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最厲害的大將,卻存婦人之仁,死亦不失英雄本色

如果不以勝敗論英雄的話,秦末最可稱英雄的人,當屬項羽。當天下群雄畏秦如虎的時刻,項羽破斧沉舟,殺敗秦軍章邯主力四十萬兵馬,坑殺二十萬,號稱西楚霸王。項羽與漢王爭天下,四年之中百戰百勝,但最後中了韓信十面埋伏,垓下自刎身亡。李清照有詩: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秦末最厲害的大將,卻存婦人之仁,死亦不失英雄本色

項羽乃名人之後,他的爺爺,便是楚國最後的大將項燕,曾大破秦軍李信部隊,斬殺秦將七個都尉,聲威大震。後被秦將王剪戰敗,自殺身亡。項羽的父親名叫項渠,早逝,所以他是跟著二叔項梁長大成人的。項梁曾殺人,與項羽逃命吳中,一次看到秦始皇的車駕,非常羨慕,忍不住說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也!平生之志若此。

項梁一心想把項羽培養成人,但項羽沒有長性子。不管是識文斷字,還是學習劍術,亦或是學習兵法,都是淺嘗輒止,不肯深入學習。饒是如此,項羽也練成了武藝天下第一,秦末沒有人是他的對手。論武藝,項羽力能扛鼎,他那杆巨型鏨金虎頭槍長一丈二尺九寸,重129斤,僅槍桿就有碗口般粗細,一般的小夥子要兩人齊力方可抬動,無敵槍法“單手十八挑”打遍天下無敵手,可以說是史上第一武將。論戰略戰術,項羽曾破釜沉舟,以少勝多擊敗了秦朝章邯的主力部隊,軍史上赫赫有名。十八路諸侯,在項羽面前,畏之如鼠。

但項羽最後仍是個失敗者,在與劉邦爭霸的垓下之戰中自刎而亡。項羽臨終仰天長嘆:“此乃天意,非戰之罪也!”,至死都沒有明白他死在哪裡,錯在哪裡,成為一代死得糊塗的英雄。

項羽臨終感嘆他死於“天意”不假,但他糊塗的是他至死不知什麼叫“天意”,世上本沒有老天爺,“天意”就是“民意”啊!皋陶說過:“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威,自我民明威。達於上下,敬哉有土。”翻譯成白話文意思是說:“上天的視聽依從臣民的視聽,上天的賞罰依從臣民的賞罰。天意和民意是相通的,要謹慎啊,有國土的君王!”,周武王說:“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民之所欲,天必從之。”,說得也是天意即民意的道理。孟子對項羽之流單憑武藝取天下的做法就很不感冒,他說:“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民,神之主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可惜,項羽最看不起的就是讀書人,哪裡懂得這麼高深的道理。

不懂得天意即民意的道理,項羽的很多做法就違反了民意,也即違反了“天意”,看看他和劉邦截然不同的做法吧:項羽與劉邦分兵兩路進攻秦都咸陽,劉邦一路兵不血刃,招降納叛,廣收民心。項羽一路硬殺楞砍,靠勇力取勝,加之他為人殘暴,軍紀又壞,所到之處,燒殺擄掠,令百姓心驚膽寒;劉邦進咸陽,首先公佈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百姓們聽了,都熱烈擁護,紛紛取了牛羊酒食來慰勞劉邦的軍隊。項羽進咸陽前後,坑殺了20萬秦降兵,判了已經投降的秦王子嬰死刑,燒了非常豪華的阿房宮,其殘暴不亞於秦始皇,因此失掉了關中人民的支持;項羽在戰鬥的過程中不注意團結內部,又不善於用人,致使將士離心離德,韓信、陳平、英布等傑出人才紛紛離去,最後連一個范增也留不住,戰鬥力越來越弱。劉邦一方則人才濟濟,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千古留名,戰鬥力越來越強。綜合比較,人心向背一目瞭然,哪有項羽成就大事的道理。

秦末最厲害的大將,卻存婦人之仁,死亦不失英雄本色

實際上,在項羽進軍章邯部隊縱容手下燒殺搶掠時,就已經失去了部分民心;在項羽火燒阿房宮、坑殺20萬秦降兵時,就已經失去了大部分民心;在韓信、陳平、英布、範曾紛紛離他而去時,他的民心已喪失殆盡,憑個人一己之力,再勇敢也不能挽救失敗的命運了。項羽年輕時不愛學習,叔叔項梁曾請人教他書法詩歌,他學了沒多久便厭倦了;項梁又請人教他武藝,沒多久又不學了,說:“學文不過能記住姓名,學武不過能以一抵百,籍要學便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便教授他兵法,但他學了一段時間後又不願意學了。學習時囫圇吞棗,事事學了個“半瓶子醋”,沒有弄通弄懂其中的道理,使項羽只能成為一員大將,而不能成為一個政治家。尤其是他所說的“學文不過能記住姓名”的話,就好比現在農村中的莊稼老粗,見識太差,註定了以後必敗於讀書人的悲劇。

秦末最厲害的大將,卻存婦人之仁,死亦不失英雄本色

因為自身見識差,又不注意籠絡人才,項羽實際上缺少“智囊”。他唯一的“智囊”範曾被他逼走後,項羽離失敗的命運就不遠了。項羽雖然是一世之雄,陽剛如虎,但在他的內心深處,卻又有婦人之仁。毛澤東在後世總結,曾指出他的三個錯誤。一是鴻門宴上犯了婦人之仁,不聽范增的話,放走了劉邦。如果此時殺了劉邦,豈有後來的項劉爭霸?又豈有垓下之戰?二是機械遵守鴻溝協定,自古兵不厭詐,戰爭年代的合同豈是合同?為了勝利撕毀協議的比比皆是,但此時項羽蓋世英雄,卻一時犯了婦人之仁,學起了宋襄公,結果被劉邦得手;第三,項羽勝利以後,沒有乘勝利之威,建都稱帝,而是有錦衣夜行之心,建都徐州老家,缺乏戰略眼光。而且胸懷不夠廣大,失敗一次便無顏見江東父老,豈是幹大事之人?

翻看歷史,項羽的遺子遺孫們還真不少,他的遺子遺孫們照樣至死也不明白“天意即民意”的道理。蔣介石,中國革命史上的一代梟雄,黃埔軍校的開創者,兩次東征的指揮者,軍閥混戰的勝利者,手下有八百萬軍隊,何等英雄?但在他與毛澤東爭鋒時,最後卻被“小米加步槍”武裝的共產常軍隊打敗,為什麼?原因只有一個,“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是老百姓”,毛蔣爭雄時,蔣介石象項羽一樣,靠的是勇力,是美製裝備,是八百萬軍隊的數量,而毛澤東靠的僅是一句話:“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於是在大海般的人民戰爭中,天平向毛傾斜了。項羽死了兩千年,他的徒子徒孫蔣介石也沒解過這個理兒,敗得更糊塗。(作者:陸棄、孫玉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