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年來,蜘蛛“乘氣球”式的“飛行”方式令科學家著迷。美國《當代生物學》雜誌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發現,蜘蛛“飛行”,大氣電場可能也發揮了關鍵作用。
蜘蛛朝天吐出一束絲線,然後乘勢升上天空,行進數米甚至數百公里,這種“飛行”方式有點類似熱氣球的升空飛行,故被稱為“乘氣球”。此前一些觀點認為,蜘蛛升空“飛行”,藉助的是風或上升暖流的拖曳力。
為破解蜘蛛“飛行”的秘密,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研究人員在排除空氣流動等因素、電場可控的實驗室環境中開展實驗。結果顯示,打開電場後,蜘蛛“飛行”行為顯著增加,這說明蜘蛛能夠探測到大氣電場;當蜘蛛在空中時,關閉或打開電場會分別導致蜘蛛向下落或向上飛。
研究發現,蜘蛛外骨骼表面的“聽毛”隨電場而動,這些毛髮可能是蜘蛛用來探測大氣電場刺激的器官。大氣電場指地球表面電荷與大氣電荷間構成的電場,其電場強度在晴天時約為每米100伏特,而在雷暴等天氣中可達每米1萬伏特。
論文作者之一、布里斯托爾大學研究人員埃麗卡·莫利說,此前認為風或上升暖流的拖曳力讓蜘蛛“御風而行”,新研究發現大氣電場也可以提供幫助,讓蜘蛛在空氣不流動的環境中起飛滑行。
莫利說,他們接下來將研究蜘蛛“飛行”時吐出的絲的物理性質,並調查是否還有其他動物探測並利用大氣電場進行“乘氣球”式的“飛行”。
閱讀更多 今日科學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