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影」“父代母职”的检察官:当不好“妈妈”的老师不是好的未检检察官

「检影」“父代母职”的检察官:当不好“妈妈”的老师不是好的未检检察官

温馨提示:

  • 正文共:2225 字

  • 阅读时间:约 6 分钟

看到这个“父代母职”

大家一定猜到

他,一个另类“妈妈”形象

有别于哺育、保护和繁衍

天生“母爱”的女性本能

他,就是西乡塘检察院里一个特别的存在

「检影」“父代母职”的检察官:当不好“妈妈”的老师不是好的未检检察官

“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还孩子天真烂漫的笑容”……这样的口号和目标,我们并不陌生,检察院里总会有这样一个部门“未检科”,绝大部分的掌舵人都是女性,她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知心姐姐”、“爱心妈妈”,因为像这些听起来很细腻的工作大多由女性工作者完成。

「检影」“父代母职”的检察官:当不好“妈妈”的老师不是好的未检检察官

而在西乡塘检察院未检科,有这样一位“知心人”,他叫唐国锋,性别

唐老师是教师出身,在他的身上具有一种与生俱来温文儒雅的气息,使得他很快适应了这个常常与孩子们打交道的工作。

「检影」“父代母职”的检察官:当不好“妈妈”的老师不是好的未检检察官

如今,唐老师在未检工作已有两年半的时间,他说:“不希望任何一个孩子被落下,一个都不行。”

温情司法,给那个小家庭一个未来

“无所事事是一切犯罪的根源。”这是唐老师一直坚信的一句话。

2016年12月,17岁的周某在南宁街头被便衣警察抓捕,因想在网上贷款做点小生意,将自己和女朋友的手机抵押给老板,彼时,比他大一岁的女朋友已有了身孕。

抵押两台手机只为贷款做生意,发现被骗后周某借着“查阅电话号码”的理由趁老板不注意把抵押手机抢走,了解到周某的心理历程,以及其女朋友的情况,唐老师认为周某所犯情有可原,应该给他一个机会,遂做出不起诉不逮捕的决定。

「检影」“父代母职”的检察官:当不好“妈妈”的老师不是好的未检检察官

不逮捕不起诉不代表事情就此了结。

在此后的一年里,唐老师对周某的生活进行了密切的关注,通过电话了解,重获自由的周某已在富士康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据其口述:

「检影」“父代母职”的检察官:当不好“妈妈”的老师不是好的未检检察官

周某

「检影」“父代母职”的检察官:当不好“妈妈”的老师不是好的未检检察官

平时努力点加班,一个月能拿到4000元左右的工资。

周某回归工作岗位,对于唐老师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消息。

没有什么能比积极面对生活的心态更重要。

「检影」“父代母职”的检察官:当不好“妈妈”的老师不是好的未检检察官「检影」“父代母职”的检察官:当不好“妈妈”的老师不是好的未检检察官

唐老师

2017年秋天,唐老师在工作日志里写到:

“这次和周某的见面,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周某和其女友已顺利诞下了孩子,月工资稳定,无需父母接济,做父亲后,他也已承担了应承担的责任......”

「检影」“父代母职”的检察官:当不好“妈妈”的老师不是好的未检检察官

这个因受到网络诈骗而产生巨大心理落差,导致最终采取极端手段,由一名被害人“恶逆变”为一名加害者的未成年人在18岁成年的时候做了父亲,走回了人生正道。

春风化雨,挽救失足未成年人

2017年12月,接待室里余小杰(化名)和唐老师再一次坐到了一起,与前三次见面不同的是,这一次接待室里还多了一位“陌生”的男人,他是余小杰的父亲。

同年5月,17岁的余小杰因涉嫌一宗盗窃案被抓捕。

“00后,未成年人”,这样的字眼在未检是日常,对于已为人父的唐老师来说,痛心。

「检影」“父代母职”的检察官:当不好“妈妈”的老师不是好的未检检察官

介入案件后,唐老师了解到余小杰从出生开始就跟着母亲生活,父亲每个月只给生活费,却几乎不见面,母亲靠打零散工维持生活。

又是一个单亲家庭。

「检影」“父代母职”的检察官:当不好“妈妈”的老师不是好的未检检察官

6月份,期末考试马上来临,如果余小杰坐牢,那他的人生将会是另外一个模样。为了再给孩子一次机会,唐老师走访了余小杰的学校,据其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反映,余小杰在校表现良好,没有任何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是个老实的孩子……

这一趟校园之行下来,唐老师心里有数了。

6月底,余小杰回到校园如期参加期末考试,成绩出人意料地比历次考试都要好。

「检影」“父代母职”的检察官:当不好“妈妈”的老师不是好的未检检察官

余小杰取保候审后,他那句“我就希望我爸爸给我回一封信。”一直萦绕在唐老师的脑海里。要彻底让余小杰回到无忧无虑的少年生活,就要解决他的情感包袱。为此,唐老师尝试联系了余小杰的父亲,展开了“男人之间的谈话”。

经过半年的考察期,同年12月,检察院对余小杰案作出了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那一天,余小杰的父亲第一次出现在唐老师的面前……

有了爸爸的陪伴,余小杰不再是那个低垂脑袋的瘦弱少年,他和唐老师有说有笑,宛若密友。

涓涓流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温文儒雅的唐老师,有着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

“为什么要等到孩子犯罪了或被侵害了才去挽救呢?”

唐老师决定事后帮教和事前预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于是,唐老师开始联系辖区内的各个中小学校,经常出入校园,和孩子们一起展开课堂讨论,增强孩子们对于法律法规、道德底线的认识……

在检察开放日的时候,唐老师积极组织老师同学们一起走进检察院,进行交流参观,让老师同学们切身感受检察文化,感受检察官的日常,让孩子们对法律心存敬畏。

「检影」“父代母职”的检察官:当不好“妈妈”的老师不是好的未检检察官

唐老师的法治课堂一贯以生动活泼著称,他就像一个大朋友,带着孩子们走进法律的世界,告诉孩子们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保护他人。他甚至大胆的把性侵、网贷话题做成讲义,毫不避讳地告诉孩子们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哪些行为应当回避。

借助西乡塘检察院的网络新媒体平台,唐老师与孩子们开展“网络交友”专题讨论,他告诫同学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网络,如何趋利避害……

「检影」“父代母职”的检察官:当不好“妈妈”的老师不是好的未检检察官

2017年,进校园、进社区开展活动,唐老师参与并组织了不下50次余次,大大增强了西乡塘区未成年人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覆盖面,他常说:“让孩子们找到目标、有事情做、心中有追求,就是最好的预防违法犯罪良方。”

「检影」“父代母职”的检察官:当不好“妈妈”的老师不是好的未检检察官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我们的唐老师,正在他的岗位上身体力行,践行着这句话的全部内容。

审核:孙桂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