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相同的持仓业绩却不同?

首先,我们看看为什么那么多只股票和那么多只基金在一起的组合也会有重合,目前国内真正值得投资的企业数量还是太有限,业绩真实可信、行业和企业本身拥有一定增长性、股本规模够大又股价比较合理的股票,两个市场加起来数量就相当少了,基金的数量扩张又比较迅速,所以肯定存在基金相同持仓。但是,相同的持仓情况下为什么会出现业绩不同呢?

这种相同持仓的 基金的“羊群效应”并不一定能说明基金存在“合谋”行为。因为,基金在相同的投资理念指导下,采取了“工业化”的投资流程,选出的股票必然高度重合,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个别基金看似持仓相同,但其实安排仓位的时间和权重都不同。我们来对比一下南方新兴消费分级和易方达消费行业:

为什么相同的持仓业绩却不同?

为什么相同的持仓业绩却不同?

为什么相同的持仓业绩却不同?

两只基金均持有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美的集团、格力电器、伊利股份、上汽集团、牧原股份,可以说是持仓高度重合。我们再来看看业绩:

为什么相同的持仓业绩却不同?

为什么相同的持仓业绩却不同?

为什么相同的持仓业绩却不同?

为什么相同的持仓业绩却不同?

可以看出易方达消费行业与南方新兴消费分级的区别,易方达消费行业可以观察其重仓股,持仓极为稳定,从基金2012年成立以来便重仓持有贵州茅台、格力电器等大消费股。

其次,我们要注意基金的风格是否像基金经理说的那样,业绩表现与投资行为是否一致。

比如,由于上半年市场以大盘价值风格为主,不少成长风格的基金发生了风格偏移,比如某中小盘风格的基金,二季度的重仓股中,居然配置了五粮液、泸州老窖、格力电器等消费龙头白马股,合计占基金净值比超过15%。其实,这种追求短期市场热点的基金很危险,市场风格周期很难踏准,如果此时市场风格切换,那么他的业绩表现就会很糟糕。

除了基金风格与持仓,指数基金同样会出现看似“一样”,但业绩相差悬殊的情况。

原因之一是复制方式和管理水平不同。可以发现,虽然都是复制沪深300指数,兴全沪深300指数LOF采用指数复制结合相对增强的投资策略,即通过指数复制的方法拟合、跟踪沪深300指数,并在严格控制跟踪误差和下方跟踪误差的前提下进行相对增强的组合管理,也就是加入了基金经理的主动操作,基金投研团队能力尚可,便能够增强收益。相反,如果投研能力差强人意,也会削弱收益。而沪深300等权重指数LOF,采用完全复制标的指数的方法跟踪标的指数,即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