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补”资金遭冒领 林业局收到监察建议书

“两补”资金遭冒领 林业局收到监察建议书

永定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全心爱(左三)带队督查“两补”专项清理情况。 图/受访者提供

监察建议是监察机关按照法律规定,在履行监督职责过程中,根据检查、调查的结果,针对监察对象存在的问题,向监察对象提出相应的改正措施、处理意见等建议。监察建议书是监察机关针对某一监督事项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提出建议的行政法律文书,是监察机关常用的文种之一,具有一定的行政法律效力。

“你觉得林业局作为主管部门有责任吗?”“当然有,林业局干部业务知识不精,执行政策有偏差,林业局党组监管不到位。”

“纪检监察机关千万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纪委监委在对违纪违法人员进行问责的同时,还要针对监察对象所在单位提出监察建议,提醒相关单位举一反三、防微杜渐,这样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这是近日张家界市永定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苏振,与永定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杨明远的一段对话。

这段对话之后,永定区监委向该区林业局下发了一份监察建议书。这也是张家界市的首份监察建议书。

巡察发现“两补”资金发放违规

这份建议书是怎么来的呢?这要从张家界市委巡察组离开永定区的那天说起。2018年5月3日,张家界市委第六巡察组对永定区林业局党组进行提级巡察,发现该区退耕还林和生态公益林补偿(简称“两补”)资金发放存在严重问题。随后,巡察组向永定区委反馈情况。

按照《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意见》规定,退耕还林延长期的补助必须明细到户,集体和大户不得继续享受。然而,永定区不少村(居)干部依然以村组干部或其亲属的名义冒领“两补”款项,用于村(居)各项开支或直接私分。

5天后,一则关于“桥头乡熊家逻村党支部书记周自安、村主任熊朝登截留侵占国家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通报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

“两补”专项整治时间跨度长、清查时间短、实地核查难,光靠纪委监委一户一户查耗时又费力。永定区纪委监委出台《关于敦促党员和国家公职人员主动交代违纪违法问题的通告》,限期主动交代问题。

同时,永定区委办、区政府办联合下发了《张家界市永定区开展退耕还林补贴和生态公益林补偿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抽调纪检监察、林业、农业等部门90余人,对241个村(居)近17年来“两补”情况进行地毯式清查。

144人主动退缴非法占用“两补”资金

5月12日,永定区桥头乡召开专项清退动员大会。乡纪委书记刘光明在专项清退动员会上说:“这几天我们对全乡10个村的‘两补’情况进行清查,对于主动交代的人员我们将从轻或减轻处理……”

三天后,桥头乡双岗村党支部原书记吴远佑和其他12名农户一起将67419元交到了镇财政所,他对纪委的工作人员说:“以他人名义套取生态公益林补偿款真不应该,谢谢组织给我们这次主动承认错误的机会……”在他的带动下,桥头乡10个村91人主动向乡财政所退缴“两补”款项327651元。

一个乡就主动退交32万余元,其余的乡镇怎么样?到底有多少村组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参与其中?永定区纪委监委要求各督查组突出“三个紧盯”:一是盯紧村组干部及其亲属、国家公职人员、10亩以上面积大户,看是否存在虚报冒领现象;二是盯紧村级账户,看是否存在贪污挪用;三是盯紧林业系统干部是否“监守自盗”。

一张地图、一份名册、一部手机,9个清查组采取数据对比、直接询问村组干部、走访群众等方式分赴241个村(居)。

截至目前,永定区“两补”专项整治共发现问题线索159条,涉及23个乡镇(街道)133村,共144人向各乡镇退缴非法占用“两补”资金299.78万元。第一批线索已党纪立案10人,下一步拟党政纪立案56人。

从专项整治结果来看,永定区纪委监委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然而事情还没完。

苏振在查看专项整治相关材料时,思考“如何突破老方式、旧思维,特别是纪检监察工作在新时期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这需要我们充分运用法律赋予的监察权。”苏振认为。

随后,永定区监委向区林业局送达了监察建议书。建议书称:永定区林业局要将此次克扣冒领的退耕还林和生态公益林补偿款按程序清退到位,对相关人员依纪依法处理,健全完善规章制度。

本报记者 王欢 通讯员 胡蓉 张家界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