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善任——找對人,做對事

獅子王圖謀霸業,準備開拓自己的疆域,便決定與鄰國開戰。出征前,它舉行了御前軍事會議,並派出大臣通告百獸,要大家根據各自的特長,擔負不同的工作。

大象馱運軍需用品,熊衝鋒撕殺,狐狸出謀劃策當參謀,猴子則充當間諜,深入敵後。有動物建議說:“把驢子送走,他們的反應太慢了,還有野兔,他們會動搖軍心的。”

“不,不能這樣辦,”獅子說:“我要用他們,而且他們會在戰爭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驢子可以做司號兵,它發出的號令一定會使敵人聞風喪膽;野兔奔跑快速,可以在戰場上做聯絡員和通訊員。”

那些動物覺得獅子王說的很有道理,後來在戰爭中果然是每個動物都發揮了最大的用處。取得了勝利。

故事解讀:
知人善任——找對人,做對事

找對人,才能做對事。人人都不相同,管理者在普通之中發現每個人的優點和長處,然後讓他們到最合適的崗位去做最適合他們做的事情。

應用之道 :

人們的短處和長處之間並沒有絕對的界限,許多短處之中可以蘊藏著長處。有人性格倔強,固執己見,但他同時必然頗有主見,不會隨波逐流,輕易附和別人的意見。有人辦事緩慢,但他同時往往有條有理,踏實細緻。有些人性格不合群,經常我行我素,但他可能有諸多創造,甚至碩果累累。

領導者的高明之處就在於短中見長,善用短處。

唐朝大臣韓滉有一次在家中接待一位前來求職的年輕人,此君在韓大人面前表現得不善言談,不懂世故,不料韓滉卻留下了這位年輕人,因為他從這位年輕人不通人情世故的短處中看到了他鐵面無私,剛直不阿的長處,於是任命他“監庫門”。年輕人上任以後恪盡職守,庫虧之事極少發生。清代有位將軍叫唐時齋,他認為軍營中無無用之人。聾子可安排在左右當侍衛,可避免洩露重要軍事機密,啞子,可派他傳遞密信,一旦被抓,除了搜去密信,問不出更多的東西。瘸子,可命令他去守護炮臺,可使他堅持陣地,很難棄陣而逃。瞎子,聽覺特別好,可命他戰前伏在陣前聽敵軍的動靜,擔負偵察任務。唐時齋的觀點,固然有誇張之嫌,但確實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任何人的短處之中肯定蘊藏著可用之長處。


知人善任——找對人,做對事

現代企業中,善於用人之短的企業家也確實大有人在,聽說有這樣一位廠長,他讓愛吹毛求疵的人去當產品質量管理員;讓謹小慎微的人去當安全生產監督員;讓一些喜歡斤斤計較的人去參加財務管理;讓愛道聽途說傳播小道消息的人去當信息員;讓性格急躁增強好勝的人去當青年突擊隊長。結果,這個工廠變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大家各盡其力,工廠效益倍增。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任何人有其長處,也必有其短處。人之長處固然值得發揚,而從短處中挖掘長處,由善用人之長髮展到善用人之短,這是用人藝術的精華之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