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冷月中国画作品投资价值分析|大藏嘉艺术指数42

陶冷月中国画作品投资价值分析|大藏嘉艺术指数42

陶冷月(1895-1985),名善镛,后以绘月名重,改称冷月,字咏韶,号宏斋、五柳后人、柯梦道人。江苏苏州人,中国著名画家。

陶冷月中国画作品投资价值分析|大藏嘉艺术指数42

陶冷月

艺术家简介

陶冷月早年学画于罗树敏,又师陶诒孙、陆恢。青年时代受到海外输入的西洋画风潮影响,从事油画创作,间隙又跟伯父陶焘学习中国画。从浙江两浙师范学校毕业后,二三十年代曾任湖南长沙雅礼大学艺术系教授、国立暨南大学艺术系主任、河南大学艺术系教授、国立四川大学教授。与谢公展、吕凤子等创办南京美术专科学校。

陶冷月精研传统及融合西洋画理念开创了“冷月画派”。尤以独树一帜的月景山水享有盛誉,在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陶冷月的书画传统笔墨功力扎实,又善于吸收西画的长处,有意识地把两种艺术有机融会。民国13年(1924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作过这样的评价:“陶冷月先生本长国画,继而练习西法,最后乃基凭国画,而以欧法补充之,创新中国画数十帧。—切布景取神。一直题词盖印,悉用国画程式,惟于远近平凹之别,光影空气之便,则采用西法……因而造成—新派,诚意中事。”陶冷月之创“新中国画”之名也由此而得。

陶冷月中国画作品投资价值分析|大藏嘉艺术指数42

《双松明月》苏州博物馆藏

他的画作尤以山水、梅花和月亮见长。数十年的写生,奠定了他的山水画的生活基础。他画的梅花,也来源于自然生态,苏州的可园、光福香雪海和无锡梅园等地,是他常去写生之地。名家赵叔孺评价道: “冷月画梅,无一处败笔。”陶冷月毕生为开拓中国绘画的表现手法和意象题材,探索中西画法的融汇而尽力,是一位“于艺术史上开一新纪元”的海派大家。

陶冷月晚年入上海美术家协会和上海文史研究馆。1928年狄平子、黄宾虹编有正书局出版的《清代画史》中有列传。1926年出版《冷月画集》,由蔡元培先生作序,对他的艺术成就评价很高。传世作品《松雪》、《月梅》等藏上海博物馆;《双松明月图》、《月夜千叶梅花》等藏苏州博物馆;莫斯科大学、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也都收藏有他的作品。著有论文《国画的新的研究》等。

早期市场

上世纪20年代,陶冷月先后在苏州、上海、南京等地举办了20余次个人画展,受到众多名家推介,令其一时声名鹊起。1926年5月1日,蔡元培为陶冷月定润格,其润格写道:冷月先生夙精绘事。先民榘矱,海外见闻,分别研练,各还其是。近进一步互取所长,结构神韵,悉守国粹;传光透视,特采欧风。苦心融会,尽化町畦;生面别开,知音非寡。为写润格,以便应求。扇面每叶自5元至10元。堂幅四尺以内每方尺自5元至15元。四尺以外每方尺自8元到20元。润资先惠。1932年后陶冷月定居上海,以卖画为生。1947年在苏州图书馆举办的画展上,陶冷月《耄耋富贵》一画以30两黄金的价格卖出。文革之前黄宾虹的作品也不如陶冷月的画价格高。

应该说50年代前期,陶冷月是美术界熟悉的画家。1956年3月,他的国画《暄妍》(画红、白梅)入选第二届全国美展,并被中国美术家代表团作为礼物赠送莫斯科大学,同年9月的上海市美展,他和刘海粟、吴湖帆、贺天健同获二等奖。但从那以后,画家陶冷月就销声匿迹了,再没有个展与联展,全国美展甚至上海美展也再没有他的作品,上海美协和上海中国画院,也没有出现"陶冷月"这个本应是会员和画师的名字。直至1983年陶冷月才被吸收为中国美术协会上海分会会员和上海文史馆馆员。

再看其早期的拍卖市场,其作品1993年便在上海朵云轩现身,不过整个90年代上拍数量和成交价格都不高,期间总计上拍46件,成交24件,大多成交价格在两三万元上下,仅朵云轩1995年上拍的一幅《金玉满堂》对轴超10万元,以17万元成交。进入新世纪后,其作品上拍数量和成交价格有一定提升,但也直至近些年来,其作品均价才达到每平方尺10万元以上。

陶冷月中国画作品投资价值分析|大藏嘉艺术指数42

《松月清辉》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拍卖市场

以下内容主要根据“大藏嘉艺术指数”编写而成:

上拍量与成交量分析

陶冷月中国画作品投资价值分析|大藏嘉艺术指数42

图一 2008春~2017秋 上拍数

陶冷月中国画作品投资价值分析|大藏嘉艺术指数42

图二 2008春~2017秋 成交率

陶冷月中国画作品投资价值分析|大藏嘉艺术指数42

图三 2008春~2017秋 成交数

陶冷月中国画作品投资价值分析|大藏嘉艺术指数42

图四 2008春~2017秋 成交额

自2008年至今,陶冷月国画作品单季平均上拍数48件;平均成交率75.9%,最高在2009年秋达92%;单季平均成交数在36件,最高为88件;国画作品单季最高成交额在2011年春拍,为1485.66万元,单季平均成交额在711.43万元。

拍卖均价分析

陶冷月中国画作品投资价值分析|大藏嘉艺术指数42

图五 2008春~2017秋 拍卖均价

从上述拍卖均价来看,陶冷月作品自2011年春拍起,拍卖均价基本在每平尺10万元上下浮动,其中在2012年秋攀至19万元/平尺,但在2016年秋跌至2.6万元/平尺,到2017年秋为7.2万元/平尺。

陶冷月中国画作品投资价值分析|大藏嘉艺术指数42

《池塘芦雁图》

最高价分析

中国嘉德2012秋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代),《池塘芦雁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65.5×79.5cm,575万元人民币成交。

北京华辰2015秋拍,中国书画专场,《四色金鱼》,四屏镜心,设色纸本,81×32cm×4,322万元人民币成交。

香港蘇富比2014春拍,中国书画专场,《十全富贵》,镜框,设色纸本,131×64.3cm,287.56万元人民币成交。

此三幅绘画作品目前为止是陶冷月国画作品拍卖价中的TOP3。

投资回报分析

如果在2008年春买入100平尺的陶冷月国画作品,大概需要花费RMB540万元,如果在2017年秋卖出,大概可以卖出RMB720万元,平均年收益率为12.8%,比北京2008年至2017年商品房房价年增长率13.74%低近1个点。

陶冷月中国画作品投资价值分析|大藏嘉艺术指数42

小调查

陶冷月的国画作品到底多少钱每平尺才是最合理的呢?请大家投票。 (单选)
0
0%
5万以下
0
0%
5~10万
0
0%
10~15万
0
0%
15~20万
0
0%
20万以上
陶冷月中国画作品投资价值分析|大藏嘉艺术指数4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