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队之间相爱相杀,没想到球衣也一样

每逢世界杯,各队的球衣就成了一道风景线。前不久德国队爆冷出局,还传出球衣打五折销售的消息,也不知道大家抢到了没有。

32强的战袍里阿迪达斯/耐克/彪马等运动品牌在球衣赞助方面各领风骚——

adidas:12队;

Nike:10队;

New Balance、Puma、Umbro:各有2队;

Errea、Hummel、Romai Sports、Uhlsports:各有1队。

可见阿迪是球衣赞助的最大赢家。

球队之间相爱相杀,没想到球衣也一样

阿迪达斯赞助的德国队球服

球队之间相爱相杀,没想到球衣也一样

彪马赞助的乌拉圭球服

球队之间相爱相杀,没想到球衣也一样

耐克赞助的葡萄牙队服

由于一直与NIKE一争高下,Adidas经常被误认为是美国品牌,但其实它的德国血统可比青岛下水道还要纯。

但是在成立之初,Adidas的死对头也不是NIKE,而是近年来一直都不温不火的Puma,这其中还有一段大八卦。德国还出过一个电影《兄弟之争》(《Duell der Brüder》)就讲述了这个相爱相杀的故事。

球队之间相爱相杀,没想到球衣也一样

电影《兄弟之争》

Adidas的创始人阿道夫·达斯勒(Adolf Dassler)与Puma的创始人鲁道夫·达斯勒(Rudolf Dassler)是一对亲兄弟。

他们的父亲是一位鞋匠,母亲开了一间洗衣店。一战归来之后,阿迪(阿道夫)开始在母亲的洗衣店中研制运动鞋,在一家皮革厂工作的哥哥鲁迪(鲁道夫)随后也加入了他,帮他推销鞋子。

球队之间相爱相杀,没想到球衣也一样球队之间相爱相杀,没想到球衣也一样

Adidas的创始人阿道夫·达斯勒(Adolf Dassler)与Puma的创始人鲁道夫·达斯勒(Rudolf Dassler)

在制鞋上面,阿迪无疑天赋异禀,并且勤于钻研。虽然当时已经有橡胶做鞋底的跑步鞋,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当时的橡胶并不耐穿,因此阿迪制作的鞋子依然采取皮面和特殊鞣制的真皮大底,配上鞋钉。为了性能更加出色,达斯勒兄弟与运动教练合作,使鞋子尽量轻便,并且将鞋带系到脚趾,使鞋子能尽量契合脚型。

球队之间相爱相杀,没想到球衣也一样

年轻的阿道夫·达斯勒在鞋厂里

在哥哥鲁迪的推销下,阿迪做的鞋子迅速赢得了运动员的青睐。在1928年的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上,达斯勒兄弟赞助的多名运动员夺得金牌,他们的运动鞋声名大噪。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时,阿迪又不顾纳粹的不悦,执意赞助非洲裔美国运动员杰西·欧文斯。当欧文斯穿着达斯勒兄弟的鞋在赛场上勇夺四枚金牌之后,他们的运动鞋更是轰动世界,订单雪片似的向兄弟俩飞来。而达斯勒兄弟也成了赞助黑人运动员的第一人。

球队之间相爱相杀,没想到球衣也一样

1936年杰西·欧文斯在奥运会上

球队之间相爱相杀,没想到球衣也一样

杰西·欧文斯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所穿的达斯勒兄弟短跑鞋

然而就跟你排的队永远比旁边的队慢一样,世界上还有一个定律叫作能共患难却不能同富贵。发家致富了的兄弟二人逐渐产生了嫌隙。兄弟不和的缘由众说纷纭,有说是因为兄弟二人在管理理念上产生差异;有说是因为鲁迪怀疑弟弟和弟媳设计让自己在二战时上前线,从而夺取公司大权;也有说是因为妯娌不睦;另一种说法则让广大热爱八卦的群众喜闻乐见,说是生性风流的鲁迪让自己的弟弟喜当爹了。

流传最广的故事是在1943年的一次空袭中,阿迪和鲁迪两家人相继进入同一个防空设施,“这些该死的王八蛋又来了”。阿迪说。哪怕事后阿迪指天画地说他指的是盟军的飞机,鲁迪也一口咬定弟弟说的便是自己和自己的家人。

之后的故事便不是兄弟间的小打小闹这么简单了,几乎发展到有他没我,有我没他的地步。二战时鲁迪被派上前线,而阿迪却得以留守后方。在战争中,鲁迪曾因擅离职守被盖世太保抓捕,送往集中营,途中被美国军队解救。然而在战后,他又被人诬告是党卫军而被美国人逮捕。而那个告密的人,据说便是他的亲弟弟阿迪。

有了这么一出,俩人再也不可能一起愉快地开公司了,兄弟俩将达斯勒公司一分为二,鲁迪带走了营销精英,成立了Ruda,随后更名为Puma。阿迪和留在他身边的技术骨干们成立的以他名字组合而成的Adidas。有人说Adidas是根据“我整天都心系运动(all day I dream about sport)”这句话缩写而成,但这显然并不靠谱。且不说母语为德语的阿迪不太可能用英文缩写给自己公司命名,而且对于不解风情的德国人,这句话实在过于浪漫了些。而之前由于鞋子的结构而产生的侧身平行分割线,也逐渐演变成为我们熟悉的三道杠,变成Adidas的标志。

鲁迪的Puma靠着以前积攒下的销售渠道和强大的营销能力,迅速占领了市场。而作为技术宅的阿迪只能继续默默研究他的制鞋工艺。之后他赞助了被鲁迪嫌弃的西德国家队。1954年的瑞士世界杯决赛,战后的西德对战当时强队匈牙利,Adidas的运动鞋凭借出色的防滑性能,帮助西德队在雨后湿滑的场地上逆转赢得冠军,这次比赛被称为“伯尔尼奇迹”,是足球史上最大的冷门之一,也是德国首个世界杯冠军,Adidas也因此重新回到了世人的视野中。

球队之间相爱相杀,没想到球衣也一样

伯尔尼奇迹

球队之间相爱相杀,没想到球衣也一样

1954年瑞士世界杯决赛上Helmut Rahn踢进决定性进球时所穿的Adidas球鞋

和许多欧洲小镇一样,鲁迪和阿迪的故乡黑措根奥拉赫中间有一条小河蜿蜒而过,将小镇一分为二。如今达斯勒兄弟的两家新公司就坐落在河的两岸,遥遥相对。由于达斯勒兄弟公司早已是镇上最大的雇主,镇上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为他们工作。当公司分裂之后,镇上的居民也自然而然分成两派。这个镇成了“弯脖子之镇”,镇上居民见面,先低头看对方的鞋分辨敌友,判断要不要跟对方说话。有些商家甚至只做其中一方的生意。更离奇的是,服务于不同公司的两家甚至互不通婚,几十年间大概也导致了不少运动鞋界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如今时尚达人几乎人手一双的Adidas经典款小白鞋Stan Smith和Superstar都是在阿迪的儿子赫斯特掌门时期推出的。赫斯特过世之后,Adidas曾一度没落,这时当时的当红男团Run-D.M.C一首横空出世的神曲拯救了它,那首歌的名字叫作《我的阿迪达斯》(《My Adidas》),歌中描述了Adidas是如何时尚时尚最时尚,跳舞一定棒,宣称Adidas就是“我”要的滑板鞋。而这也被认为是球鞋走出运动场,全面进军流行文化与时尚界的标志之一。

球队之间相爱相杀,没想到球衣也一样

My-Adidas

虽然在几十年间,达斯勒兄弟俩相继离世,但是他们之间的恩怨并没有了结。直到2009年,双方象征性踢了一场友谊赛,算是结束了长达60年的对峙。然而当初一起在供电不稳的洗衣房中创业打拼的兄弟二人至死都未能和解,虽然葬在同一片墓园,却分隔在墓地最远的两端,令人唏嘘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