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到來的「七月變局」!A股估值「回到」2016年「熔斷底」

即將到來的“七月變局”!A股估值“回到”2016年“熔斷底”

【牛邦投教研報】當前A股估值幾乎已經完全“回到”2016年1月底A股“熔斷”時,上證2638點的“水平”。

上次2638點後市場等來了政策變更乃至證監會主席易人;如今,A股上“獨角獸戰略”剛剛付諸實踐,就面臨股市“承受力”與“割韭菜”的質疑

在國內,作為A股運行的“物質基礎”,實體經濟層面,5月金融數據“社融與信貸增速‘背離’”,而消費增速出現所謂的“15年新低”,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大幅下挫,環顧國內,似乎只有“籌錢1000萬四處搖號買房 中了至少賺百萬!”在凸顯房地產熱這“唯一的亮點”……

在國外,端午假期之前,美國再次變臉,宣佈對華500億美元商品徵稅(7月初開始執行),藉此“促進”中美貿易談判,川普的川劇變臉戲法,日益“天威難測”了……

面對當前諸多內外不確定性因素的挑戰,博覽研究員傾向於認為,在“傳統上”,一般會在“上半年經濟數據公佈之後”召開的決策層“年中經濟總結會”,大概率會在6月底、7月初的某個時間召開

,而上述“熱點事件”,都將成為決策層“總結上半年、部署下半年”的“核心議題!”

牛邦投教研究員認為,無論短期內A股行情如何演繹,對7月份,乃至下半年影響最大的“變量”,很可能要轉移到決策層對下半年“一系列宏觀政策”是否、以及如何“微調”(甚至不排除某些具體政策上的“大開大合”),這是投資人當前必須把握的“關鍵”!

今日,本內參就此略作闡述,近期,博覽研究員將就此做系統性的研究,敬請關注!

證監會開始警示創新試點企業的“炒作風險”

今年的世界盃劇情,幾乎與中美貿易、美朝關係一樣,都在上演“神反轉”的戲碼。A股行情則在上述內外政策環境撲朔迷離的轉變當中,備受炙烤。數據顯示,當前A股破3000點在望,而估值也已回到上證2638點水平!

對標2016年1月底上證2638點,雖然現在指數點位更高,但過去2年盈利累計增長20%左右,從PE/PB角度看,目前全部A股PE為17倍,而在2638點時為17.7倍,目前PB為1.74倍,而2638點時為1.83倍

差別只是,彼時是熔斷政策造就了2638點新低,這次則是“火爆”的獨角獸發行、融資的預期,壓制了當前投資人的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2638點後市場等來了政策變更乃至證監會主席易人,而這次獨角獸戰略才剛拉開序幕——小米CDR箭在弦上。

遞交CDR發行申請材料僅12天,小米集團(以下簡稱“小米”)就於今日(6月19日) “光速”迎來了上會。

值得注意的是,在端午節前,證監會等監管機構密集發佈完善了CDR相關配套規則,旨在為CDR首單鋪路,種種跡象表明,CDR首單已經進入“讀秒”階段。

若此次上會闖關成功,小米將大概率成為CDR落地首單。

而證監會也注意到市場上的一絲“過度炒作情緒”,開始給“獨角獸”的概念炒作降溫——

證監會相關發言人指出,創新試點企業上市後可能面臨較大的炒作風險,創新企業存在投入大、風險高、易被顛覆等特點,加之A股歷來有炒作新股、炒作題材的情形,創新企業上市初期可能出現被炒高之後出現較大幅度回落的風險。

(有意思的是,似乎是作為抑制獨角獸炒作情緒的一種“對沖”,去年一度“在茅臺股價衝擊800元關口”時“名批評個別分析師‘忽悠’茅臺股價”的官媒,今年6月份卻來了個“一百八十度轉彎”,開始稱讚“每個堅定持有茅臺的投資人,都看到了其背後的業績穩定增長”……端的是“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啊)。

央行端午節“加班”:向市場喊話“債券違約率總體水平不高 流動性合理穩定”

央行此時表態,必定大有玄機,似乎是“金穩委”又開始工作了!

債市違約頻頻"爆雷"、5月社融環比"腰斬"、央行出乎意料地未跟隨美聯儲步伐加息……一連串加劇市場對去槓桿是否用力過猛的擔憂,正讓金融監管部門備受輿論壓力。為此,央行端午節當天也在加班維穩市場情緒。

6月18日下午3:40左右,央行放棄“端午節”休假,發佈央行有關負責人接據記者採訪的文章,題為《當前金融市場流動性合理穩定 經濟金融運行平穩》

文章對近期社融增長規模、市場流動性環境、債券違約等熱點問題集中回應。回應的主要亮點如下:

1、利率平穩,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2、要把握好節奏和力度,減少資金空轉,平穩有序去槓桿。5月社融增速大降,主要是強監管、去槓桿政策效應逐步發揮,委託貸款、信託貸款及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等表外融資有所下降,債券市場融資有所減少。

3、近期新增違約總體呈點狀分佈,未呈現風險集中的趨勢,是加強市場紀律、有序打破剛性兌付的體現,債券違約率總體水平不高。

央行在端午節當天回應近期市場關心的熱點話題,時間點選擇的頗為微妙。據透露,人民銀行成立了國際金融風險跟蹤組,密切關注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變化,引導和穩定市場預期。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參事盛松成指出,金融去槓桿導致融資環境趨緊,現在開始傳導到實體經濟,標誌就是社融增量下跌。但是,貨幣政策不應就此放鬆,否則金融去槓桿可能前功盡棄。“當然,

去槓桿的邊際力度應逐步趨緩,相較於此前穩健偏緊的貨幣政策,央行可更多地考慮相機抉擇,使貨幣政策更趨穩健中性,可運用定向降準、MLF等量價工具進行調節。”

其實,這在前期央行降準、擴大MLF擔保品範圍的行動上已經有所體現。央行6月1日公佈將適當擴大MLF擔保品範圍,新納入的包括不低於AA級的小微企業、綠色和“三農”金融債券,AA+和AA級公司類信用債券,以及優質的小微企業貸款和綠色貸款。

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全國聯網”:貪官和炒房者懵了?

據央視新聞報道:全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已實現全國聯網,我國不動產登記體系進入到全面運行階段。

自然資源部一定掌握了海量“爆炸信息”:任何一名中國公民,其名下擁有的中國(不含港澳臺地區)已經確權的不動產(包括房屋、土地、草原、海域、林地等),都可以被自然資源部的系統看得清清楚楚。

如果一名貪官還沒有把多餘的房子,轉移到直系親屬以外的其他人的名下,那麼他基本上已經暴露在聚光燈下。至於炒房客,他在中國內地擁有多少套房子,也都可以瞬間統計出來。

比如每個城市裡擁有房產最多的人是誰,房屋市值最高的人是誰,在炒房中獲得銀行貸款總額最多的人是誰等等。

這些名單如果公佈出來,可以天天做媒體的頭條。

總之,不動產全國聯網最大的用途是:為開徵房地產稅服務、為開徵空置稅服務、為不動產抵押服務、為政府管理樓市服務,同時對貪官汙吏和炒房客產生威懾。

因此,2018年下半年,中國房地產市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複雜局面。限價政策造成的市場扭曲,造成的供應減少和需求增加,衍生出的搖號以及一系列問題,已經到了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地步了。

貿易戰是中美40年發展不平衡的必然結果!

最後,關於中美貿易問題。徵稅方案發出的時候,美方“大氣”的表示,“如果中方反制,就會出臺更加嚴厲的懲罰措施”;

但就在美國公佈對華500億美元商品加徵額外關稅的清單6小時內,中國政府立即發佈了同等規模、同等力度的反制措施,生效時間和美方一致。

而現在中方的“宣傳口徑”仍然是“以戰止戰,不得不為”, 中方對下一步措施已經做好完全準備!

牛邦投教研究員要強調的是,貿易不平衡需雙向調整,不是單向。從這個角度,互對500億各方單向互罰,也是一種調整方式,只不過是雙方“情緒化的調整”

從此前的自由貿易,到現在要求“公平貿易”,美國反對的是政府補貼,造成競爭不公平,尤其是中國近年來被稱之為“國進民退”,在美國看來,這種不公平是由制度保障的,長期的。

這也是此前牛邦投教首席經濟學家李宏圖先生提到的,中美貿易戰,美國的根本訴求是逼中國市場化,而不是“國有化”。

所以,中美貿易戰是中美40年發展不平衡的必然,不是特朗普發起,也會有另一個人發起,只是程度不同罷了!

讓中國放棄既定的“國有化”,還是多大程度“市場化”,是解決中美貿易戰的關鍵所在,而不是當前商品進出口的數據。

而這是一個長期搏弈的過程,牛邦投教研究員相信,美國也在關注中國這場即將召開的“年中重要會議”!

總結

牛邦投教研究員認為,無論短期內A股行情如何演繹,對7月份,乃至下半年影響最大的“變量”,很可能要轉移到決策層對下半年“一系列宏觀政策”是否、以及如何“微調”(甚至不排除某些具體政策上的“大開大合”),這是投資人當前必須把握的“關鍵”! 今日,本內參就此略作闡述,近期,牛邦投教研究員將就此做系統性的研究,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