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讯」各省通报糖业情况汇总

广西糖协梁咏城理事长发言:截至6月30日,广西累计销糖354.7万吨,产销率58.87%,同比下降6.42%。2018/19榨季种蔗1160万亩,株高同比矮15-16厘米,后期如果气候不适宜,可能微弱减产。目前存在的问题:销售价格5900低于成本6200-6300,后期看库存能达到多少销售水平,否则可能造成全行业亏损。几点建议:1、信心十分重要,面对目前的库存水平和正常的月销售量,行业心理不应恐慌;2、继续打私力度不应放松,各方同心、人人有责、家家负责;3、完善实施直补;4、行业内加强自身降本增效,提高产品质量;5、双高等第一车间要提高单产和总量;6、迫切希望中糖协定期发布正面信息。(沐甜昆明报道)

「会讯」各省通报糖业情况汇总

广西糖办李文纲副主任介绍广西糖业情况:广西糖业涉农2000万人,种蔗县区94个,糖产量占全国产糖量的60%,是广西的支柱产业。广西提出糖业转型重组和集团化,就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提升技术水平,对标标杆企业,提高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提出改革配套方案。2017/18榨季广西榨蔗5083万吨,产糖602.5万吨。2018/19榨季,种蔗面积从2017/18榨季略增至1160万亩,目前长势不如去年同期。糖价在各方信心不足,市场信息不实的影响下,价格产生百元级的波动,走私对糖价产生千元级影响。希望正确看待糖业形势,不要失去信心;呼吁加大食糖打私力度,严惩走私行为,惩罚不作为,惩罚违法企业,成立专门机构管理打私。

「会讯」各省通报糖业情况汇总

云南省糖业协会理事长邓毅汇报云南省糖业情况,作“面对新形势、采取新举措、实现新突破”的主题演讲。

「会讯」各省通报糖业情况汇总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

2017/2018榨季,云南糖业面临新的市场形势,尽管全行业切实贯彻降本增效指导意见、努力推进转型升级目标,全行业面临新的市场形势,再次陷入困境。国内食糖增产不大、国际进口有序,但是国际市场过量增产、国内市场预期走私增长,国内市场价格持续下跌。我们面临全新的国际环境、更为复杂的市场情况。为此,因应新形势,我们需要采取新举措,实现新突破。

  • 云南的产销情况

云南生产稳定、销售积极、产销正常。云南省 2017/2018榨季生产从2017年12月1日孟连昌裕糖厂开榨到2018年6月10日上允糖厂停榨,历时192天,比上榨季的186天,增加6天。由于有2个制糖厂没有参与生产,说明在榨制糖厂的处理能力是足够的,全省56家糖厂全部收榨(去年开榨糖厂58家)共入榨甘蔗1611.70万吨(去年同期入榨甘蔗1478.13万吨)。产糖206.86万吨(去年同期产糖187.78万吨)。产糖率12.83%(去年同期产糖率12.70%),平均产糖率提高0.13%,良种良法的运用开始显现效果。生产酒精7.89万吨(去年同期生产酒精7.06万吨)。

截至6月30日,云南累计销糖117.26万吨(同比为98.43万吨),多销食糖18.83万吨,产销率56.69%(同比52.42%),提高4.27%。

6月单月销售食糖21.28万吨,工业库存89.59万吨。

截止5月20日统计:全省甘蔗种植面积达435.04万亩。从蔗区分类分,水田甘蔗12.76万亩,水浇地甘蔗29.27万亩,旱地甘蔗279.9万亩;从栽培制度划分,新植甘蔗120.91万亩(其中秋植甘蔗8.51万亩,冬植甘蔗27.17万亩,春植甘蔗85.23万亩),宿根甘蔗314.13万亩。与2017年相比,云南甘蔗面积有所上升,增加9万亩,增幅达2.11%。由于随后云南甘蔗还在种植中预计最终将小幅增长,但是总体变化不大。6月中旬之前,全省多数地区反映今年以来缺乏有效降雨,不仅影响甘蔗种植计划的完成,而且对甘蔗出苗也产生影响,近来雨水增多而且集中,但是,部分蔗区反映新植蔗、宿根蔗缺塘断垄现象严重,甘蔗生长缓慢,多数企业反映甘蔗长势普遍差于上个榨季。

  • 当前的市场形势与后市展望

国际市场的增产主要来自于印度、泰国和欧盟。5月泰国出口糖约129.5万吨,为去年同期的两倍,环比增长54%,创下泰国最高月度出口。其中,成品糖出口增长72%,达36.7万吨:台湾8.2万吨、缅甸4.4万吨、柬埔寨4.7万吨、印尼4.3万吨。泰国本榨季已经累计出口523万吨,同比增25%。欧盟本榨季已经累计出口216.2万吨,与产量相比可供出口的食糖数量已经不大。印度在中央政府的一系列出手援助的政策的支持下,国内市场开始有所回升,国内市场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制糖成本高于国内市场价格幅度收窄,印度首先将满足于国内市场销售。欧佩克组织中期会议以后,国际原油价格继续维持原有价格预期,并稳定在相对高位水平,这对巴西增加乙醇生产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目前,对国际市场产生实际影响的主要是泰国和欧盟。食糖消费是稳定的消费,尽管目前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变数增多,但是我们预期食糖消费的规模是相对稳定的。

国内市场而言,我们上榨季的陈糖结转的数量是近几年来最少的,云南在去年11月已经完成所有陈糖销售,一改过去在次年3-5月依然有陈糖销售的现象。鉴于供大于求的总体判断,销区减少采购、资源集中于产区、集中于少数制糖企业集团的情况依旧。国内市场价格持续下跌,下跌幅度之大是近10年来少见的。食糖价格最终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2018年1-5月我国累计食糖进口110.19万吨,同比减少16.51万吨;2017-2018榨季截止5月累计进口食糖156.22万吨,同比减少16.48万吨,显示国家对食糖进口管控依然有效,并进行了总量平衡。2017/2018榨季,我国食糖产量为1030.63万吨,截止5月底,本制糖期累计销售食糖574.67万吨,(上期同比528.63万吨),平均产销率55.76%,工业库存:455.96万吨。其中:甘蔗糖480.52万吨(同比457.82万吨),产销率52.84%;甜菜糖94.15万吨(同比70.81).产销率81.89%。产销数据显示产销基本正常,市场担心国际市场过量增产会通过食糖走私进入我国并使我国的供求关系打破平衡,这是建立在国家对食糖走私的打击无所作为的基础上,我们拥有基本的“防火墙”。当市场供不应求时,商业“蓄水池”功能将会显现,食糖资源在全国范围配置,社会库存会分散;当全球性供大于求时,终端和销区贸易商将审慎采购、尽量不囤糖,食糖资源会相对于集中在产区、制糖企业,产区库存集中明显。陈糖结转数量的多少有资源过于集中在产区、集中在少数制糖厂的情况,在供大于求的背景下更加明显,对此应该客观看待,市场有透支利空的嫌疑。

关于食糖走私。不法份子挑战国家法律的行为已经引起了国务院领导、多部们的高度重视。对于食糖走私,不是要不要打的问题?是怎么打、打出什么样成果的问题。3月5日全国打私办发出了《2018年全国打击走私综合治理工作要点》的通知,4月25日云南省发布《云南省2018年打击走私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各地州对打击的品种进行了分解。6月中旬,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最新批示,国家执法力量“捍卫03”打击食糖走私专项行动开始,这是近5年来针对食糖走私打击工作的首次专项行动,打击行动升级。根据业界的反映,我们一直在开展工作,针对新的走私特点和形势,本周开始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省级三个部门将组织同时展开立体打击,我们将拭目以待。

6月末的云南累计销售食糖117.26万吨,工业库存为 89.6万吨。2018/2019榨季的云南食糖生产将还有6个月,9月以后成为陈糖结转,以当前销售节奏陈糖结转的数量将不会太大。但是,云南的新榨季将到12月才会开始,食糖销售的有效时间将持续到11月,以此库存计算,云南食糖销售的压力并不大。尽管,北方甜菜食糖的生产在9月以后开始,但是从增产量来看并不是一个太大的数字,新榨季的食糖生产是逐步开始的,食糖流通量也是逐步增加的,并不会形成短期太大的压力。

  • 我们的意见与建议

(一)国际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我们应该重新评估糖产业发展环境,切实收紧供给端,实现供求的总量平衡。

目前,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少数产糖国过量增产加剧了国际市场的动荡,国际国内面临新的复杂形势,有必要对国际环境进行新的评估,并进行更加有效的总量平衡政策。鉴于供给端压力,建议进一步收紧供给端,回避国际市场的冲击,实现供求平衡。

(二)开展全国性、大规模打击食糖走私行动,把不法份子缉拿归案,为维护国家经济秩序,建设法制国家保驾护航。

食糖走私已经在我国持续多年,已经严重影响到行业发展,影响到工商企业的正常经营,影响到产糖区脱贫攻坚、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影响到国家税收增长、影响到西部的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2018年国家全打办已经发布了工作要点,对国家、省级层面的对督导工作要进行认真的策划,对相关信息进行认真的梳理,重点是抓好落实。

目前,全国打私工作处于《反走私工作条例》出台的前期过渡阶段,按照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必须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统筹执法力量,强化主体责任,查缉走私货物的同时,要把走私份子缉拿归案,打出大案、打出窝案、打出震慑力、做到精准打击,实现打击食糖走私的新突破。

谢谢大家!

2018年7月4日

广东糖协理事长刘汉德通报广东糖业情况:

本榨季产销情况,2017/18榨季入榨甘蔗量917万吨,上榨季811.2万吨,产糖87.13万吨,上榨季77.2万吨;本榨季出糖率9.50%,上榨季9.51%;截至目前销糖60.24万吨,去年同期57.21万吨;本榨季还有库存26.88万吨,去年同期19.9万吨。

分析了广东出糖率低的原因有:甘蔗品种问题、病虫害严重、土壤养分失衡、以及农务管理问题。

提出了湛江糖业以后的工作重点:跟研究机构合作,改良品种,提高糖分;集团联合,提高竞争力;争取湛江纳入广东省糖料保护区。

最后还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国家尽快出台糖料直补政策,并一视同仁,在主产区推行,希望直补政策不要忘了湛江;希望食糖行业进步,提高产品质量。

「会讯」各省通报糖业情况汇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