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仿版《请回答1988》,能演绎中国式青春吗?

高仿版《请回答1988》,能演绎中国式青春吗?

《我们的青春期》从开拍到定档,一直打着中国版《请回答1988》的噱头做宣传,成功引起了社长的注意。《请回答1988》在社长心中可是神剧般的存在啊!你买版权了吗?拍不好社长小拳拳捶你哦!


高仿版《请回答1988》,能演绎中国式青春吗?

在没有版权的情况下,蹭《请回答1988》的热度,果然引起了小主们的严重不满。虽然关注度是有了,但是那种先入为主的厌恶,也是难以磨灭的。就算拍得再好(要想超越《请回答1988》也是挺难的),我们也不买账,哼!


高仿版《请回答1988》,能演绎中国式青春吗?

高仿版《请回答1988》,能演绎中国式青春吗?

高仿版《请回答1988》,能演绎中国式青春吗?

高仿版《请回答1988》,能演绎中国式青春吗?

《我们的青春期》在芒果TV已经播了四集,社长赶紧充了会员,本着一颗公平公正的心去观摩了这部剧,发现确实有明显的模仿痕迹,而整个剧组声称没看过《请回答1988》,这种不真诚的态度才是让我们这些忠实粉丝气愤的点!


高仿版《请回答1988》,能演绎中国式青春吗?

故事情节结构相似


《我们的青春期》与《请回答1988》一样,也是走怀旧风,再现那个时代的情怀。《我们的青春期》将时间定格在1990年,那时改革开放的浪潮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不小的震荡,剧中的孩子们在经历青春期的成长,对于大人们来说,也在经历适应社会改变的“青春期”。这个时间点,社长认为定位还是不错的,可以丰富故事的内容


高仿版《请回答1988》,能演绎中国式青春吗?

就故事结构来说,《我们的青春期》与《请回答1988》一样,也是用了家庭+邻里的模式展开,再以高晓敏和她的小伙伴薇薇、林林、芦苇为核心串联五个家庭之间的事情。


《我们的青春期》在开头有一个情节是高晓敏走家串户去叫亲戚朋友来自己家吃饭,每一家人都给了晓敏一种零食,这个设计其实十分讨巧,可以自然的介绍五个家庭的情况,也表现出以前中国小孩子“吃百家饭”的现实,但是与《请回答1988》开头的“换食”也有些类似,因此,与《请回答1988》经脉相似


高仿版《请回答1988》,能演绎中国式青春吗?

人物设置相似


《我们的青春期》与《请回答1988》家庭+邻里的叙事模式相似,导致了人物设置的相似,都是由父母、孩子+邻居、朋友组成,甚至人物性格也有模仿的痕迹


高仿版《请回答1988》,能演绎中国式青春吗?

《我们的青春期》中高晓敏的性格与《请回答1988》中的德善类似,都是有点跳脱又活泼可爱的女孩,两人都粗心大意,都丢过东西。这东西手里拿着拿着就没了,高晓敏将买鞋的20元钱放错地方,德善把家里贵重的照相机落在了火车上,还弄丢了朋友的洋酒


高仿版《请回答1988》,能演绎中国式青春吗?

然后是母亲形象的塑造,《我们的青春期》也想塑造一个温情“虎妈”形象,但是却只学到皮毛,没学到精髓。就拿丢东西这件事来说吧,都是经济拮据家庭,晓敏的妈妈和德善的妈妈处理完全不同。


晓敏妈妈是不愿意给晓敏买20元的运动鞋的,但是却主动提出给儿子买5元的帽子,于是晓敏大爆发,发泄出了心中对母亲偏心的怨言,母女来了一场关于家庭困难的发泄战。(这个情节与《请回答1988》德善生日爆发也相似)然后母亲发现晓敏借同学钱骗她,也不珍惜这20元,于是妈妈又一遍将家庭经济困难的烦恼向女儿发泄一通


高仿版《请回答1988》,能演绎中国式青春吗?

这样的家庭教育模式让妈妈这个本该温暖的形象崩塌了。至于买鞋这件事,妈妈从来没问过女儿买鞋要干嘛,就一味的觉得没用;女儿明明可以借鞋跳舞,却非要买……逻辑说不通,争吵的落脚点也就站不住了。演员基本靠吼,社长觉得吵得莫名其妙的。


《请回答1988》中,德善在修学旅行途中将昂贵的相机弄丢,害怕得不能好好旅行,母亲温柔的在电话里安慰她,让她一生一次的毕业旅行不留遗憾,自己却只能在挂了电话之后默默难过。社长看到这里,心里一阵难过,眼泪就在打转了


高仿版《请回答1988》,能演绎中国式青春吗?

一个是歇斯底里的发泄,企图用语言感动观众;一个是默默承受,用情感引起共鸣。两个母亲的不同处理法,让社长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即便是模仿,也没有学到精髓啊。


场景类似


这是社长最不能忍的


高仿版《请回答1988》,能演绎中国式青春吗?

都是从电视开始讲故事,只不过张国荣变成了周润发


高仿版《请回答1988》,能演绎中国式青春吗?

都是叫孩子回家吃饭的场景


高仿版《请回答1988》,能演绎中国式青春吗?

都是练舞,一个是“小虎队”,一个是“消防车”。


短短四集,如此多相似之处,《我们的青春期》可以说是《请回答1988》的“孪生子”了。如果能像《火星生活》这样,老老实实买版权,认认真真做改编和本土化处理,也许大家也不会这么反感吧?


高仿版《请回答1988》,能演绎中国式青春吗?

《我们的青春期》可以演绎我们的青春吗?


虽然模仿痕迹颇深,但是本剧的开头那些有年代感的、中国特色小玩意还是能勾起我们的回忆的


高仿版《请回答1988》,能演绎中国式青春吗?

还有剧中一些道具,铁皮茶壶、门帘、蜂窝煤等等也是属于我们的年代“符号”。


《我们的青春期》也确实做了本土化的处理,比如那个年代是“下海”热潮之初,出门经商闯荡,还是固守稳定工作,新旧观念的冲突在很多家庭都引发了不小的争端。高晓敏的舅舅毅然选择辞职下海,引发家庭矛盾的情节体现了那个年代的印记。还有高晓敏妈妈经常挂在嘴边的“不好好学习,就没出息”,是不是也很熟悉呢?


高仿版《请回答1988》,能演绎中国式青春吗?

能让我们泪目的,是那些不论在什么年代都能产生共鸣的情感。那些稚嫩的,小心翼翼的喜欢,朋友间的情谊,家庭的温馨才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关键。《我们的青春期》里,高晓敏和妈妈吵完架之后,爸爸在晓敏碗里偷偷放的肉,就戳中社长柔软的小心灵了


高仿版《请回答1988》,能演绎中国式青春吗?

友情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高晓敏和薇薇、林林、芦苇的争吵和好,也能让社长想起那些遗失的友情。还有频繁出现的中国“餐桌文化”,有点李安《饮食男女》的影子。


可见,这部剧的某些情节还是能够表现我们的青春的,这是本剧值得点赞的地方。


但是从预告来看,之后会有懵懂的爱情线插入——高晓敏喜欢学霸杭生,而杭生和才女薇薇互生情愫。怎么有点《小时代》狗血撕逼的势头?(人物性格也有点像。)社长表示很慌啊!


高仿版《请回答1988》,能演绎中国式青春吗?

真正成功的青春怀旧剧,并不是把怀旧作为噱头,而是让人真正看到自己的青春岁月。青春没有国界,即便年代不同,也有一些不谋而合的共性,而这些共性才是电视创作者们应该集中发力的方向。


《我们的青春期》只播了短短四集,究竟如何,社长会继续关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