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寫在前面的話:

因了“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這句廣告詞,小五爺的重慶之旅多了一處必遊點——武隆的天坑和地縫。

儘管重慶到武隆的交通還算方便,但考慮到近200公里的里程還是得花掉一些時間。所以,小五爺直接在網上報了一日遊,既省心也省時不少。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上午7:20,重慶的天還沒大亮,小五爺在解放碑附近跟團車順利會合。隨車的是年輕導遊小吳,普通話說的還不錯,小五爺聽起來很舒服。

路上,小吳給我們介紹武隆概況:以前,武隆還是一個國家級的貧困縣,當地百姓早飯土豆、中飯洋芋、晚飯馬鈴薯、夜宵potato, “交通靠走、通迅靠吼、治安靠狗、發展沒有”就是村民們生活現狀的真實寫照。當地政府嘗試通過"發錢、送錢"等方式扶貧,幾年過去了,武隆的貧困狀況卻依舊沒有絲毫改善。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03年以來,隨著武隆的道路修建、交通方式的改善、旅遊資源的大力開發和宣傳,包括近年來的幾部電影取景地,都使得武隆名聲大噪、遊客來了一波又一波...


剛下高速,導遊小吳又再一次跟我們確認一定要繫好安全帶,因為接下來大巴車走的都是盤山路,途中確實爬了好幾個這樣的"U”型大陡坡。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中午11點到達用餐點,五葷五素,這可能是小五爺吃過的最良心的團隊餐了。中間的湯是當地挺出名的土雞湯,味道還真是不賴。小五爺很不喜歡吃土豆,可是武隆的炒土豆卻是意外地好吃極了;還有炒豇豆,賣相不怎麼樣,吃到嘴裡卻嫩得很。比起前幾年在北京一日遊的“憶苦思甜 ”團餐,武隆這一桌菜,小五爺表示吃得太滿意了。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飽餐一頓後,去了玻璃眺臺,一人25元,這個是自費項目。在大巴上和王哥隔壁座,小五爺問王哥是否可以帶著小五爺一起去玻璃眺臺,在得到肯定回答後,小五爺有點小興奮。小五爺原本以為膽小的自己此生和玻璃眺臺是徹底無緣了。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許是期待過高,看到這樣的玻璃眺臺,不免有點小失望。眺臺小了些,似乎也沒有嚇到腿發抖嘛。可是,當王哥喊住小五爺試著往玻璃下方望的時候,小五爺兩條腿就像僵住了一樣,一步都不敢動,恐懼感急襲而來。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王哥好心來扶小五爺,被小五爺婉拒了,因為小五爺想嘗試著看看自己是不是可以慢慢克服這種恐懼心理。小五爺試著重心下沉,試著慢慢坐下來,可是一想到玻璃下的萬丈深淵還是忍不住不害怕,喊著讓王哥快速咔擦兩張,小五爺已經迫不及待地想離開。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小五爺耳朵裡插的是耳機,導遊小吳給每個人發了一個類似子彈頭MP3的語音講解器,插上自己的耳機即可接收到40米範圍內導遊小吳的講解,再也不用為跟不緊導遊而聽不到講解而遺憾了。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在玻璃眺臺上,可以遠遠地看到1號觀光梯,這是遊客到天坑三橋的線路之一。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玻璃眺臺去往1號觀光梯的路上,遇見“變形金剛”(變4在武隆取景過)。兩個石碑上“QIAO”偏旁不一樣,導遊有解說,小五爺沒記住。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乘坐1號觀光梯到天生三橋。觀光梯玻璃估計是很久沒清洗了,有點髒。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下到下面,就瞧見這些“滑竿”,好像山裡旅遊景區都有,小五爺在黃山和青城山都見過。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再抬頭看看剛才的玻璃眺臺。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重慶武隆,作為中國南方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深切型峽谷的傑出代表,由峽谷幹谷、伏流、天生橋、天坑、洞穴、喀斯特泉組成,峽谷深200—400米;三座喀斯特天生橋,分別是天龍橋、青龍橋和黑龍橋,分佈在同一峽谷的1.5公里範圍內,橋間又是天坑,這在世界上可能是獨此一家。

儘管 12月的武隆正值枯水期,修建的人行棧道上卻依舊是溼噠噠的,原因是巖壁上佈滿大大小小的泉眼多到你數都數不過來。可以想象,夏季來武隆真的是有必要備個雨衣和雨鞋套。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導遊小吳先帶著我們遊覽天龍橋,從下往上看,形狀酷似人工橋樑,而我們的團車從武隆下高速往天坑方向的時候,在這座天龍橋的橋面駛過。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山峰峽谷的秀麗壯美,似乎所有的形容詞都略顯蒼白。小五爺忍不住豎起大拇指點贊。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距天龍橋的不遠處就是為拍攝《滿城盡帶黃金甲》而修建的天福官驛。大家還記得影片中一大波的刺客從巖壁飛降至刺史宅子中的驚險畫面嗎?據說當年拍這個畫面,儘管演員們吊威亞,但危險係數依舊不低。如果從2號觀光梯下來就可以從上往下拍天福官驛,可惜小五爺去的時候2號梯在檢修。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據說這是在天福官驛的最佳留影地,小五爺隨手拍了一張。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在天福官驛沒有停留太久,畢竟是人造的。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酷似人工橋樑的天龍橋,橋高235米,厚150米,寬147米,這個角度看簡直是像極了。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據傳,青龍橋因雨後飛瀑自橋面傾瀉成霧,夕照成彩虹,似青龍直上而得名。橋面高度為281m,是三座天生橋中最高者、橋面厚168m、寬124m,為世界喀斯特天生橋高度之最。也不知是為什麼,小五爺看起來就感覺像一把大刀。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有人能猜出這是在幹什麼嗎?

小五爺也好奇,跑上前去詢問,得知這是土家族人的一個土方子,說是折個筆直的樹幹插在土裡,腰疼的老毛病就不會再發作了。小五爺開車超過2小時,也會腰痠,所以也折了根樹枝插在那兒,哈哈。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黑龍橋,拱洞較天龍橋和青龍橋更顯幽深、黑暗。橋面高223米,寬達193米。是三橋中最寬者。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在武隆居然看到了陽光和藍天,雖然持續不超過半小時,小五爺還是驚喜得快要跳腳。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在去往神鷹天坑的路上,因巖壁上不停有泉水落下影響通行,景區工作人員用竹竿搭成一個臨時雨棚。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神鷹展翅,形成天坑奇景。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長在石頭上的“樹堅強”——青檀樹。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誰能想到一千多米的群山之中會有一個像自然之手砸出來的天坑。

小五爺在天龍天坑體驗了一把什麼叫“隻手遮天”。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天坑內的“一線泉”很多,高度多少不知,小五爺只知道脖子都仰酸了。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天坑內的“黃土”坑並不多,只是看起來像黃土,事實上還是巖壁。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繼續陽光浴。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都在抬頭看什麼熱鬧呢?一群遊客跟著導遊小吳玩猜猜猜遊戲,你看,它像什麼?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天生三橋景區,是單向遊覽路線,不走回頭路。

沒想到的是,這個湖居然是人工湖。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不得不說武隆的天生三橋,雄偉壯麗到讓人掉下巴,值得去看看。

從遊客中心到去地縫的乘車點,可以選擇坐電瓶車,也可以步行。小五爺沿著木棧道步行10分鐘左右也到了,就是路有點陡。

太陽當空照,小五爺熱到一路狂冒汗。

地縫篇,下期見!

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天坑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