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本事沖我來,別在家長會上嚇唬我爸!」看小學生寫的詩服了​

最近一首《期末總結》火了,想問為什麼火?不妨先看看這首詩的真容:

《期末總結》

1、有本事衝我來,別在家長會上嚇唬我爸!

2、期末考試成績出來了,我覺得我媽生二胎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3、這場考試對於我的意義就是,知道了班級到底有多少人。

4、期末考試不給老師們露一手,他們還真以為自己教得好。

“有本事衝我來,別在家長會上嚇唬我爸!”看小學生寫的詩服了​

這是一份小學生的《期末總結》,看完是不是覺得真應了那句“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別急別急,

這還沒完!

下面這幾組詩,

帶你感受一下真正的“天才少年”:

《回到地面》

作者/朵朵 五歲作

要是笑過了頭

你就會飛到天上去

要想回到地面

你就必須做一件傷心事

“有本事衝我來,別在家長會上嚇唬我爸!”看小學生寫的詩服了​

朵朵,原名王致柔,2010年出生,三歲開始創作詩歌。朵朵的父親說,朵朵的這些詩大多是上學或回家的路上、或與父母玩耍時冒出來的,比如《去上學》是她三歲時說出來的:

“爸爸/你送我上學堂/可是我的書呢/喲 忘帶了/那沒有書/你讓我讀桌子嗎”。

《秘密》

作者/萬奕含 五年級作

媽媽說我撿來的

我笑了笑

我不想說出一個秘密

——怕媽媽傷心

我知道

爸爸姓萬

哥哥姓萬

我也姓萬

只有媽媽姓姜

誰是撿來的

不說你也明白

噓!我會把這個秘密永遠藏在心中

“有本事衝我來,別在家長會上嚇唬我爸!”看小學生寫的詩服了​

“你是撿來的”這句話,不少父母都曾在生氣或開玩笑時對孩子說過。浙江樂清虹橋鎮第一小學的萬奕含因媽媽說了這句話後,寫了小詩《秘密》,飽含童真以及對媽媽的愛。

《我想變》

作者/佚名

我想變成一棵樹,

我開心時,

開花,

我不開心時,

落葉。

這是當年一位網友上傳的一首小朋友的詩作,據悉是老師改作業時發現的。詩很簡單,勝在意境清新。不少網友被激發了靈感,紛紛進行了再創作,比如:

我想變成人民幣,開心時,買買買,不開心時,買買買。

《手機》

作者/費東 六年級作

別人都要生二胎

我爸媽不用了

因為他們已經有了小兒子

手機

“有本事衝我來,別在家長會上嚇唬我爸!”看小學生寫的詩服了​

在小詩中,費東還說,早上,他們捧著手機,看看朋友圈;刷刷新狀態。號稱"早功課"。我湊過頭去,媽媽喊:快點,早讀要遲到了!

晚上,他們捧著手機,刷刷微博;點點新聞。號稱"批奏章"。我湊過頭去,爸爸喊:快點,去寫你的作業!

費東有些擔憂,“長此以往,我的地位早晚不保。我該怎麼辦?”是詩,又何嘗不是一封“親情投訴信”。

《我慢慢吃飯》

作者/姜馨賀 四歲作

我慢慢吃飯

我慢慢吃水果

我慢慢喝牛奶

我是想慢慢長大

很慢很慢很慢很慢

因為你說過

我長大了

你就老了

這是姜馨賀寫給爸爸的詩。她生於2003年,自稱"野生派詩人"。

兩歲多時,姜爸爸帶著她在花園裡捉蝴蝶,“她告訴我,她發現大蝴蝶沒有小蝴蝶好捉,認為這是因為大蝴蝶‘經歷了太多往事’。”這句話讓姜先生很是驚豔,他隨時隨地記錄起女兒的隻言片語。

《停水了》

作者/姜二嫚 七歲作於2015年

停水了

我望著月亮說

現在

我們和你一樣了

“有本事衝我來,別在家長會上嚇唬我爸!”看小學生寫的詩服了​

姜馨賀還有個妹妹——姜二嫚,生於2007年,自稱“萌派詩人”。

詩人伊沙說,“你看她的詩,就是這個年齡的孩子才會寫出的詩,但又不只是‘兒童詩’。一個成人寫同樣的東西,得拐多少彎?得有多少說教?還達不到這樣的效果。”

《很多》

作者/姜馨賀 四歲作

我揮揮手

就有很多手

我跑步

就有很多腳

小狗朝我搖尾巴

就有很多尾巴

然後

我打鞦韆

就有很多我

你們會不會自豪啊

這麼多女兒

“有本事衝我來,別在家長會上嚇唬我爸!”看小學生寫的詩服了​

“和你朋友們的爸爸相比,你爸爸有什麼不同?”馨賀說,最大的不同,就是我爸爸經常陪伴我。我最喜歡和爸爸一起去野外玩兒。

有一次我們看到一朵蒲公英,爸爸就說,“噓,別吱聲,我們去把妹妹叫來,一起吹。”後來我把這件事寫到了詩裡。

《燈》

作者/姜二嫚

燈把黑夜

燙了一個洞

“有本事衝我來,別在家長會上嚇唬我爸!”看小學生寫的詩服了​

《光》

作者/姜二嫚

晚上

我打著手電筒散步

累了就拿它當柺杖

我拄著一束光

“有本事衝我來,別在家長會上嚇唬我爸!”看小學生寫的詩服了​

《溫馨提示》

作者/姜二嫚

我在給爸爸掏耳朵

此耳朵暫停使用

請各種聲音繞道而行

前往其他耳洞

因此給你們造成不便

請諒解

正如姜爸爸所說,他的孩子們並不是神童。這些閃亮的靈性、這些天使的歌聲,本來就屬於每一個孩子。只是因為我們無暇去欣賞,久而久之,天使們便不再歌唱。

《西瓜的眼淚》

作者/朱爾

一刀切下去

紅紅的瓤裡

嵌著黑黑的點

這是 西瓜的眼淚

朱爾的媽媽說,朱爾從小思維就比較敏捷、說話很生動,經常會說一些很奇怪的話,提一些很奇怪的問題,比如

“媽媽你看見我的時候,心裡是不是長出一個花園?”

《挑媽媽》

作者/朱爾 六歲作

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

我答我在天上挑媽媽

看見你了

覺得你特別好

想做你的兒子

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

運氣

沒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經在你肚子裡

朱爾擅長用語言來表達一種熱情洋溢的情感,當朱媽媽問了朱爾一句:“你出生前在做什麼呀?”結果他就回答了《挑媽媽》詩裡面的那些話。

《星月的來由》

作者/顧城 十二歲作

樹枝想去撕裂天空

卻只戳了幾個微小的窟窿

它透出天外的光亮

人們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

顧城,朦朧詩主要代表人物,早期的詩歌有孩子般的純稚風格、夢幻情緒,用直覺和印象式的語句來詠唱童話般的少年生活。1968年,12歲的顧城第一次用筆寫下詩歌《星月的來由》,至今給人新意,為人傳誦。

《原諒》

作者/鐵頭 八歲作

春天來了

我去小溪邊砸冰

把春天砸得頭破血流

直淌眼淚

到了花開的時候

它就把那些事忘了

真正原諒了我

北京男孩“鐵頭”,原名梁勝傑,他所創作的童詩《今天媽媽不在家》曾入選語文教材。四歲的一天清晨,鐵頭看著陽光從玻璃窗投射到地上,對媽媽說,陽光好乾淨,我想到陽光裡面洗洗手。“這就是詩啊!”梁媽媽至今還記得當時的欣喜。

《夢的顏色》

作者/鐵頭

一般的說

小孩子的夢

是五顏六色的

今天

我告訴媽媽

我的夢是沒有顏色的

像北京的天

她死活也不肯相信

“有本事衝我來,別在家長會上嚇唬我爸!”看小學生寫的詩服了​

2012年,6歲的鐵頭完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首小詩《夢的顏色》。關於寫詩,鐵頭有著自己的執著——“真實就是不能喊口號、說套話;簡潔就是不能寫廢話和空話;而幽默才能使讀詩的人更有感觸。”

《骨頭》

作者/董其端 六歲作於2014年

我們的骨頭

穿上了人肉

我們一笑它就笑

我們哭了它也哭

我們的心裡有神秘

我們的骨頭會和我們一起生活

“有本事衝我來,別在家長會上嚇唬我爸!”看小學生寫的詩服了​

詩人周瑟瑟說,我讀了董其端的《骨頭》,被震住了,剝離了一切外在的詩歌偽裝之後,詩歌回到嬰孩一樣乾淨與鮮活的本真境界。

《夏天到了,春天還沒來》

作者/王薌遠 六年級作

就這樣,你出人意料地來了,就這樣,星星還在發光

山就這樣建起來了,水就這樣幹了,雲就這樣成了天的蒲扇

就這樣,夏天的花開了,春天的花謝了

冷風就這樣走俏了,就這樣被空調電扇壟斷了

就這樣又十分懷念你輕搖的蒲扇,又十分懷念那冰雪的微笑

水漸漸熱起來了,你漸漸來了,冬天是用來懷念你的, 這個季節是用來

怨恨和折磨你的,時間就這樣把我抱起來了,就這樣來了就走了

知了就這樣鬧起來了,風就這樣凍起來了

附和你的風熱了,反對你的風沒了

你就這樣,我就這樣,你就這樣出人預料地來了

春天就這樣出人意料地走了,我就這樣出人意料的長大了

王薌遠寫下的這首詩曾在當年引來不少讚譽。王爸爸說,有一次王薌遠看到普希金的照片,隨口唸出“你呀/人像猩猩/詩像尿流”,差點沒把人笑噴,但最後兩句“你在人間只能寫詩/你在天堂只能寫詩”,則讓家人震撼。

《幸福》

作者/王薌遠

母親

給了哥哥五毛

妹妹四元

哥哥對初學算術的妹妹說

五毛的五比四元的四

讓妹妹跟他換

妹妹歡快地允諾

誰也不知道

妹妹的幸福

“有本事衝我來,別在家長會上嚇唬我爸!”看小學生寫的詩服了​

當採訪記者問道,“你爸爸也寫詩,你覺得你寫得好還是你爸寫得好?”王薌遠則回,“說謊話對不住我,說實話對不住我爸。”

《風在算錢》

作者/王子喬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紙幣在飄的時候

我們知道風在算錢

“有本事衝我來,別在家長會上嚇唬我爸!”看小學生寫的詩服了​

該詩的前兩句即是葉聖陶寫的,後兩句為原創。王媽媽說寫這首詩時,子喬還不到6歲。那時候是幼兒園老師給孩子教的詩歌,在課堂上唸了,然後兒子回來就說 “我也會寫詩歌”,改了後兩句,寫出了這首小詩。子喬父親把這首寫得歪歪扭扭的詩貼到微博上,作為成長記錄,沒想到立刻被轉載了,又上了電視,後來連雜誌也來要稿了……

《貓》

作者/姚銘琦 十二歲作

所有的貓都當過人類

敏感且自尊

獨立而莊重

它們有很多時間專注發呆和觀察世界

還可以把身體繞成一圈

用尾巴遮住眼睛

不看這個人間

我們一過了做孩子的日子,就失掉會“飛”的本領。一個小男孩曾問古典詩詞大家葉嘉瑩:什麼是詩?

葉先生反問:你的心會走路麼?小男孩疑惑地搖了搖頭。

葉先生笑了笑,問男孩的故鄉在哪裡、是否想念那裡的親人?

男孩回答得乾脆:遠在河南開封,常想爺爺奶奶。

先生點頭說:對了,想念就是心在走路,而用美好的語言將這種想念表達出來,就是詩,所以

“詩”就是心在走路。

《眼睛》

作者/陳科全 八歲作

我的眼睛很大很大

裝得下高山

裝得下大海

裝得下藍天

裝得下整個世界

我的眼睛很小很小

有時遇到心事

就連兩行淚

也裝不下

“有本事衝我來,別在家長會上嚇唬我爸!”看小學生寫的詩服了​

大人總說,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對孩子而言,詩不在遠方,就長在心上。

天真無邪總是詩,孩子們心中的才華,大人們可能永遠難以想象!

他們的天馬行空、他們的童真、他們的才華橫溢,不僅來源於廣泛的閱讀,更得益於滿滿的童趣和純真的思考。

讀一首詩不僅僅是薰陶,更多的是對生活的熱愛和嚮往,如果有時間,不如陪孩子一起來途書讀讀詩,品品文學,用他們自身的眼光去看待這個充滿愛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