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修真就是修本,看《道德经》里这几章里的说法

修身修真就是修本,看《道德经》里这几章里的说法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人要修成大道,成大罗金仙,没身不殆,万古长存,下手功夫,不得不知根本也!道有道的根源,天有天的根源,人也有人的根源。天地未开之前,浩荡没有边际,湛然常存,寂然不动,所以未开之前叫做天的根源,人物未生之前,渺茫无相,生育之后,繁衍不停,所以未生之前是人物的根源。修大道,能不知这一玄关而返还成仙?修炼得玄关,必收尽浮华,全归虚极静笃,凝神在虚,好像未生之前的状态,忽一阳发动,如冬至一阳生,而万物復苏,一阳生活子时,此时迅猛採真气于炉中,如此用功,不会有差错。世上一些旁门左道,不去观天地的本始,不肯洗心滌虑,有炼知觉阴神者,有炼后天浊气者……怎能得道?而真常之道,万古不变,人人皆俱全,虚能容,大公心,物我平等则王,王则天,天外无道,道外无天,法天象地,炼得不坏金丹,形神俱妙,才与道合一了!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道德经一书四通八达,可以用于各个领域,为什么呢?老子说的内容,治身的之道也可用来治国,“身国同构”,这治身治国之道,总不外乎一真。上等的人清净无为,六根静定,别人都不知道他却受影响了。次一等的爱敬化导众生。其次以法制威武驾驭。再就用巧智管理众生。这其中的奥妙就是信,帝王以身作则,以信驭民,法制立,政务行,语言出没有戏言,功成事就,百姓皆说“我自然”。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上古之人,天性浑然,性命全足,安俗乐业,无思无虑,精神内守,恬淡虚无,与大道为一体,不提倡仁义忠孝,仁义忠孝在其中。如今大道渐衰,才提倡仁义的说法,仁义本学圣贤的美事,慕仁义的人假装仁义来装饰自己,来做坏的事。又有上下君臣,用巧智来炫照才干技俩,形成尔诈我虞的风气,这样怎能齐家治国?父子六亲不和,人人各自一心一见,难得有慈父孝子,人们都称赞的,父慈孝子本来是天地的常理。国家混乱,偶尔有安邦定国的忠臣,鞠躬尽瘁,如能解除昏乱,也不及上古时的无事无虑了,老子说了这些问题的根源,都是因为失去浑朴的原因,教人修真要返回本然,去妄心假伪,六根静定,一身昏乱之气止于清明,率性浑然,这样才离道不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