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卫视《向前一步》看电视人的大踏步跨越

周五晚的黄金时间,在各个卫视都在忙不迭的以喧闹单调的娱乐节目抢流吸量之际,北京卫视却推出了一档社会民生类节目《向前一步》,可谓相当良心。看过节目之后,比起敢于把一档社会民生节目放于周五黄金档更勇敢的是,《向前一步》不同于以往那些专注家庭内部矛盾的民生节目,首期节目就把目光聚焦在了社会敏感话题——腾退工程上面。

从北京卫视《向前一步》看电视人的大踏步跨越

一直以来,有关社会民生的节目大多是家长里短、街坊四邻的"小打小闹",像《向前一步》这样,定位于人和公众领域对话、城市公民与公共政策对话的节目,算是该类型节的一大突破,毕竟像腾退工程这样的敏感话题稍有不慎,便会影响舆论导向,并由此引发一系列后续问题。但《向前一步》的主创团队,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以百倍的热情和耐力,来打造这档以公德心为初心的节目,并致力于打造中国首个公民课堂。

从北京卫视《向前一步》看电视人的大踏步跨越

节目开篇就抛给现场及电视机前的观众一个巨大的难题:首期节目邀请到了在天坛地区简易楼腾退工程中,与工作人员产生了分歧的李先生。节目就李先生的种种问题进行了平等的对话、沟通,并对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调解。

天坛周边简易楼是北京核心城区最大规模的简易楼,这里的设施老化严重,安全隐患多,同时这里原本还是天坛公园的一部分。2015年天坛地区开始了简易楼腾退的利民工程。两年多的时间,签约率高达97%。但仍然有64位居民表示不愿配合简易楼腾退工作,未进行搬迁,李先生就是这64户之一。

从北京卫视《向前一步》看电视人的大踏步跨越

节目中,李先生对于天坛简易楼腾退这一项利民工程的政策及对自己的补偿措施均有诸多疑问。作为自小在天坛南里小区自建房里长大的李先生,在腾退工程中,因为舅舅的承租公房得到了安置补偿,而自己的自建房却只得到了公租房这一问题表示不理解而拒绝搬迁。此外,李先生更对腾退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户口问题、孩子学籍等问题提出了层层质疑与诉求。

为了解决李先生的问题,节目特地请来了由公共政策专家、权威律师、城市规划专家、心理学家和知名评论员组成"城市沟通团",同时也邀请到相关政府工作人员,一起来剥茧抽丝,拆解分析李先生面临的每一个难题。

从北京卫视《向前一步》看电视人的大踏步跨越

首期《向前一步》,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节目把录制现场设置在了一个篮球场内,这是一个天然具有自由、平等、团结寓意的场地,力求帮助城市管理者和普通百姓之间跨越"分歧线",实现和解。其实在每个人内心,对同一件事情都有不同的标杆,无论腾退工作中的相关工作人员,还是作为当事人的李先生,每个人的内心,对这个事情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因此,想要最终解决问题,还是需要双方坐下来好好沟通,把事情说清楚才可以。

说实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别人无法体会的困难,但不论强势还是弱势,都绝不可以成为法律的天平倾斜的理由。对于曾经也做过电视编导的笔者而言,深知这档节目的工作人员要在台前幕后所付出多大努力才能让我们看到这档公允又不失温情的《向前一步》。

从北京卫视《向前一步》看电视人的大踏步跨越

《向前一步》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在充分还原事件的真相的情况下,让当事人知理名理,进而达成合理又合法的和解。用节目组的话说,《向前一步》不同于以往的社会民生类节目,"它是以群众说服群众的方式,把矛盾问题掰开了、揉碎了,放到台面上一桩桩一件件讲清楚,在全面还原事件本质的基础上进行沟通对话。"

所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节目,看似跌宕起伏,但这就是我们现实的生活。扫除内心障碍,打开深处心结,"一把尺子量到底",不仅代表了"法不容情"的坚守,也是对绝大多数人的公平的维护。"让市民成为公民、让我成为我们,让孤岛连成大陆"。《向前一步》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够民生,又够宏大,对电视节目的发展和社会民生的进步都影响深远。

从北京卫视《向前一步》看电视人的大踏步跨越

《向前一步》每期都会邀请100名观众参加,根据现场的问题,开启了全员参与"用脚投票"跨越"分歧线"的互动模式,也为从上到下、从外到内双方的诚恳交流搭建了桥梁。接下来的节目,包括简易房征收、文物腾退、拆除违建、老旧小区物业失管等"敏感话题"都将在逐期呈现。只有像《向前一步》这样直面民生关注的难点与痛点,才是真正的完成了作为媒体人的责任与义务,《向前一步》是当下极具担当的电视人大踏步前进的一项证明。

从北京卫视《向前一步》看电视人的大踏步跨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