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世界盃的中國古代足球有多火?球星輩出還配專業「陪玩」……

撰文/夏楊

2018俄羅斯世界盃決賽在即,中國球迷熬夜看球的熱情不斷高漲。儘管當下中國不是足球強國,儘管中國球隊總是無緣世界盃,但中國人從來不缺對足球運動的關注和熱情。

沒有世界盃的中國古代足球有多火?球星輩出還配專業“陪玩”……

中國球迷對世界盃飽含熱情 圖/視覺中國

畢竟,中國是古代足球(蹴鞠)的發源地,有悠久的足球文化!

這一點不是吹的,中國古代不僅有足球,有球迷,還有球星!

這便引出一個虛擬命題:假如古代就有世界盃,那將會怎樣?

沒有世界盃的中國古代足球有多火?球星輩出還配專業“陪玩”……

古人蹴鞠圖/資料圖

中國古代足球史,從戰國開始

中國古代蹴鞠活動開始於什麼時候?目前最早的記載見於《史記》和《戰國策》。這樣算下來,已經有2300多年的歷史了!

《戰國策·齊策》記載,“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彈琴、擊築、鬥雞、走狗、六博、蹋鞠者。”“蹋鞠”就是“蹴鞠”的民間稱呼。

蹴者,踢也;鞠者,球也。蹴鞠就是古代的一種踢球運動。

《戰國策》提到的蹴鞠,在當時的齊國都城臨淄已是一種成熟的體育運動形式,在民間廣為流行。因此不難推斷,蹴鞠在中國古代發端的時間,恐怕比這個時間點還要早很多。只是早到什麼時候,目前尚難考證。

沒有世界盃的中國古代足球有多火?球星輩出還配專業“陪玩”……

蹴鞠是現代足球的老祖宗 圖/新華網

西漢時期蹴鞠成了“治國習武”之道,在軍隊中和宮廷貴族中流行。桓寬的《鹽鐵論》中記載,西漢社會承平日久,“貴人之家、蹴鞠鬥雞”為樂,一般人家也在“康莊馳逐,窮巷蹴鞠”。

《西京雜記》載,劉邦當皇帝后,其父在長安未央宮裡錦衣玉食卻悶悶不樂,劉邦下旨仿照沛縣老家的樣子營建新城,並引入劉太公最喜歡的鬥雞、蹴鞠活動,老人家終於心滿意足。

沒有世界盃的中國古代足球有多火?球星輩出還配專業“陪玩”……

劉太公行樂圖 圖/央視網

漢代還出現了研究蹴鞠運動的專著,叫《蹴鞠二十五篇》,這是我國及世界最早的體育專業書籍。班固的《漢書·藝文志》把該書列為兵書,稱其用於軍事訓練。

三國時蹴鞠也很盛行,《會稽典錄》載:“士以弓馬為務,家以蹴鞠為學。”大概那時候的魏蜀吳三國,如果停戰修好,組建個三國蹴鞠聯賽,“國際關係”應該和諧美好得多!

沒有世界盃的中國古代足球有多火?球星輩出還配專業“陪玩”……

南陽漢畫像石上的蹴鞠圖 央視網

到了唐代,蹴鞠運動進一步發展,皮球縫製得更圓,內部原用的糠、毛換成了動物尿泡,用以吹氣。這是最早的充氣皮球,比英國11世紀才出現的充氣球早了三四百年。

唐代還出現了“女足”,其踢法重技巧,以踢高、踢出花樣為能事,並不射門,稱為“白打”。唐詩云:“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裡”(王維),可見踢得很高。

沒有世界盃的中國古代足球有多火?球星輩出還配專業“陪玩”……

蘇繡製品《仕女蹴鞠圖》 圖/央視網

宋代是市井社會,蹴鞠活動發展出了歷史上的第二個高峰。《武林舊事》記載,北宋從皇家到民間都熱衷於踢球、看球,“寒食蹴鞠”民俗活動盛極一時。陸游寫道:“寒食梁州十萬家,蹴鞠鞦韆尚豪華。”

元代蒙古貴族並不欣賞蹴鞠,但民間的蹴鞠熱情卻很高漲,發展成了全民運動,很多女子也參與其中。元曲中就有男女對踢的場景。“畢罷了歌舞花前宴,習學成齊雲天下圓”(薩都刺《妓女蹴鞠》)。這不再是體育活動,而是作為一種技藝供人欣賞。

沒有世界盃的中國古代足球有多火?球星輩出還配專業“陪玩”……

開封清明上河園裡的蹴鞠表演 圖/新華網

明代蹴鞠的娛樂性進一步發展,社會小說《金瓶梅》中記述有西門慶在麗春院看妓女踢球的事。

清代滿人將冰上運動和蹴鞠結合,出現了“冰上蹴鞠”的運動形式。清代中葉以後,起源於英國的現代足球傳入中國,中國蹴鞠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由於文化、政治等諸多因素,蹴鞠活動沒能發展成為以“公平競爭”為原則的現代足球運動,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沒有世界盃的中國古代足球有多火?球星輩出還配專業“陪玩”……

晚清青花瓷蹴鞠圖殘片 圖/央視網

球星自古就有,皇帝親自上場

世界盃賽場上,大牌球星總是最能吸引球迷關注的目光,比如本屆世界盃賽場上有梅西、C羅、內馬爾、姆巴佩……

其實在中國古代的蹴鞠賽場上,也一直不缺球星。學歷史我們知道,春秋戰國時期貴族家養有“門客”,是一群有一定特長和抱負的人。這其中也有專長於蹴鞠的,叫“鞠客”。《漢書》載,漢武帝在宮中經常舉行以鬥雞、蹴鞠比賽為內容的“雞鞠之會”,寵臣董賢的家就專門養有會踢球的鞠客。3

沒有世界盃的中國古代足球有多火?球星輩出還配專業“陪玩”……

年輕的姆巴佩,新星冉冉升起 圖/新華網

史書有記載最早的有名有姓的“球星”,是在西漢。他叫項處,是蹴鞠高手。但可惜《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他的故事卻是個悲劇:名醫淳于意為項處看病,叮囑他不要過度勞累,但項處不聽,仍外出踢球,結果嘔血身亡。

漢武帝本身就是個球迷兼球員。他去泰山封禪,興致來時還不忘踢球,並讓文學侍從作《蹴鞠賦》助興。他平定西域後,得到一個胡人俘虜,蹴鞠技藝了得。“蓋炫其便捷跳躍,帝好而為之。群臣不能諫。”或許這是最早引進的“外援”!

東漢末年的曹操也是個超級球迷。《魏略》中載,有個叫孔桂的人蹴鞠技術很好,“故太祖愛之,每在左右”。

沒有世界盃的中國古代足球有多火?球星輩出還配專業“陪玩”……

嵩山啟母闕上的蹴鞠圖 圖/新華網

在唐代,日常樂於蹴鞠、鬥雞、賭博的年輕人,被冠以“惡少年”之謂。有幾個皇帝都與此沾邊。

唐文宗爬上勤政樓,居高臨下看人家蹴鞠和摔跤。這和唐僖宗比起來還算好的。唐僖宗本人就是個惡少年,他親自蹴鞠鬥雞。末代皇帝唐昭宗,在被朱溫逼著從長安搬遷往洛陽的路上,軍隊散夥了,只剩下一批神策軍或惡少年出身的“打球供奉”跟著他……

沒有世界盃的中國古代足球有多火?球星輩出還配專業“陪玩”……

看來古代就有專業“陪玩”/資料圖

宋代皇帝熱愛足球的也不少。通過一幅古畫就可見一斑,那就是北宋蘇漢臣的《宋太祖蹴鞠圖》。

畫上畫的就是北宋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親自上場踢球的場景。另一個踢球的人是他的弟弟,後來成為宋太宗的趙光義。後面還有四個人觀看,都是宋朝開國功臣:趙普、楚昭輔、党進和石守信。這球員和觀眾的分量,可都是頂天的!

據說趙匡胤的踢球技藝很高,尤其擅長“白打”,現在稱“花式足球”,即踢球時用頭、肩、背、腹、膝、足等部位控球,很有“炫技”的味道。

沒有世界盃的中國古代足球有多火?球星輩出還配專業“陪玩”……

元代錢選臨摹《宋太祖蹴鞠圖》 圖/視覺中國

北宋還出了個冠絕古今的大球星,那就是《水滸傳》中開篇就著力描繪的權臣高俅。小說在人物塑造上不免會誇張,但故事框架基本符合史實。

高俅的發跡史,是從蹴鞠開始的。高俅原是蘇東坡的“小史”(秘書),被推薦給了王都太尉王詵。高俅去端王府送東西時,端王趙佶正在玩蹴鞠。球突然落在高俅面前,他抓住機會,一招漂亮的“鴛鴦拐”,把球踢還給了端王。大概那“一出手”,給端王的印象太深了!

端王就是後來的宋徽宗。他賞識高俅的球技,從此常伴左右。端王當了皇帝,高俅也飛黃騰達,後來官至殿前都太尉。

沒有世界盃的中國古代足球有多火?球星輩出還配專業“陪玩”……

小說中的高俅靠蹴鞠技藝起家/資料圖

宋朝蹴鞠明星除了高俅,還有張明、柳三複等人,皆是因踢球而發跡的人物。

稍低些層次說,宋代社會上還有專門靠踢球技藝維持生活的足球藝人,可謂“職業球員”。據記載,北宋汴梁城和南宋臨安城,在皇宮宴會上表演踢球的名手,有蘇述、孟宣、李正等;在市井瓦子裡也有踢球藝人,如黃如意、範老兒、小孫等。

沒有世界盃的中國古代足球有多火?球星輩出還配專業“陪玩”……

宋代象牙蹴鞠圖筆筒 圖/央視網

最早的俱樂部,在南宋的臨安

古代蹴鞠的大發展,已經遠遠不止是私人的娛樂,還發展出了世界上最早的足球專業團體,那就是南宋時的“齊雲社”。

齊雲社又稱“圓社”,專事負責蹴鞠活動的比賽組織和宣傳推廣,這是我國最早的單項運動協會,類似於今天的足球俱樂部!

顯然,這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俱樂部!

沒有世界盃的中國古代足球有多火?球星輩出還配專業“陪玩”……

重建的“齊雲社” 圖/魯中網

當時的齊雲社就在南宋都城臨安,現在的浙江杭州。包括《水滸傳》在內的很多古籍文獻中都有關於齊雲社的記載。據考證,齊雲社的具體地址大概在當時的御街附近。因此推斷,齊雲社舊址應該在杭州的中山中路一帶。

2009年,世界著名的曼聯足球俱樂部赴杭州參加比賽,當時杭州送的禮物就是關於齊雲社的紀念冊。曼聯球員說:這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現代足球俱樂部和世界上最早的古代足球俱樂部之間的奇妙碰撞!

沒有世界盃的中國古代足球有多火?球星輩出還配專業“陪玩”……

英國球星貝克漢姆玩蹴鞠 圖/中新網

古代足球的發源地在中國,這已是國際共識。2004年,時任國際足聯主席的布拉特在第三屆中國國際足球博覽會上向世界正式宣佈“足球起源於中國”,並明確地寫在了《國際足球發展報告》中。

2006年4月,作為德國世界盃的一部分,德國漢堡足球博物館正式開館,向觀眾展示了豐富的足球歷史文化,其中就包括中國蹴鞠文化。

中國古代蹴鞠正合乎現代足球運動的真意,真正是社會上下自發開展的全民運動。可惜“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古代沒有世界盃,中國蹴鞠隊沒有“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機會。如果有,中國隊即便不是世界冠軍,至少也能衝擊決賽吧!

沒有世界盃的中國古代足球有多火?球星輩出還配專業“陪玩”……

巴西球星卡卡參加蹴鞠互動 圖/新華社

現代足球發源於英國。中世紀英國年輕人就熱衷於這種體育活動。12世紀初,英國城市之間開始有了足球聯賽,但當時的足球規則還比較原始,比賽雙方往往是一擁而上,又踢又抱。

1863年10月26日英國足協成立,並統一了足球規則,人們稱這一天為現代足球運動的誕生日!

沒有世界盃的中國古代足球有多火?球星輩出還配專業“陪玩”……

現代足球運動發端於英國 圖/視覺中國

從1900年的第2屆奧運會開始,足球被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但它不允許職業運動員參加。1904年,國際足聯成立,並在1930年組織了第一屆允許職業運動員參賽的足球賽,這就是“世界盃”。

只可惜,走過上百年曆史曲折,足球起源地的中國,至今一直無緣世界盃決賽圈!

歷史不容假設。立足現實,展望未來,要“衝出亞洲,走向世界”,中國足球不僅要有夢想,還要有不斷的努力!

沒有世界盃的中國古代足球有多火?球星輩出還配專業“陪玩”……

中國足球夢需要一代代人付出努力 圖/視覺中國

鏈接:(以下資料摘自網絡)

史上第一份首發名單

南宋《武林舊事》曾列出了“築球三十二人”競賽時兩隊的名單與位置:“左軍一十六人:球頭張俊、蹺球王憐、正挾朱選、頭挾施澤、左竿網丁詮、右竿網張林、散立胡椿等;右軍一十六人:球頭李正、蹺球朱珍、正挾朱選、副挾張寧、左竿網徐賓、右竿網王用、散立陳俊等”。這恐怕是歷史上的第一份足球“首發名單”了。

最養眼的運動:“美人蹴鞠”

明畫家杜堇繪有《仕女蹴鞠圖》,描繪了仕女們在花園中玩蹴鞠的情景。與現代女子足球崇尚力量與速度不同,女子蹴鞠因為以表演為主,對從事蹴鞠女子的容貌、身段、技藝都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女子蹴鞠在古代又稱為“美人蹴鞠”,它體現的是女子在蹴鞠時的一種特有的陰柔之美。

明錢福有《蹴鞠》詩,“蹴鞠當場二月天,仙風吹下兩嬋娟,汗沾粉面花含露,塵撲蛾眉柳帶煙。翠袖低垂籠玉筍,紅裙斜曳露金蓮。幾回蹴罷嬌無力,恨煞長安美少年”。

沒有世界盃的中國古代足球有多火?球星輩出還配專業“陪玩”……

明代古畫呈現的“美人蹴鞠”場景 / 資料圖

沒有世界盃的中國古代足球有多火?球星輩出還配專業“陪玩”……

中國足球走向世界還需要一定時日 圖/視覺中國

沒有世界盃的中國古代足球有多火?球星輩出還配專業“陪玩”……

世界盃:古代沒有,今天錯過,期望未來 圖/視覺中國

做時間的朋友,在歲月中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