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縣黃洞鄉:確保駐村幹部選得准、用得上、幹得好

【鶴壁新聞網訊-鶴報融媒體記者 原昆鵬】俺村的文化廣場今年5月份開工建設,6月底就基本建好了,有2000多平方米,戲臺、公廁、健身器材等全得很,這兩天正在安裝籃球架,大人小孩都能玩,村民終於有了標準的健身場地。”7月7日,淇縣黃洞鄉全寨村村民付李群高興地對記者說。

讓付李群和其他村的村民高興的可不止於此,截至目前,投資1700多萬元的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投資1500餘萬元的脫貧攻堅項目、投資900萬元的古村落保護項目、投資390萬元的鄉村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等均已大頭落地。

黃洞鄉是全市唯一的貧困鄉,脫貧攻堅任務十分繁重。今年年初以來,黃洞鄉黨委樹立抓扶貧抓關鍵人的理念,通過科學合理地使用幹部,用當其實、用其所長,切實做到因村精準用人,實現了上級組織選派契合基層需要的雙向結合,通過明確全鄉幹部職責分工及包村幹部優化組合,極大激活了脫貧攻堅內生動力,形成了協同作戰的強大合力。

精準選派責任組組長、包村幹部根據幹部性格、特長優化組合

“我和縣委政法委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於浩配合默契,別看他年輕,但辦事認真負責。開展檔卡規範化建設工作期間,我發現貧困戶信息少了8戶,於浩連筆記本都沒看就將這8戶的情況說了一遍。今年4月份才進村工作的他,對村內情況瞭如指掌。”擔任全寨村脫貧攻堅責任組組長的崔清華說,“只要村裡有事,他隨叫隨到,每次加班他都能堅持到最後,有這樣的搭檔工作起來十分給力。”

全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達257戶,脫貧任務很重。正因如此,平時工作認真負責又吃苦耐勞的崔清華被鄉黨委選派到該村,他與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駐村第一書記、幫扶責任人等配合默契,村內的水網提升改造等一系列扶貧工程均得到了快速推進。

據介紹,為進一步優化責任組長、包村幹部組合,黃洞鄉黨委將全鄉幹部重新按照個人情況、性格特點、工作特長、能力水平進行分析研判,緊密結合派駐村的扶貧需要進行優化組合,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同時成立了黨建扶貧、宣傳旅遊、政法維穩、統戰環保四個攻堅組,在全鄉形成了千斤重擔眾人挑,凝心聚力抓攻堅的工作格局。

精準挑選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由單方面選派改為雙向結合

“裴書記來我們村後,帶著村民搞特色種植和發展鄉村遊等,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原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24戶372人的省級貧困村如今已實現脫貧摘帽。”黃洞鄉石老公村黨支部書記王曉全說。

自2015年9月任石老公村黨支部第一書記以來,裴林柱的一言一行得到了村民的認可,更得到了大家的擁護。脫貧摘帽是基礎,增收致富才是關鍵。為使該村持續穩定發展,同時應村民要求,今年黃洞鄉黨委積極與上級協調,裴林柱仍任該村第一書記。

在今年年初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輪換調整之際,黃洞鄉黨委嚴格落實雙向選擇制度,緊密結合派駐村扶貧工作實際情況,與縣委組織部、所派出局委班子保持密切溝通,努力由過去的單方面選派改為雙向結合,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挑選,爭取優秀幹部留下來、要過來,確保所派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能夠選得準、拉得出、駐得下、用得上、幹得好。

精準配強村“兩委”班子讓幹事者有位,讓有位者更有為

7月9日,記者在黃洞鄉溫坡村胡桃泉自然村看到,該村通往豐收水庫的路正在修路基。這條路長約3.5公里,修通後可與淇縣靈山街道大石巖村連接,對溫坡村發展鄉村旅遊意義重大。

“把這條路修成水泥路,以後通車就方便了,遊客在大石巖村玩過之後可以直接到我們村,這對村民增收絕對有好處。”溫坡村黨支部書記秦三柱說,“村裡沒錢,我和幾個村幹部一起墊資5萬元,萬事開頭難,先開了工以後的事就好辦了。”

據瞭解,黃洞鄉黨委緊扣“選好人用好人”這個根本,在今年村“兩委”換屆之時,嚴守換屆紀律紅線,用脫貧攻堅工作的成效和標準衡量幹部,

引導廣大黨員、群眾選出能擔責、勇擔當、真為民的村兩委”班子,從根本上配強村級帶頭人。

“村‘兩委’換屆伊始,鄉黨委就樹立了‘讓幹事者有位,讓有位者更有為’的導向,只有在精神上鑄魂,才能激發幹部的內生動力和信心。”黃洞鄉黨委書記張智民說,“幫扶工作隊、幫扶責任人、第一書記、責任組長、包村幹部、村‘兩委’幹部這六類人,在脫貧工作中同頻共振,他們交流思想,碰撞智慧,形成了強大合力。”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優選的幹部,黃洞鄉扶貧質量和群眾認可度不斷提升。目前,黃洞鄉共謀劃改善民生項目171個,投入資金達5956.7萬元,其中入縣項目庫61個。小柏峪、魚泉文化廣場,西掌整村推進,柳林村安全飲水等33個項目已基本完工。

總值班:劉善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