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籽话珠宝——玉器欣赏·如是我闻 之 秦汉篇(二十二)

通过出土玉器的相关资料,我们不难看出,东汉玉器基本上继承了西汉玉器的传统,首先是玉器在礼仪丧葬制度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考古发掘的东汉礼仪用玉中,玉璧的数量较大,而且多出土于诸侯王墓中,今天先生就接着和您聊历代玉器的那些事儿,让我们共同感悟器之美、玉之魂。

青籽话珠宝——玉器欣赏·如是我闻 之 秦汉篇(二十二)

中山简王刘焉墓出土了玉璧23件,有的光素无纹、有的琢有蒲纹或谷纹,也有的内圈为涡纹、外圈为兽面纹或凤鸟纹,特别是一件涡纹玉璧,外缘侧面还刻有铭文“百九十五”四个字,应是该玉璧编号,说明当时礼仪用璧的数量是相当可观的。东汉时期的丧葬用玉依然盛行,并且更加趋于规范,按定制已有金缕、银缕、铜缕之分,在考古中因未发现东汉帝陵,所以也未发现金缕玉衣,在已发掘的诸侯王墓葬中,除中山简王刘焉墓用鎏金银缕玉衣外,其余诸侯王皆用银缕玉衣,至于刘焉使用的鎏金银缕玉衣,有迹象表明可能是皇帝特赐的。东汉的装饰玉和实用玉数量仍占较大的比例,品种不但有舞人佩、韘形佩、带钩等,还出现了玉刚卯、司南佩、玉翁仲等新型佩饰,尽管造型线条流畅自如,但精神气势方面却逊色于西汉,工艺也日趋简化,似乎透露出一种衰退的迹象。

青籽话珠宝——玉器欣赏·如是我闻 之 秦汉篇(二十二)

青籽话珠宝——玉器欣赏·如是我闻 之 秦汉篇(二十二)

随着道家思想的盛行和对玉神话意识的加强,社会上逐渐出现了大量的符合人们心愿的避邪器物,如刚卯、翁仲等,汉人把它们作为神灵的象征,真诚的佩戴在身上,以祈求平安、避灾驱邪。由于东汉道教盛行,人们祈求长生不老、得道成仙,所以玉器的画面也出现了神话故事,此时雕琢的人和兽都长出了翅膀,幻想着飞往美好的天堂世界。另外,汉人还善用游丝钩线的碾琢技法,明代髙濂说:“汉人琢磨,妙在双钩,碾法婉转流动,细如秋毫,严如游丝白描。”其实这种游丝线刻在战国就已经出现了,直至汉代这种游丝刻的手法在玉器上使用较多,而且更趋于成熟。

青籽话珠宝——玉器欣赏·如是我闻 之 秦汉篇(二十二)

青籽话珠宝——玉器欣赏·如是我闻 之 秦汉篇(二十二)

今天我们就先聊到这里,让大家对东汉玉器艺术风格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明天我们将步入到魏晋时期,继续分享玉器之美。先生立身于江湖,而非庙堂之上,煮酒、烹茶、论玉,咱们聊的是情怀,悟的是人间正道,玉器清赏,如是我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