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脱罪责、嫁祸于人、罪过是部下的

开脱罪责、嫁祸于人、罪过是部下的​“是成君收其功,事败臣受其祸”,这便是千百年来掌权者的逻辑。一个当权者,如果受到了来自外部的强大压力而无以自拔,或者当他闯了大祸,干下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丑行,闹得民怨沸腾,不可收拾的时候,为了平息民愤,掩人耳目,替自己开脱罪责,便经常使用嫁祸于人的伎俩。


开脱罪责、嫁祸于人、罪过是部下的

唐高宗年间,武后专权,引起宗室大臣不满。为了铲除异己,武则天任用酷吏施展出大屠杀的绝招,即:谁不服,就杀谁。
开脱罪责、嫁祸于人、罪过是部下的

有一个胡人索元礼,因告密有功,被提拔为游击将军,武后让他专管各种案子。元礼生性残忍,每杀一人,必定株连数十百人,武后几次召见并给予赏赐。另有尚书都事周兴、来俊臣之徒,也纷纷起来效仿。
开脱罪责、嫁祸于人、罪过是部下的

索元礼、周兴、来俊臣等人,极尽残忍,闻所未闻。他们纠集无赖之徒数百人,并编写出《罗织经》数千言。杀人名堂也有五花八门,有什么“突地吼”,“死猪愁”,“求家破”,“反是实”等名号,不一而足。
开脱罪责、嫁祸于人、罪过是部下的

因为告密和杀人就能被重用,就能晋升,于是索元礼等人以杀人做比赛,周兴、索元礼各杀数千人,来俊臣使一千余家破人亡。唐所封宗室诸王共杀了二十七人;唐臣中上至宰相下至县令,共有二十九人被杀。等到索元礼等人已成为全国仇敌后,为了平息民愤、掩人耳目,武后又反过来将这几个屠夫处死,因为武则天任用酷吏的目的是歼灭异己,现在目的已基本上达到了,况且由于来俊臣等人滥杀无辜,搞得黎民百姓提心吊胆,就连武后的亲信也人人自危。若让这种局面持续下去,显然对自己的统治不利。在她看来,来俊臣等人不除,民愤难以平息。除掉几个屠夫,换取天下百姓对自己的拥戴,也是值得的。可怜这几个死心塌地为武后充当帮凶的酷吏,原指望事成之后能分一杯羹,没想到被主子抛了出来,充当了替罪羊,就这几个替罪羊而言,固然是咎由自取;就主子而言,却未免心黑手毒。

开脱罪责、嫁祸于人、罪过是部下的

功劳是自己的,责任是下属的,这也许是所有当权者的通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