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適合學鋼琴孩子觀看的動畫電影,唯美又發人深思

最適合學鋼琴孩子觀看的動畫電影,唯美又發人深思

《鋼琴之森》由漫畫家一色真人創作的一部勵志漫畫改編而成,故事充滿了溫情與感動,是一部適合大人和孩子一起觀看的作品。

適影範圍:4歲以上孩子及成人

環顧身邊小孩,幾乎個個都會彈琴。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鋼琴就成了好多家庭的必修課。千尋快滿五歲時,我也不能免俗地成了一位琴童媽媽,本就忙碌的 生活中又添了份工作——陪練。

有時我會想,怎麼就讓她學鋼琴了呢?去年準備選樂器時,我明明琢磨著避開鋼琴的……原因很簡單,人人都學鋼琴,鋼琴還有什麼特色呢,倒不如讓孩子學個冷門,黑管巴松葫蘆絲什麼的。

結果,無意插柳柳成蔭。某個週末,帶千尋去一家藝術學校上聲樂試聽課,隔壁就是琴房,上完試聽課的小朋友,不知怎麼就溜進了琴房,對鋼琴表現出了莫名熱情,自我沉醉在亂七八糟的音符中,拽走時還戀戀不捨。回家路上,很堅決地跟我說:“媽媽,我要學鋼琴!”當時我心裡第一反應,竟然是咯噔一聲。

或許,正是這“咯噔一聲”帶來的低期望值,在孩子學鋼琴這件事上,我一直保持了比較好的心態。既然選了它,咱們就認認真真地學,但學到什麼程度、什麼標準,取得什麼成就,不必強求。

這樣的心態,十分利於維繫琴童家庭的和諧,學琴這幾個月來,我家一直保持了雲淡風輕、談笑有加的陪練氛圍。不過,長路漫漫,能不能繼續和諧下去,我也不敢打包票。

為了堅定“學琴只為音樂本身”的信念,我找到若干年前看過的一部動畫片《鋼琴之森》,在上週的家庭電影夜,和千尋一起,重溫了一次。

講音樂的電影很多,但如千尋這般大的小朋友根本就看不懂。難得有一部動畫片,既富有藝術底蘊,又有孩子能看懂的故事情節,還有引發琴童家長深思的主題意蘊。

而且,片中為體現“天才鋼琴少年”的設定,特意邀請了世界級的鋼琴家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親自擔當主要鋼琴演奏。在一個多小時的動畫中,彙集了貝多芬、莫扎特、肖邦等名家的經典曲目,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次絕佳的音樂薰陶。

最適合學鋼琴孩子觀看的動畫電影,唯美又發人深思

修平,是出生在音樂世家的孩子,因為外婆生病從東京轉學到鄉下,站在新學校的教室,面對陌生的同學做自我介紹時,修平說:“我從4歲起練習鋼琴,我的夢想是成為鋼琴家。”自豪地說要成為鋼琴家的修平,其實只是一直活在“父親是偉大音樂家”的陰影裡,他不喜歡鋼琴,卻不得不辛苦練習。

最適合學鋼琴孩子觀看的動畫電影,唯美又發人深思

海,出生貧窮,經常逃學,是個看起來有點邋遢又很有個性的調皮少年。

修平因為新轉來被欺負時,海挺身而出,兩人從此相識。

如果說鋼琴對於修平來說是一起長大、不得不在一起的搭檔,對於海來說,鋼琴就是最為知心的夥伴。

每個晚上,海都會從窗戶偷偷翻出,跑進一片森林裡。當他坐在森林深處的鋼琴面前,整個人都改變了。

月光溫柔地照亮林中空地,海輕閉著雙眼,微笑揚起手,飛快地移動著靈巧的手指,沉醉在音樂的世界裡。

最適合學鋼琴孩子觀看的動畫電影,唯美又發人深思

從沒受過正統鋼琴訓練的海,彈奏的音樂,完全是經由流瀉的月光和幽美的森林浸淫得來的,這音樂彷彿就是由森林奏響的。

海和修平成為朋友之後,帶修平到森林看自己彈琴。

修平—這個著名鋼琴家的兒子,從小就接受良好的鋼琴訓練,第一次聽到海的演奏,也不由自主地撫住心口,震撼不已,除了對音樂的震撼以外,還有一個事實,就是多年練琴的他,卻根本無法奏響這架鋼琴。

彷彿是被鋼琴選中了一般,只有海可以奏響它,讓人覺得鋼琴也有生命,也會選擇主宰它的人。

“有生命的鋼琴”,這個設定有如童話一般。但《鋼琴之森》沒有過多渲染這種幻想色彩,鋼琴原本屬於修平和海的音樂老師阿宇野。

阿宇野曾是一位著名的鋼琴家,有著令人望塵莫及的天賦,然而命運跟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一次車禍之後,他的手永遠都與鋼琴無緣了。褪去光環的阿宇野,不得不學著過普通人的生活。

“多想再聽一次那樣的音樂……”阿宇野在森林中跌跌撞撞尋找,他的鋼琴,還在那裡,只是這原本屬於他的鋼琴就像拋棄了他一般,無法奏響了。

最適合學鋼琴孩子觀看的動畫電影,唯美又發人深思

於是,當阿宇野老師發現自學自彈的海竟然能夠奏響這架鋼琴時,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優秀地修平,轉而選擇教授桀驁不馴的海。

這裡的暗喻很有意思,森林裡挑剔的鋼琴,既不屬於消沉的阿宇野老師,也不屬於沒有真心熱愛的修平,卻偏偏青睞拿它當一架玩具的海。

也許,這便是音樂的真諦,音樂,不該是父母的期望,榮譽或者金錢,它只是演奏者真實自我的表達。

片中那首兩位主角都彈奏的作品——莫扎特鋼琴奏鳴曲K310也隱喻了導演的思想,莫扎特這首曲子創作於1778年,此時莫扎特的身份仍是一名卑微的宮廷樂師,是渴望自由的精神使他擺脫了大主教的束縛。由於時代的侷限,莫扎特最終死於飢寒交迫之中,K310也成了他掙脫生命束縛、追求自我的代表作之一。

最適合學鋼琴孩子觀看的動畫電影,唯美又發人深思

一個是立志成為鋼琴家的小學5年級學生修平,一個是沒有人教也會彈鋼琴的天才男孩海。兩個被鋼琴選中的少年註定在這個夏天相遇,註定在全日本學生鋼琴大賽相遇。

“我和他不屬於同一類人”,修平這樣想著,刻苦練習準備參加鋼琴大賽。而討厭管束的海也被推薦參加這次大賽。

我要和你放手一搏,修平對海說。可就像阿字野老師說的那樣,有些東西是不能比較的。投入的愛和感情會使音樂富有生命,即使彈別人的樂譜也會變成“屬於我的鋼琴”。

最適合學鋼琴孩子觀看的動畫電影,唯美又發人深思

兩個男孩在準備比賽的過程中,有著微妙的情感變化,他們彼此不同,也正因為不同欣賞著彼此,友誼沒有因為比賽而疏遠,反而更加深刻。

一天,修平對海說出了自己的感受:“從小我就被父母安排要學鋼琴,為了鋼琴,我犧牲了很多,也怨恨過,為什麼我要出生在鋼琴家的家裡?你知道麼,一直以來,鋼琴就是我的敵人。

因為是被迫的,修平在完整領略到音樂的美,與鋼琴建立心靈的交流之前,就踏上了音樂旅途,儘管他完美地按照父母的期望去做了,但他的靈魂卻在抗拒著鋼琴。

修平悲哀地發現,他可以做到技術上的無懈可擊,然而因為缺乏對音樂從心底的欣賞與敬畏,他演奏出的音樂永遠不具有海那樣攝人心魄的力量。

最後的大賽,到底誰贏了,是海還是修平?

海抬頭一個個數著名字,嘴裡念著“37號,37號”。看到31號的修平,看到了33號的譽子,一直到四十幾號那些完全陌生的名字,卻沒有看到自己的號數。不是全場起立鼓掌嗎,不是大家都喊著“再來一首”嗎?為什麼偏偏沒有我的名字。

因為,海彈奏的不是比賽指定的,莫扎特第八鋼琴奏鳴曲K310。

那麼,修平贏了嗎?知道結果的修平卻一點贏的感覺都沒有。修平彈得很好,沒有一點錯誤,堪稱完美,但當他在觀眾席上聽到海的演奏時,他就認定自己輸了。

最適合學鋼琴孩子觀看的動畫電影,唯美又發人深思

海坐上琴凳的時候,演奏的確實是指定的樂曲,莫扎特的K310。但當他彈到一半,忽然意識到這是一種模仿,模仿別人的演奏技巧,不是海“自己的鋼琴”。

於是,海扯掉領帶,踢掉了腳上本來就不夠正式的球鞋,他的心回到了森林,就像在森林裡演奏自己的鋼琴那樣,彈奏起他常常在月光下獨自享受的旋律。所以他輸了。因為沒有遵守規定。

但在修平眼裡,海贏了,因為他做到了,迴歸音樂的本質。

海由於不按規則演奏沒能進入複賽,而借老師之口導演卻說出了極具反思性的臺詞:“我對一之瀨海做了可憐的事,他的鋼琴是得不到名次的。比賽不應該拘泥於國家,標準,尺度,但很遺憾這些都是遊戲的規則。

這段話讓我思索良久。

有多少琴童的家長,初衷只是讓孩子體會音樂的美好,然而,又有多少人在不知不覺中,邁入社會的遊戲規則裡,慢慢遺忘了初心。當鋼琴成了裝點門面的虛榮,又或是追逐名利的工具,孩子便失去了對音樂的美好感受,練琴成了要逃避的噩夢。

在漫畫版《鋼琴之森》裡,有個副標題:The perfect world of KAI,對海來說,森林裡的鋼琴就是他的世界,他躺在鋼琴那漆黑如鏡的身體上入睡,就像在所愛的人的懷抱裡一樣,他彈奏它,是一種交流。

普通孩子或許達不到這樣境界,但它至少表明了一個正確的方向:

音樂,還是純粹點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