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马话西游(197):神秘兮兮的隔壁老王,难道竟是道家的坐探?

(前文书说到,玄奘师徒三人下了浮屠山,出了乌斯藏,在荒野中行了多日,八戒不合说了几句抱怨的话,招来悟空一通排喧,又被玄奘训斥一番,总算他受得了气,应对得当,化解了一场意气。三人偶遇一处农舍,上门求宿化斋,说起取经之事,不料却被主人家一通嘲笑。)


话说玄奘师徒投宿,悟空和那人家老者一番交谈,说起自己有降妖除魔的本事,老者却语带玄机,笑他熟嘴儿吹牛。悟空便笑道:“你儿子才熟嘴儿!老孙其实一向惜字如金,若不是这些日来跟我师父走路走得辛苦,谁耐烦和你说笑哩!”

老者哈哈笑道:“亏得是你辛苦了,若是精气完足时,怕不要被你聒噪杀我?罢了,罢了,莫要只顾在这耍贫嘴了,你们一行几个人要来我家投宿?”

玄奘起先见悟空无礼,生恐投宿不得,正在暗暗着急,却听老者愿意收留,不禁大喜道:“多谢老施主!我们一行三人也。”

老者诧异道:“三人?还有一位在哪里?”

悟空笑道:“老头儿果然眼花,兀那树荫下站着偌大一堆肉团竟没看见?”说着把手一指八戒。

史马话西游(197):神秘兮兮的隔壁老王,难道竟是道家的坐探?

老者抬头往树荫下定睛看去,见到八戒那般嘴脸,登时吓得一个趔趄,回身就往院子里跑,大叫:“关门!关门!妖怪来也!”

悟空赶上一把扯住,忍笑道:“老头儿莫怕,他现今已不是妖怪了,是我师弟。他只相貌奇特些,就把你吓成这般模样了?”

玄奘也上前几步,歉然道:“施主莫怕,我徒弟模样有些丑怪,不想吓到了施主,甚是莫怪!”

老者这才放下心来,拍着胸脯强笑道:“不怕!不怕!长老果真是个奇人,收的徒弟一个赛一个的丑!”

八戒原是恐怕吓到了人,不免错过一顿斋饭,便只不敢出声,此时见老者如此揶揄,便上前笑道:“老倌儿,无怪我师兄说你不懂事哩,几十岁年级了,怎的还如此以貌取人也?我看你的相貌也英俊不到哪里去!我们丑自丑,却各有用处,不比那些绣花枕头,只是中看不中用哩!”

老者见八戒和气诙谐,惧意顿消,也笑道:“你有什么用?我看你不过食量大些罢了。”

八戒闻言不悦,正欲说话,忽听外边吵吵闹闹来了几个人,原来是两个少年簇拥着一个老婆婆,后面跟着几个小孩子,都是敛衣赤脚,显是刚在田里插秧而回,见门前来了几个客人,边都凑上来,七嘴八舌地问个不休。

八戒忽起作弄之心,便猛地转过身来,把那长嘴尽情伸出,又摇头晃脑地把两个大耳朵摆了几下,那几个人蓦地见到这副嘴脸,顿时吓得脸白唇青,东倒西歪,几个小孩更是尖叫大哭起来。

史马话西游(197):神秘兮兮的隔壁老王,难道竟是道家的坐探?

玄奘见状,慌忙劝道:“莫怕!莫怕!我们不是歹人,我们是取经的和尚。”

老者也忙奔出来扶起老婆婆,连声道:“不要怕!不要怕!这几位都是东边大唐国来的和尚,不是妖怪。这个丑的是那长老的徒弟,只是面恶心善,和你们闹着玩哩!”

玄奘和悟空一边安抚众人,一边埋怨八戒。八戒见闹得凶了,也觉歉然,忙收起嘴脸,陪笑道歉。众人方才止了惊恐,战战兢兢回了屋,老者便请师徒三人也进了院子,请他们在竹床上坐了,便进去张罗斋饭。

玄奘见他们都走了,低声埋怨道:“你们两个太不晓事,明知自己相貌怕人,偏又如此粗言粗语,把人家一家人吓得如此狼狈,却不是替我造孽也?”

悟空笑笑,还没说话,八戒却笑道:“师父啊,不瞒你说,自从跟了你来,老猪的相貌比往日俊俏了许多哩!当日在高老庄时,我把嘴这么一掬,把耳朵这么一摆,常吓杀二三十人哩!”

悟空笑道:“好你个呆子,说了实话也!当日问你,还声称不曾作恶吓人,如今不打自招了吧!不是哥哥说你,你丑得也太出格儿些,该当把那丑收拾起来些才好。”

玄奘皱眉道:“你看悟空说的什么话?相貌是天生的,你教他怎么收拾?”

悟空道:“有办法!他最出格儿的就是他那长嘴大耳。八戒,你把你那耙子嘴低着头揣到怀里,莫要拿出来;把你那蒲扇耳贴在脑后,莫要晃动。这就多少有些人样儿了。”

八戒依言把嘴揣了,把耳贴了,拱着头侍立一旁,果然好了许多。玄奘大喜道:“悟空真个有见识!八戒今后见人时就是这般收拾了吧!”

八戒心中老大不情愿,却是不敢不依,只得委委屈屈答应了。悟空见作弄了八戒,心中欢喜,一路笑着便去门外拿了行李,又把白马牵来拴在桩上。

正忙活间,只见老者并那两个少年,各自捧着一个托盘,奉上清茶点心,先请师徒三人吃茶。玄奘忙谢过接了。饮茶未罢,又见两个少年抬过一张有窟窿无漆面的旧桌子,搬过几个烂头折脚的破凳子,摆在天井院中。老者便请师徒三人坐了,自己打横相陪。

玄奘先道声谢,又寒暄问道:“请问老施主高姓?有几位令嗣?”

老者拱手答道:“老汉姓王,有两个儿子,三个孙子。”

玄奘道:“好!好!好!施主儿孙满堂,天伦美满,尽享膝下之乐,可喜可贺也!不知施主高寿几何?”

老王道:“痴长六十一岁矣。”

悟空见玄奘一味寒暄,大感无味,便学着他的口吻,连连点头道:“好!好!好!花甲重逢矣!”

老王和八戒见状,无不大笑,玄奘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只得也不再寒暄,便问道:“施主初见时说西天取经难者,教贫僧往东天去,不知有何说法?”

老王笑了笑道:“东天取经原是戏言,东边便是有经,也都是道经。道家神仙满天,经典遍地,哪里需要劳神去取也?长老要取佛经,自然要去西天拜求。西天经不难取,只是路上艰涩难行也,故而老汉戏之尔,长老莫怪!”

史马话西游(197):神秘兮兮的隔壁老王,难道竟是道家的坐探?

悟空早听出老王有弦外之音,忙问道:“如何路上艰涩?莫非有甚厉害的妖怪也?”

老王点头道:“果如小长老所言。我们这里往西去,不过三十里远近,便有一座大山,叫作八百里黄风岭。那山中多有妖怪,啸聚着一个大王。老汉听闻那魔头是打西边来的,法力高强,莫说是法师不敢睥睨,便是有几位道仙也曾在那里吃了苦头的,故而相劝长老止步。后见小长老说他惯能降妖,若真有许多手段时,遮莫却也去得。”

悟空听说有妖怪,心中自然喜欢,满口道:“不妨!不妨!有老孙和我这师弟在,任他是什么妖怪,管教他不敢惹我!”只是话虽如此说,心中寻思老王之言,似是暗指这魔头乃是佛家邪祟,却不知为何能在道家地盘上逞凶,不禁暗自踌躇。

(本文节选自长篇连载小说《大圣心猿》第九十九回:王家庄暗讽佛派 黄风岭闻风撞妖)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

史马广彧,加拿大BC省中文协会会员,温哥华大华笔会会员,温哥华至善中文学校教师;微信自媒体“国学微讲堂”公众平台主讲人;著有《史马老师讲国学》系列丛书,获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作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