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菲律宾“华支”成立76周年:被关押六年的父亲始终没放弃抗日

作者: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后裔、新四军老战士后代王为先


我的父亲王西雄1924年15岁时,随长辈到菲律宾谋生、上学,并于1929年(20岁)回到上海求学。受进步同学和老师的影响,他参加了共青团。在一次学运中他被逮捕并关押了三个月。出狱后,家里亲戚都劝他不要干了,让他安安稳稳去做生意,可他不肯。不久,他转入共产党。当时距离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不久,白色恐怖还很严重,这时入党是冒着生命危险的。

纪念菲律宾“华支”成立76周年:被关押六年的父亲始终没放弃抗日

资料图:菲律宾抗日斗争

入党后,他被选送到中央特科情报科举办的培训班,学习无线电通讯技术。两个月后,培训班被敌人查获并逮捕了20名成员,我父亲也未能幸免。这次他被关押了六年,在狱中,20人经受了严刑拷打,始终未暴露身份。直到西安事变后,才被分批释放。他这次出狱,与组织失去了联系。家里再次劝他回家或是到菲律宾做生意,他暂时答应了。回到菲律宾,他千方百计,边谋生边寻找,经过约半年时间,终于再次找到了党组织。参加到菲律宾的抗日斗争中,并于1938年(29岁)重新入党。

纪念菲律宾“华支”成立76周年:被关押六年的父亲始终没放弃抗日

华支的臂章

菲律宾的抗日斗争分为太平洋战争前后两个阶段。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国内的抗日战争已经打响。菲律宾这边是宣传、动员抗日阶段,以及带领爱国华侨青年回国参战。1938年我父亲参与组建菲律宾华侨店员救亡协会,任宣传部长,进行了大量的抗日宣传活动。1939年5月,他任回国慰问团团长,和指导员沈尔七一起,带领22名菲律宾华侨青年回国慰问新四军,慰问活动结束后,集体加入了新四军。1940年底,他又返回菲律宾,继续组织华侨青年回国抗战。但由于“皖南事变”发生,滞留在了菲律宾。

纪念菲律宾“华支”成立76周年:被关押六年的父亲始终没放弃抗日

资料图:太平洋战争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战火烧到了菲律宾国土。华侨和菲律宾人民一起投入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我父亲和沈尔七、余志坚一起参加古拉拉游击队,打响了菲律宾抗战第一枪。华支成立后,他先后任政治部副主任和参谋长。1943年在干巴伦反突围作战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徒步行军26天,途径3个省500公里,实现了安全大转移。1945年,配合美军解放南吕宋一个集中营,解救出2100多名外国侨民。

纪念菲律宾“华支”成立76周年:被关押六年的父亲始终没放弃抗日

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队支队在商议作战方案

抗战期间,华支能够在敌强我弱、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斗争,取得辉煌的战绩,这首先是学习国内新四军、八路军,有坚强的领导、纪律严明、高超的游击战术,再就是得到菲律宾人民的积极有力支持。去年纪念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成立75周年活动上散发的、曾在马拉尼报纸上连载的、蔡文明写的一本小册子上记载,一位长期在华支做翻译的菲律宾抗日友军鸽同志看到华支是如何进行军事政治训练、生活管理(文娱活动、民运工作)的,就讲:“如果菲律宾人民抗日军能接受到这样的政治思想训练,菲律宾抗日斗争的胜利就有更大的保证。”小册子中还讲了许多菲律宾人民、百姓为华支送食物药物、提供住宿等事例。在干巴伦突围中,友军帮忙华支突围,每一名友军战士为两名华支战士引路,分成若干组,成功突围。有一组被日伪抓住,三人壮烈牺牲。因此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种同生共死的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

纪念菲律宾“华支”成立76周年:被关押六年的父亲始终没放弃抗日

去年,在纪念菲律宾华侨游击支队成立75周年活动上,菲律宾派出国家仪仗队,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仪式。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还专门发来贺信。说明菲律宾国家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华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抗击日本侵略军并最终将侵略者赶出菲全境所做的贡献。

我们要继续发扬中菲人民传统友谊,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使两国人民都过上幸福生活。

纪念菲律宾“华支”成立76周年:被关押六年的父亲始终没放弃抗日

本文作者、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后裔、新四军老战士后代王为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