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旅發委發布暑期(汛期)旅遊警示和安全提示

2018年7月5日下午,兩艘載有中國遊客的遊船在泰國普吉島附近海域突遇特大暴風雨發生傾覆,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吉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結合實際情況,要求各市州旅發委、旅遊局、管理局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開展旅遊旺季安全檢查,加強安全隱患排查;加強安全宣傳,提高遊客安全意識;加強預警和值守,確保遊客安全出行。

除上述四點工作要求外,吉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還提示廣大遊客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的旅遊產品和出遊方式,注意防範在旅途中可能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發佈如下旅遊警示和安全提示:

一、旅遊消費要理性

1、選擇有資質的旅行社。參團旅遊,要選擇資質齊全的旅行社,查看工商部門頒發的工商執照和旅遊部門頒發的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備案登記證明),注意旅行社經營範圍,只有證照齊全的旅行社才具有經營資質。

選擇出境旅遊千萬不要在不具備出境資質的旅行社報名參團,如需收取出境旅遊押金,一定要到銀行簽訂三方託管協議,把押金存入銀行,千萬不要存入旅行社賬戶或其他個人賬戶。

不要輕信一些戶外群、徒步群等涉嫌非法經營旅行社業務的個人或組織,所發佈的低價旅遊信息,以防遭遇財產損失。

2、選擇適合的旅遊產品。根據個人年齡特點和體質狀況合理選擇旅遊產品和出行線路,認真閱讀行程,要實事求是地向旅行社告知身體健康情況,選擇適合自身身體和精神狀況的旅遊項目,不要貪圖便宜選擇低價團出行,避免發生意外和影響出遊品質。

3、簽訂正規的旅遊合同。必須與旅行社簽訂正規的書面旅遊合同。要詳細閱讀合同條款和旅行社提供的行程表或行程計劃書,明確團費所包含的項目、服務內容、服務標準以及違約責任和糾紛處理方式(內容包括明確旅遊線路行程、景點、交通和食宿安排及標準、購物次數及停留時間、雙方的權利義務、違約責任等基本內容)。簽訂旅遊合同是旅行社責任險啟動的前提,也是雙方權利和義務的保障。

4、自覺抵制“低價遊”。 低價是產生低質服務的主要因素,要通過交通、住宿、門票、餐飲等價格做出基本判斷,不要被“贈送”“低價”等宣傳噱頭迷惑,注意旅遊產品的品質,切勿貪圖便宜,因小失大。

5、避免盲目購物。要提前瞭解旅遊目的地特產、紀念品等情況,避免頭腦發熱,盲目購買,要保留有關合同收據。

二、安全隱患要防範

1、出行前瞭解目的地天氣狀況。要關注旅遊、氣象和外交等有關部門發佈的出行提示,進行風險防範。暑期是暴雨、洪澇、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高發期,遊客出行前要注意瞭解相關天氣預警信息,合理選擇旅遊路線。遇到惡劣天氣,要時刻提高警惕,注意景區安全提示,聽從導遊或領隊人員的安全提醒,實施必要的自我防護,及時躲避暴雨襲擊和雷擊,防範洪水、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災害。不在危險地段停留。

2、遵守交通規則和安全規定。自駕游出行,要提前檢查車況,設計好旅行線路,儘量避開熱點地區和高峰時段,發生交通事故不要驚慌,要合理採取自救和互救措施,保護事故現場。特別注意雨天行車安全事項,遭遇暴雨襲擊,應儘快駛離,轉移到安全地帶。車輛不慎落水,應立即打開車門逃生。如遇危及生命安全情形請及時報警。

3、遵守集合時間和景區規定。注意景區設立的安全警示標識,不要到景區劃定的安全遊覽路線以外遊玩,不要進入景區“禁止入內”的危險區域。遊覽過程中保管好隨身財物,不要讓貴重物品離開自己的視線。應注意聽從導遊安排。

4、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購買保險是轉嫁風險的有效手段;參加涉水、登山等具有一定風險的旅遊項目的遊客要單獨購買保險,要聽從導遊人員的安全提醒,同時要提高安全意識,保證人身安全。

5、妥善保管好隨身攜帶的物品。自由活動時一定不要去通訊盲區,以免救援困難。旅遊消費時請儘量使用信用卡、借記卡等,不要攜帶大量現金。貴重物品可以交由酒店前臺代管,不要留在酒店房間,同時要注意保管好隨身攜帶的證件和財物。

6、要做好流行性傳染病的預防。儘量避開人員密集、通風不良的場所,同時注意勤洗手,保持個人衛生。行程中和返回後,一旦發生流感樣症狀,請及時就醫,同時加強防護措施。旅途中購買食物應嚴加選擇,特別注意飲食衛生,忌食生冷變質食物,及時補充能量和水分,注意勞逸結合。

三、出境遊風險要避免

隨著出境旅遊市場規模的迅速擴大,涉及中國遊客的海外涉旅安全事故也迅速增加,廣大旅遊者要增強風險防範意識,警惕各類風險,平安出遊,理性出遊。

1、涉水活動風險。涉水項目具有較強的觀賞性、娛樂性和刺激性,深受出境遊客的歡迎,但卻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風險,已成為引發海外中國遊客旅遊安全事故的主要方面,其中,溺水和水上交通事故是造成遊客死傷的最主要因素。

2、交通風險。越來越多的遊客在海外旅遊期間選擇自駕遊或乘坐當地私營交通工具。由於各國基礎設施狀況和交通規則不同,中國遊客存在不熟悉當地路況、交規及疲勞駕駛等問題;部分出境遊目的地國家公路基礎設施落後,自然災害多,容易引發交通安全事故等原因,使各類交通事故成為當前中國遊客在海外面臨的最主要安全風險之一。

3、野外和空中項目風險。一些國家地貌奇異,山川秀美,為遊客提供了大量豐富的野外觀光項目,例如登山、叢林探險、熱氣球觀光、滑翔傘等,這些活動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風險。

4、盜搶風險。近年來,部分國家受經濟低迷、失業率高、難民湧入等因素影響,接連出現恐怖襲擊事件以及偷盜、搶劫、詐騙等行為,殃及中國遊客。同時,部分遊客安全意識淡薄,攜帶大量現金、喜歡單獨外出等,導致發生盜搶事故。中國遊客主要目的地中,不少國家經常發生針對中國遊客的盜搶事件,給當事人帶來較大損失。

旅遊者在出遊時,要謹慎或暫勿前往恐怖襲擊頻發、政局動盪不穩或發生重大疫情的國家和地區。合理規劃出遊線路,選擇有運營資質的交通工具,理性消費,謹慎選擇高風險旅遊項目,不在旅遊探奇中盲目追求刺激。旅遊過程中,要提高安全意識,看管好隨身物品,遵守當地交通法規,遇突發事件時保持冷靜,妥善應對,及時報警。

四、杜絕不文明行為

遊客出遊時應遵守目的地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禮貌待人,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和公共秩序,保護生態環境,杜絕不文明行為。

五、依法理性維權

旅途中一旦發生意外事件,應及時報警,必要時,向事發地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或我國駐當地使領館、政府派出機構求助。同時,配合有關方面為避免損失的進一步擴大而採取必要措施。

行程中發生旅遊糾紛,不要採取拒絕登機、拒絕上車等極端手段來主張權利,因為由此而產生的費用,旅遊者也是負有賠償責任的。要妥善保存好合同、發票、行程單以及認為旅行社存在服務質量問題的相關證據,在旅遊合同結束之日90天內,向旅遊投訴處理機構請求保障合法權益。全國統一旅遊投訴電話:123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