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摘要:一篇外地吃貨來恩施必看的美食指南

“民以食為天”,美麗的華夏大地不僅孕育著無數的美景!更盛產各式各樣的美食!上期給大家介紹了恩施的奇峰秀水、名勝古蹟,是不是已經蠢蠢欲動了呢,如果還在猶豫,不要緊,不妨聽聽嗨遊君這期給你帶來的恩施美食篇吧,一定讓你大開眼界。

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恩施和重慶、湖南、貴州的地理位置很接近,在口味上也結合這三個美食大省的特點,正是由於其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其獨特的美食文化。當地餐飲既有蜀地麻辣特色又具瀟湘鹹辣風格。特別是當地頗具土家族和苗族特色的風味小吃更是吸引了不少的遊客。今天就讓我一一為你道來。

土家臘肉

土家臘肉是土家人為延長豬肉的保質期而獨創的一種具有特殊風味的地方名產。因為土家人家都興喂年豬,主要是圖過年時有肉吃,過年吃不完的,便醃製成臘肉。不僅便於保存,而且肉色更加好看,把臘肉放在鍋裡烹煮,香飄十里,勾人食慾,更是土家人平時招待客人的頭等菜。

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正在熏製的臘肉

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臘肉的做法也是五花八門,最常見的就是炒了,臘肉炒冬筍、臘肉炒豆角、臘肉炒蒜薹等。還有多種做法,這裡就不一一舉例了。怎麼樣?是不是隔著屏幕都讓你垂涎三尺呢?

豆皮

說起豆皮如果你覺得只是常見豆製品,那你就錯了,此豆皮非比豆皮。恩施人說的豆皮不是黃豆做的,而是大米做的。是不是出乎你的意料呢?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接下來讓我先為大家上圖吧。

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豆皮製作材料是土豆、玉米、大米、綠豆,有淡淡香味。其做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煮,一種是炒,如今它已經成為一種旅遊食品和民間早點。

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恩施豆皮的做法

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煮豆皮不僅能夠享受美味的豆皮,濃郁的湯汁也是讓人回味無窮。

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豆皮配上當地人醃製的酸蘿蔔一起炒,可謂是絕配。

豆皮是當地大街小巷最常見的一種早點,在恩施,早點吃麵的人很少,主要以豆皮為主,而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豆皮也漸漸成為眾多遊客青睞的一道美食。

恩施炕洋芋

恩施人賦予土豆一個洋氣的稱呼——洋芋!沒錯,作為洋芋的盛產地,恩施洋芋的吃法林林總總,而其中最受歡迎就是炕洋芋。炕洋芋香飄四溢,單憑香味就能招攬成群的食客。從北方而來的遊客,往往會詫異恩施的土豆如此之小,相比較北方的大個土豆,這種新鮮的小土豆,更適宜於做成小吃。放在平底油鍋裡炕上一段時間,便會披上一層金黃的外衣,嘗上一口,外焦裡嫩,撒上孜然粉、香蔥和酸蘿蔔丁,口味更佳。

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在這裡嗨遊君要為你推薦一家店,在恩施湖北民族學院大門正對面的一家炕洋芋攤點,老闆被民院學生戲稱為“洋芋西施”,由於優雅的動作,婀娜的坐姿而出名,當然最重要的是,西施家的洋芋口感非常棒哦!

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貼士】

一份5-10元不等,分量很足。剛出鍋的洋芋有點燙,心急吃不了熱洋芋。

張關合渣

合渣,又名懶豆腐。恩施土家人對合渣有著深厚的感情,在兵荒馬亂之年,由於糧食奇缺,合渣救下了不少人的性命,流傳有“辣椒當鹽,合渣過年”的民諺。如今,恩施人吃合渣已不是逢年過節才能吃的“奢侈品”了,平時在家裡都能吃上合渣,許多餐館更是把它當成一道特色菜上桌供應,深受顧客的青睞。

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把泡好的黃豆打成汁,配上切碎的青菜和肉末一起煮,如果喜歡,還可以配上兩個雞蛋,最後撒上蔥花,健康又美味的合渣就製作完成啦。

社飯

社飯自古有之,是中國土家、苗、侗族等少數民族祭祀社稷的一種食品。吃社飯,主要在社日(即立春後第五個戊日)進行,民間習慣稱為“過社”等。戊日屬土,所以這天是祭祀土地菩薩的日子,人們以祈年景順利,五穀豐登,家運祥和。

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製作方法:將田園、山坡上的新鮮的青蒿採回家,洗淨剁碎,揉盡苦水,焙乾,與野蔥、地米菜、臘豆乾、臘肉乾等輔料摻合糯米一起蒸或燜制而成。其味鮮美,芳香撲鼻,鬆軟可口,老少皆宜。

更神奇的是社飯還有治療和預防傷、腫痛、癆、瘧、痢、痔等多種疾病的功效。

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餈粑

臘月二十五打餈粑,在恩施土家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極有特色的飲食文化。餈粑圓圓的,象徵團團圓圓,又糯又粘寓意土家人對親情和友情的看重。

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打餈粑可是個體力活兒,得用木杵猛打石臼中蒸熟了的糯米

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將打好的糯米捏成小米團

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新鮮出爐的餈粑

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一般景點都會有這種烤餈粑的小攤,1-2元一個,還能加黃豆粉和白糖,輕嚼於口中,絲滑香甜,讓人回味無窮。

土家油茶湯

油茶湯是恩施極具特色的一種飲品。也是土家傳統四道茶中製作工藝最複雜的一道,油茶湯中用了炒米花、花生、芝麻、黃豆等食材加入茶葉和調料爆炒,要喝的時候直接抓一把加水煮開就可以了。

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油茶湯對土家族人來說一日三餐少不了,當地民諺有“不喝油茶湯,心裡就發慌”,“一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來硬邦邦”,“一天不喝油茶湯,滿桌酒肉都不香”。聽了是不是很好奇,有機會不妨親自嘗試一下。

折耳根——愛它需要勇氣

折耳根又名魚腥草,長在地底,因搓碎後有魚腥氣而得名。其特殊的辛香味勾人食慾,解膩醒味,是恩施人飯桌上必備的開胃小菜。主要做法是涼拌。嗨遊君在這裡要提醒一下大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魚腥草的味道,就跟不是所有人都接受臭豆腐是一個道理。有勇氣的吃貨可以挑戰一下。

曬乾的折耳根莖葉還可以入藥,是當地常見的一種中草藥。

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恩施富硒茶

如果你來恩施旅遊,想知道最適合帶什麼特產,這裡嗨遊君要給你介紹一下。恩施最出名的特產除了臘肉、豆皮,那就是的恩施富硒茶了。

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湖北恩施是世界硒都,土壤中富含硒元素,恩施富硒茶以恩施玉露最為著名。產於著名的鄂西南武陵山茶區,綠林翠峰、伍家臺綠針、恩施玉露、霧洞貢羽、極葉高山野茶是恩施富硒茶的佼佼者。恩施茶為天賜的富硒茶,深受茶人喜愛,如果你是愛茶人士,那一定不能錯過,不光可以自己喝,送親戚送朋友也是不錯的選擇喲。

在這裡嗨遊君要給大家普及一個小知識:什麼是硒,人體為什麼缺硒?

1973年,聯合國衛生組織首次宣佈(1996年再次確定):硒是“人和動物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必需微量元素。”

我國約有72%的地區屬於國際上公認的缺硒地區,自然環境低硒,故糧食天然植物含硒量極低,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硒,在預防疾病時又不斷流失,從而導致缺硒。硒具有抗氧化、抗癌、防輻射、等作用。

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富硒茶所具有的獨特性:

1、富硒茶抗氧化能力強,能清除水中汙染毒素,增強免疫力,解毒、排毒,保護肝臟,防止糖尿病、白內障等,隔夜茶能夠飲用。

2、富硒茶具有安神作用,因此飲用此茶不會導致失眠。

4、富硒茶飲用後,胃不反酸。

富硒茶的飲用方法:

用80-90℃的沖泡3-5分鐘即可。每天飲用量不限。前期如出現大便、尿增多,屬於排毒現象。2-3天后即正常,可繼續飲用。 晚上泡好,轉天早上空腹飲用二至三杯涼茶效果更好。

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風情恩施(美食篇)——舌尖上的恩施

民以食為天,“食”當然是天大的事。吃,更是旅遊的基礎,前行的動力。聽完嗨遊君的介紹,你是否已經迫不及待呢?心動不如行動,恰逢春暖花開日,正是出行好時節。不妨去醉美恩施走走,在欣賞美景之餘有幸到當地民族中吃上一番特色美食,可謂永世難忘呀!嗨遊君相信你一定會愛上這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