备,又要建立自己的健康管理体系,更没有现成的模式供我们去研究、复制。故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健康管理盈利模式,需要我们不断去了解、掌握国际国内健康管理的最新动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模式并及时纠偏,在尽力避免跌倒中成长!

一句话概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