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蕾莎·梅下台後,新首相認爲脫歐是一個巨大錯誤,如果請求重新加入,歐盟能否欣然接受?

怡人之人148633009


這個問題連續作出了兩個假設,先是特雷莎梅下臺,再是新任首相反對脫歐。只有在這兩個假設都成立的情況下,才需要討論歐盟是否會接受的問題。事實上,早在2017年6月,德國財政部長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就已經先後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如果英國放棄投歐盟,會不計前嫌,欣然接受。

但是英國想要做出重返歐盟的決定恐怕並沒有這麼容易。我們嘗試討論一下這個假設性的問題。

關於第一個假設,特蕾莎梅是否會下臺?

從目前的情況看,特蕾莎梅應該暫時沒有下臺之憂。剛剛辭職的英國外相約翰遜在保守黨內確實有很大的影響力,他用辭職代表保守黨內的硬脫歐派表達了對特雷莎梅的不滿。但是這並不代表特雷莎梅就會立即下臺。因為英國的主要反對黨工黨並不贊成硬脫歐,這種情況下,工黨應該不會與約翰遜為首的保守黨內硬脫派組成聯盟

保守黨內的硬脫派,恐怕暫時也不敢在議會內部推動重新舉行大選,以目前英國國內的支持脫歐和反對脫歐的總體情況看,如果現在重新舉行大選,約翰遜為首的硬脫派將有很大一部分會落選,明顯不符合他們的政治利益。

按照歐盟與英國確定的時間表,英國將在年內完成脫歐進程,可以預計在此之前,特雷莎梅的首相之位應該基本上是穩定的但是特雷莎梅為了保持政權的基本穩定,肯定會選擇與反對黨工黨合作,英國最終的脫歐方式將更加溫和


(英國外長約翰遜)

關於第二個假設,將來是否有新首相重新申請加入歐盟?

英國民眾對是否脫歐一直存在巨大的分歧,2016年6月,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公佈之後,反對脫歐的勢力開始集結。根據英國泰晤士報的調查結果,2017年4月,英國國內反對脫歐的民眾首次超過了支持脫歐的民眾,只是這種差距並不算太大,即使再次進行公投,也很難說反對脫歐的民眾就一定能夠取得勝利,因此現在在英國沒有哪個政黨敢於公然支持重返歐盟,英國主要反對黨工黨此前已經明確表示不會推動第二次是否脫歐的公投

(英國反對脫歐的民眾)

特雷莎梅正是順應了這種民意的變化,在英國脫歐過程中選擇支持軟脫歐方案,主張與歐盟達成某種關稅協議,維持英國與歐盟的特殊關稅安排。這種軟脫歐方案,既照顧了支持脫歐民眾的情緒,也照顧了反對脫歐民眾的情緒,應該是目前英國最好的選擇。即使特蕾莎梅政府下臺,英國工黨上臺恐怕也只會繼續推進現在的軟脫歐方案,不會重新加入歐盟。

此外,需要考慮的是在英國脫歐問題上的美國因素。一個分裂的、衰落的歐洲,符合美國的利益,美國從一開始就支持英國脫歐甚至一直在用經濟手段誘使英國脫歐。現在英國脫歐的國內政治進程已基本完成,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誰出任英國首相,美國肯定都會對其施加強大的影響力,防止英國脫歐問題翻盤。


在目前的情況下,英國脫歐問題已經覆水難收。如果英國想重新加入歐盟,英國國內民眾必須達成廣泛的共識,支持重返歐盟的民眾一定要佔絕對多數,這一進程才有可能在英國重新啟動。



衝擊時評


其實特蕾莎·梅(文翠珊)對於脫歐大臣戴維斯和外交大臣約翰遜的辭職早就有心理準備,這兩個人的下臺對於她內閣的衝擊力確實很大,但是想要倒她的閣,把她拉下臺還遠遠不夠。特蕾莎·梅已經任命了住房部長多米尼克·布拉接替戴維斯的職務,任命了衛生大臣傑里米·亨特接替約翰遜的外交大臣的工作。目前在議會當中保守黨的執政聯盟當中,由於10名關鍵的北愛爾蘭民主統合黨議員支持,特蕾莎·梅暫無倒閣危機。

(左上戴維斯,右上繼任者布拉,左下約翰遜、右下是亨特)

鮑里斯·約翰遜的辭職其實跟戴維斯的辭職目的是不同的,其是為了落井下石,希望能夠製造壓力逼迫特蕾莎·梅宣佈解散議會重新進行議會大選。這樣一來其不但有機會謀取首相大位,而且還可以耽誤至少3個月脫歐談判時間(明年三月末脫歐談判最後期限),最終促成“硬脫歐”。但是就目前看來特蕾莎·梅的態度來看依然堅決,其必須沿著”軟脫歐“(建立英歐商品自由貿易區,留在歐盟單一市場)的目標一直走下去。因為她知道只有這樣才能夠儘量滿足各方面的利益訴求,穩定投資者和市場免受脫歐影響。

(約翰遜與特蕾莎·梅)

至於她下臺的問題,試問英國內部誰還有這個精力和毅力去扛起脫歐大旗走下去,幾乎沒有。工黨在約翰遜和戴維斯辭職之後,還是嘲諷起特蕾莎·梅,稱她為“零權”首相。同樣建議她辭去首相職務,但是要知道,工黨即便是能夠在可能進行的議會大選當中上臺,其也不可能實現停止脫歐或者已脫歐重新入歐,起碼短期內是不可能。因為這是由於全球化的大環境決定了,脫歐在英國國內依然是主流聲音,有著廣泛的民意。從目前看來“軟脫歐”無疑是一個最好的選擇,這是平衡多方民意的最佳方案。

(科爾賓與特蕾莎·梅)

現在歐盟對於英國脫歐的態度已經沒有英國剛開始決定脫歐時那麼強硬,而是變得更加冷靜務實,能夠爭取英國留在歐盟就儘量爭取。即便是無法完全留歐,爭取英國部分“留歐”也算是可以接受。國際組織和國家之間的交往並不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其基本不會有人的情緒化的因素,其考慮更多的是現實的利益。只要英國去留問題只要符合歐盟方面利益,其自然會接受。(歐盟與英國)

英國“軟”脫歐後重新加入歐盟,英國本身的條件完全符合,而且政治障礙得到解決情況下,要容易的多。因為現在英國脫歐面臨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就是北愛爾蘭邊境問題,如果這件事解決不好那麼可能導致“硬邊境”出現。宗教、民族、主權多個問題交織在一起的北愛爾蘭問題會再度激化,北愛爾蘭分離主義勢力抬頭,流血衝突,恐怖襲擊會讓英國社會回到20多年前。英國想要在重新入歐根本就過不了愛爾蘭這關(入歐需要所有成員國一致同意)。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開弓沒有回頭箭。脫歐法案繼英國議院通過後,6月26日,又得到了英國女王的批准,國內法律上已無障礙。2019年3月29日,是英國脫歐的最後大限,時間不多了,英國政壇圍繞脫歐註定風雲變幻。無論怎麼變,脫歐大旗都得扛著走下去。

爭論的是脫歐程度,而不是脫歐本身

在脫歐立場上,英國分成“硬脫歐”和“軟脫歐”兩大陣營。大致來說,前者主張英國徹底脫離歐盟和歐洲單一市場,重塑二者關係,各過各的,互不干預;後者則主張不要徹底與歐盟決裂,藕斷絲連,以變通的方式繼續留在歐洲單一市場。

外交大臣約翰遜和脫歐大臣戴維斯都是“硬脫歐”的主將。而英國首相特蕾莎·梅7月6日提出“脫歐”後設立“英國-歐盟貨物自由貿易區”的方案,被廣泛解讀為向“軟脫歐”靠攏,招致“硬脫歐”內閣成員憤而離去。


脫歐談判註定難產

2016年6月23日,英國舉行脫歐公投,”脫歐”英國人佔比51.9%,前首相“留歐派”卡梅倫黯然辭職。

英國人,堅定拒絕歐盟是因為深受其害:負擔沉重,英國每週向歐盟交攤派金高達3.5億英鎊;就業淪陷,英國境內有300萬其他歐盟國家居民,而在其他歐盟國家的英國居民僅有120萬人;難民問題叢生,英國接收難民,不僅消耗財力物力,還威脅社會秩序和公共安全的穩定。

當然,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甚囂塵上,英國脫歐面臨越來越複雜的局勢。於是,英國既想脫歐,還想佔些歐盟的便宜。梅姨就此提出”溫和脫歐”,想留有餘地,但這麼做,風險也極高。

首先,內閣不穩,軟硬矛盾集中爆發,使得梅姨權威不再,雖然不至於下臺,但元氣挫傷。

其次,如果態度軟化,與歐盟的談判恐怕抬不起頭,困難重重,變數橫生。歐盟堅持英國必須全盤接受或者喪失歐洲單一市場一切權利義務的方針。約翰遜甚至稱未來談判將使英國陷入“殖民地狀態”。

英國“無協議”斷崖式脫歐成為可能。歐盟正就無法如期完成談判制定預案。


…………………………………………………………………


史晨昱


關於這個問題,談幾點個人看法:


第一,雖然英國脫歐大臣戴維斯和外交大臣約翰遜相繼辭職,但並未動搖特蕾莎·梅執政的根基,特蕾莎·梅暫時還不可能下臺,所以不會出現題主所說的問題。


第二,假如特蕾莎·梅下臺,英國新首相也不會申請重新加入歐盟。一者,在目前的英國,主流是堅持脫歐的,不管是硬脫歐還是軟脫歐,反對脫歐的畢竟佔少數。如果英國就是否脫歐進行第二次公投,估計英國還是會脫歐。二者,英國要重新加入歐盟,必須要過愛爾蘭這關,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英國是過不了愛爾蘭這關的。三者,好馬不吃回頭草,估計誰當英國首相都會考慮這個問題,好不容易脫歐了,都到這個地步了,還回去幹啥?


第三,即使英國重新申請加入歐盟,估計歐盟也不會同意。一者,英國是此前歐盟的老大,現在歐盟的老大是德國和法國,英國還要回來當老大,德國和法國會同意嗎?二者,英國已經被歐盟當做叛徒,叛徒始終是叛徒,叛徒要回家,誰會接受?如果叛徒回家,會不會帶出更多的叛徒?


毛開雲


毛開雲

媒體人

關於這個問題,談幾點個人看法:

第一,雖然英國脫歐大臣戴維斯和外交大臣約翰遜相繼辭職,但並未動搖特蕾莎·梅執政的根基,特蕾莎·梅暫時還不可能下臺,所以不會出現題主所說的問題。

第二,假如特蕾莎·梅下臺,英國新首相也不會申請重新加入歐盟。一者,在目前的英國,主流是堅持脫歐的,不管是硬脫歐還是軟脫歐,反對脫歐的畢竟佔少數。如果英國就是否脫歐進行第二次公投,估計英國還是會脫歐。二者,英國要重新加入歐盟,必須要過愛爾蘭這關,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英國是過不了愛爾蘭這關的。三者,好馬不吃回頭草,估計誰當英國首相都會考慮這個問題,好不容易脫歐了,都到這個地步了,還回去幹啥?

第三,即使英國重新申請加入歐盟,估計歐盟也不會同意。一者,英國是此前歐盟的老大,現在歐盟的老大是德國和法國,英國還要回來當老大,德國和法國會同意嗎?二者,英國已經被歐盟當做叛徒,叛徒始終是叛徒,叛徒要回家,誰會接受?如果叛徒回家,會不會帶出更多的叛徒?

創建於2018.7.11!!!u


用戶146538702黃長平A


英國脫歐的相關法案已經過女王的簽字生效,1972年批准的允許歐盟立法制度在英生效的《歐洲共同體法》已經被廢除,這就意味著脫歐不論在議會層面還是在民眾層面都成為不可逆的趨勢,即便上臺反對脫歐的首相也由於執行歐盟法律的英國法律被廢除面臨無法可依的地步,所以基本不存在短期內再次申請的基礎。

即便以後上來的首相後臺夠硬,手段夠強,重新立法申請加入歐盟,法、德也不會輕易讓其通過,首先是內容繁瑣,比如英國與愛爾蘭的邊界問題、英歐的關稅問題、外交問題等等。其次英國脫歐代表法、德的歐洲大陸體系的勝利,法、德不會輕易允許英國的勢力搞什麼“大陸平衡“問題再次攪局歐洲,法國甚至已經在6月份開始著手將法語列為歐盟主要語言,由此可見一斑。


馬克觀察


哎,歐盟呀,被玩爛了,現在又出了攪局分子特朗普,還拉著法國要脫歐呢,估計北約的撥款問題也會凸顯出來。

我看,歐盟成員以後要各顧各了,就像德國一樣,多跟中國互動吧。

也就是說,即便這任英國首相特蕾莎·梅暫下臺了,下一任也沒辦法重來了。

老話說得好,生產一個杯子要100的能量,破壞它不需要10個能量呀,破壞了再還原,比100還要多。

這就是破壞的傷害力。就像美國各種退群的破壞力,重新加入多難,最後的結果,秩序重建,重複循環,苦不堪言。

英國脫歐是公投的結果,要再加入也先要公投,如果公投通過,跟歐盟倒好談,只是細節問題了。不過是多交錢,多讓步。就是這兩位脫歐大臣辭職的事,說明退群也是傷人心的呀。

事不好乾,群不好退,傷的感情,傷的面子不好復原。

但,看今日世界,卻都在上演各種破壞力量,這是天體異動嘛?


財經作家邱恆明


如果英國國內主流意見突然重新要加入歐盟,歐盟是不大會有障礙的,因為對歐盟並沒有什麼壞處。

就像現在歐洲還有一些小國,等待排隊重新加入歐盟一樣,英國無非也等於是再度申請加入歐盟。只不過一切還得重新談判而已。注意,這種情況可不是屬於恢復歐盟成員國資格。當然,以英國的條件,自然還是很容易滿足加入歐盟的條件的。不過很多與英國先前有矛盾的國家,會在英國加入歐盟的談判中提出各種條件,會敲英國的竹槓,屆時英國未必都能夠忍受得了。比如愛爾蘭與西班牙。愛爾蘭且不說,西班牙要是想跟英國人談直布羅陀問題,英國人要傻眼的。因此,英國重新加入歐盟,也勢必依然會是一個需要些時日,還是需要一個艱苦談判的過程。

這樣的話,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而且當初英國脫歐,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不願意接受人員的自由流動,希望英國有自己的邊界。說白了英國人不想在難民問題上與歐盟共患難。現在才沒過兩三年,有那麼容易想通嗎?

在我看來,哪怕特蕾莎·梅下臺,新首相認為脫歐是一個巨大錯誤,想要改變這一決策依然還是困難重重的。當初英國是經過公投決定“脫歐”的,這也就意味著決定“重新加入歐盟”,還是得再次經過公投。

英國人真的會後悔嗎?這還真的很難說,沒法排除這種可能性。要是真發生的話,那的確是好玩。但總體而言,我認為英國脫歐是不大可能走回頭路的,英國人現在其實已經普遍接受“脫歐”這個決定了,不大可能逆轉。


建章看世界


隨著脫歐大臣戴維斯和外交大臣約翰遜宣佈辭職後,圍繞英國脫歐政策的分歧再度升級,英國內閣在脫歐問題上的態度明顯是不一致的。再過幾個月,英國就要正式脫歐了,但似乎英國脫歐並沒有那麼順利,反而是困難重重。總的來說英國的主流民意是偏向於脫歐的,只不過在脫歐的方式上有不同的意見。

辭職的兩位大臣比較偏向於徹底脫歐,完全擺脫與歐盟的關係,也就是硬脫歐。但是特蕾莎梅更偏向於藕斷絲連式的脫歐,並不想做的那麼決絕,試圖在脫歐後在放棄義務的前提下依舊享受某些權利。儘管兩者的意見不一致,但是兩位大臣的辭職還不至於撼動特蕾莎梅的地位,特蕾莎梅在短時間內是不會受此影響下臺的。退一步講,即使特蕾莎梅下臺了,新首相也沒有權利單獨要求重新加入歐盟,這是需要重新進行公投的。特蕾莎梅下臺後,恐怕新的首相也不會要求重新加入歐盟,好馬不吃回頭草,重新加入歐盟後怕是不會受到什麼好待遇。


元龍解局


即使英國新首相上臺,英國重新加入歐盟也幾乎不可能,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英國現任首相特蕾莎·梅下臺的可能性不大。近日,英國兩個重權在握的大臣相繼辭職,即外交大臣約翰遜和脫歐大臣戴維斯,兩人辭職給特蕾莎·梅政府帶來很大的衝擊,但首相特蕾莎·梅在議會的地位比較穩定,不會動搖首相地位。

二是目前英國內部不是爭論是否脫歐問題,而是爭論是硬脫歐還是軟脫歐的問題。上述戴維斯和約翰遜都是“硬脫歐”的主將。而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則主張軟脫歐,由此產生分歧。不管英國內部如何爭論,2019年3月29日就是英國脫歐的最後大限,時間不多了,英國脫歐大旗必須扛著走下去。

三是退一步說,即使特蕾莎·梅下臺,新首相上臺,新首相個人主張重新加入歐盟,英國也不可能加入。因為一方面英國大多數民意主張脫歐,新首相不可能擅自作主。另一方面新首相也無法解決愛爾蘭問題,如果愛爾蘭不同意,也不可能重返歐盟。

四是英國重返歐盟還取決於歐盟的態度。加入歐盟和脫離歐盟都是很麻煩的複雜工程,對此,歐盟內部協調立場也充滿著各種變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