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倒下的互联网企业到底经历了什么?最后一个令人唏嘘!

2017年互联网企业发展也是动荡不安,唯有前车之鉴才能让创业者懂得如何运营一家互联网公司。那么小编就来盘点就来盘点一下2017年那些倒闭的互联网企业到底经历了什么?

top10.悟空单车

共享经济的发展遍布各个行业,为了方便人们的出行,重庆战国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悟空单车”APP,于2017年1月7日正式上线运营,用户需扫码支付99元押金即可使用。当时这款便利的自由出行工具可谓是备受群众青睐。但仅运营5个月后,于2017年6月份重庆战国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终止对悟空单车提供服务,退出共享单车市场。单车共享退出第一家——悟空单车倒下了。

据悉,悟空单车的运营投放是巨头砸钱已到极限。其创始人雷厚义在采访时也明确表示,悟空单车退出的主要原因在于拿不到顶级的供应链资源,在这个层面毫无竞争优势,而摩拜、ofo可以与全球最大的供应链厂家合作,悟空单车却只能与小厂家合作。

2017年倒下的互联网企业到底经历了什么?最后一个令人唏嘘!

后来悟空单车原计划采用合伙人模式,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去撬动共享单车市场。但合伙人拒绝了,因为悟空单车项目本身就是没有盈利的。悟空单车在这个项目启动之前,并不是没有战略规划,如车身广告、车身显示屏、大数据延伸开发、企业合作等。但运营5个月因“打不赢”退出,也让这家公司损失了很大一笔,据统计已有90%的单车不知所踪。

ps:有战略规划是任何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在项目启动前期必须要做的功课,顶级的供应链资源劣势撑不住场面是客观原因。项目停牌的主要原因还是忽略了竞争对手,任何一个行业在运营初期都要分析竞争对手的现状,以及评估未来其要进军的市场空间和区域,以及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应对市场竞争。当然悟空单车也考虑到了拉合伙人入场,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来撬动市场 ,但是自身的没有盈利的因素却没有考虑进去。一个没有断片没有闭合的项目,站在投资人的角度来看,是不成型的,因此即使企业有好的创意点子,也无济于事。

top9.3vbike

这是继悟空单车退出共享单车的第二家公开停运的共享单车——3vbike,3Vbike由北京华尧迪科技有限公司创投,专注于中国三线城市投放,自身投资生产上千辆自行车,投放市场后却只找回几十辆,上线四个月丢车率几乎接近100%,因此于2017年6月21日宣布停运,并让没有退押金的用户,尽快申请退款。

3vbike负责人表示共享单车这个模式的可行性度很高,其运营生存下去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后期将会在单车后面加广告位,企业的收入也会逐渐趋于稳定。但令其没有想到的是整个单车几乎被偷完了,战略设想也就化成了泡沫。

2017年倒下的互联网企业到底经历了什么?最后一个令人唏嘘!

ps:其实2017年共享单车淘汰的不止3vbike和悟空单车,还有其他几家小品牌也退出了,小编就不列举了。资本游戏玩的是占据市场份额的优势,一旦处于下风,迟早会被挤出这个行当。创业思维的灵活需建立在一个多维度的标准之上。车辆被偷本身存在的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给创业者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甚至于撕裂了原本创业者的战略规划布局,所以跟风创业需谨慎。

top8.99财富

99财富是徐州欧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的一家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主要从事以抵押为主的小额贷款业务,于2015年1月正式上线。凭“国有控股+上市系”的强大背景,吸引投资人参与进来。

P2P平台在2017年也是不太平的一年,99财富也不例外,据某些投资人反应,其在平台上投资的众小贷项目均出现逾期,引起众多投资人恐慌,随后后来为了稳定民心,发了一个公告。

2017年9月中旬欧信电子南京分公司被南京市建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原因是“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后来投资者赶往欧信电子南京分公司时已经人去楼空,物业公司目前为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封存了欧信电子南京分公司办公场所。后来原99财富CEO杨静在视频直播中承认99财富数据存在水分。

2017年倒下的互联网企业到底经历了什么?最后一个令人唏嘘!

ps:互联网金融领域中听的最多的要数“投资需谨慎”这句话了。投资项目皆有风险,一个并不专业的投资者,其选择的投资机构也风险相对更高。投资谨记别跟风,高回报的收益往往与高风险并存,因此投资者跟风很容易陷入网贷平台圈钱的套路。一意孤行便会覆水难收,若实在对投资行业感兴趣,建议多了解政府相关部门的报道信息,少参照媒体报道的宣传虚假信息。其次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如假包换的隐蔽性工作做的很“到位”,了解产品属性的同时,透视其产品的投资模式。让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对于投资者而言,在投入资金之后要随时关注网络借贷公司动态,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是其跑路的前兆。最后小编要说的是投资份额的分配问题,同一家网络借贷公司投资额度,莫成倍追加,别以为获利,把家产全部投进去了,一旦平台出事就全部打水漂了。投资平台之所以能吸引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利用了投资者不知足、一夜暴富的心理。若非要增加投资成本,为何不把资金平均分投给几个比较靠谱的平台呢?虽然获利不是很尽人意,但投资的风险会小很多。

top7.绿盒子

绿盒子可以说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专卖童装的老品牌,于 2003年从易趣网起家,但随着易趣网的没落,绿盒子从线上搬到线下运营,并招募多个加盟商,逐渐崛起。2015年绿盒子在各个电商平台低价促销产品,线下加盟扩张的门店总数已经上百家。但因其供应链断裂,老供货商一旦停止供货,其运营的瓶颈问题就产生了。换言之绿盒子的运营陷入危机,在京东、淘宝网站上绿盒子的旗舰店已不多见。

2017年初,绿盒子CEO吴芳芳转移财产跑路传闻满天飞,绿盒子品牌倒下了,这个被评为“上海十佳创业女青年”的美女总裁运营十多年的公司也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2017年倒下的互联网企业到底经历了什么?最后一个令人唏嘘!

ps:绿盒子的运营与其说是供应链断裂的缘故,倒不如归结为公司账目资金空空如也的问题,千万销售的利润究竟入了谁的库?再者说一个品牌店面,盲目扩张是很可怕的事情,互联网品牌童装的比比皆是,当产品竞争依靠品牌优势不得力时,扩张的店面会整体“暴毙”,这样的压力是任何一个企业都难以承受的。再庞大的队伍也要懂得稳住军心,一旦品牌倒下便无力回天。

top.6搜狐社区

继网易社区关闭之后,搜狐社区于2017年4月20日正式停止运营,伴随了网友18年的搜狐社区,还是倒下了。在bbs论坛比较活跃的那个阶段,搜狐社区、天涯论坛等都是bbs论坛中的佼佼者。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端的app应用软件开发层出不穷,带走了一大批用户,致使门户网站的论坛开始面临流量下降的问题。

当然近期倒下的bbs论坛,并非只有搜狐社区和网易社区,还有其他的一些论坛也因流量低而关闭了。搜狐社区用户活跃的时期,论坛精华帖层出不穷,但进入低谷期时,论坛的低质量帖子聚沙成塔,让一大批优质用户“路转黑”。随着互联网营销和推广的盛行,bbs论坛社区广告垃圾帖子递增,特别是大型门户网站的社区,成为了用户打广告的主要聚集地,搜狐社区也不例外。

2017年倒下的互联网企业到底经历了什么?最后一个令人唏嘘!

ps: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发展和移动端平台递增,bbs从衰退期进入了一个沉寂期,一去不复返。用户社交场景发生了变化,导致bbs论坛成为了一个广告灌溉区。不够明朗的盈利模式也让bbs的运营成为了一项赔本买卖,bbs汇集的骨灰级网友如今也变质了,互联网企业的发展该不该为这群骨灰级网友保留一个交流场所,也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社会在进步,用户的体验需求也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场景的升级而高了一个档次。各大门户网站的bbs论坛运营若不能满足用户的高级需求,很难留住活跃在论坛的用户,因此未来bbs或将进入一段长期的低迷期,亦或是bbs时代也会被终结。

top5.优库速购

优库速购公司全名为深圳市优库速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于2017年1 月3日成立,公司运营因打着“微商”“电商”“多层分销”“消费 投资”“爱心互助”的名义,伪装从事传销活动。运营3个月,引发 近20起消费者投诉事件。

优库速购以高于市场多倍价格向消费者推销商品,并承诺10-20天分 期返还本金,这个承诺也就只兑现了几天就终止了,消费者也发现优 库速购已关门了,相关的负责人也销声匿迹。

2017年倒下的互联网企业到底经历了什么?最后一个令人唏嘘!

那么优库速购的用户来源是怎样的呢?据了解,优库速购采用的是一贯的推荐返佣的模式,通过微信群返佣金裂变扩散,吸引用户参与其产品的购买。若A用户从优库速购平台购买的商品,若能推荐给B用户,若B用户购买了产品,则A用户可获得消费额的一定百分比的返佣金 。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无限裂变,返佣激励用户购买产品。这种分销机制无疑可定性为互联网传销。不法商家利用返佣赚钱为消费者设计消费陷阱,当时机成熟之后,卷款跑路。

ps:小编于2016年在头条号发布过一篇关于互联网传销相关的文章“警惕 ——传销模式再升级 披着互联网外衣来搅局”,也是为了提醒广大消费者参与互联网项目需要学会识别互联网传销的套路,以免上当受骗。其中有一条评论小编至今记忆犹新,评论的内容是:不管是直销 还是传销,能赚到钱的就是好销!其实,可以说能让你一时赚钱是传销机构的基本套路,赚不到钱的项目,能拉到人头吗?在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奉劝一句还是少参与为妙,别等到血本无归的时候,才知道那不是个“好销”。

top4.借卖网

借卖网是一家资源整合型的b2b网上交易平台,致力于降低外贸网络零售商交易成本和经营风险,提供从货源开发、采购、质检、库存管理、仓储管理、订单处理到全球物流配送的一站式后勤服务解决方案。于2017年3月10日发布了关闭公告,称主要是由于常年遭受恶意网络攻击,导致网络瘫痪无法运营。

借卖网由深圳市借卖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于2009年创办,于2011年获得一轮2000的投资,并与Paypal达成合作关系。虽然公告上借卖网倒闭的主要原因归结为网络攻击,但明理人都能从借卖网的盈利数据上猜测出其倒闭的真正原因。2015年公布的财务信息显示,2015年借卖网总资产638.05万,总营收428.21万,亏损425.20万元,更让人惊讶的是借卖网已经负债2530.09万元,负债率高达390%。

2017年倒下的互联网企业到底经历了什么?最后一个令人唏嘘!

ps:跨境分销运营的结构要比常规的分销模式复杂些,运营渠道与互联网电商的玩的是同一个套路,如果说Alibaba是爸爸 ,那借卖网就是儿子,遗传的基因一样,玩的套路一样,但儿子不听话就会被爸爸揍,当儿子受不了时,只能离家出走。电商运营的洗牌整合,生存下来的都是大品牌,不知名的地方品牌的生存很被动,会很快丧失竞争优势。融资也只能缓解一时,却救不了你一世。

top3.小马过河

小马过河于2007年成立,是一家集教育服务、教育产品研发、互联网、书籍出版于一体的新媒体高端培训公司,主要的服务对象为学生。在2012年-2014年,小马过河的发展之路还是比较顺畅的,先后获得两轮融资,线上线下结合运营一帆风顺。

随着公司团队扩增,转型线上以后,因培训课程质量下降,用客户的话来说就是“店大欺客”。课程质量一旦达不到用户的预期,一个线上平台几乎就失去了粘性。用小马过河负责人的话来说就是:之所以市场打不开,是因为学习本身是很人性化的,如果对面是一个冷冰冰的机器,貌似可以降低运营成本,但往往缺少客户的黏度和人性化。

2017年倒下的互联网企业到底经历了什么?最后一个令人唏嘘!

2017年3月3日,小马过河创始人发布声明:公司“经营不善”,“无奈破产清算,员工离职”,“所有能动用的、可以变卖的资产都在尽力挽救公司的时候悉数用尽。”

ps:小马过河培训公司的倒闭并非偶然,近些年以来互联网化的教育培训机构崛起了一大批,能把对用户的服务做到极致那是一种什么概念?培训机构的核心运营不能脱离核心人才的培养,因为运营机构要对自己的客户负责,让客户最大限度地享受到花钱购买的价值。

top2.疯狂钢琴

“疯狂钢琴”是一家国内知名的音乐排训的连锁机构,创领了全新的 文化音乐市场。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受众人群为任何年龄阶段对钢琴、音乐感兴趣的用户。

2017年2月12日,“疯狂钢琴”一夜之间关闭所有门店,并贴出通知函:由于长期亏损经营入不敷出,公司已经严重资不抵债并且无法偿清到期债务,2017年2月7日经股东会决议,公司决定停止经营并准备 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千余位学员报团儿组成维权团队登门讨要逾百万学费,甚至是向当地法院、工商局等有关部门申请法律维权。有学员称:“刚交完钱,一次课还没上就关门了,这不是诈骗吗?”

2017年倒下的互联网企业到底经历了什么?最后一个令人唏嘘!

据记者调查发现,疯狂钢琴的近几年里形成了一种不好的口碑,即是实际的上课质量与促销宣传的情况,完全是两个版本,让用户尤为失望。据网上某网友发的帖子透露:疯狂钢琴的课程一年涨四次价,课程质量越来越差。

ps:一般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的企业决策人,从来都不会欺骗自己的客户,因为消费市场上最忌讳的就是欺骗性。而这样的服务模式往往是一次性的,因为对客户的欺骗,直接造成客户对品牌失去了忠诚度,甚至会造成不好的口碑效应。当今的互联网技术十分发达,随便发几个对企业不利的高质量帖子,就能让你丧失一大批的潜在客户。所以创业型公司若怀欺骗之心跟自己的客户打交道,要想站稳脚跟不被市场淘汰是难于上青天。

top1.乐视危机

2017年的互联网公司倒闭潮,连乐视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公司都不例外,令人唏嘘。贾跃亭创立的乐视成立于2004年,乐视最初起步专注于打造视频产业,随着购书发展壮大,旗下的品牌公司也逐渐增多,主要有旗下公司包括乐视网、乐视致新、乐视影业、网酒网、乐视控股、乐视投资管理、乐视移动智能等。

2017年10月14日,乐视网巨亏16亿:7年盈利几乎亏完 贾跃亭财富缩水400亿。北京证监局措辞严厉:“你以投资汽车业务及融资为由滞留境外,你控制的相关公司对上市公司存在巨额欠款,至今尚未归还,相关行为严重侵害了上市公司的合法权益及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2017年倒下的互联网企业到底经历了什么?最后一个令人唏嘘!

日前,贾跃亭妻子甘薇发布微博表示已偿还了上市公司的部分债务,并出售酷派股份,转让价款8.07亿港元直接被招商银行抵消对应的部分债务(原债务本息约14亿港币),偿债比例近60%。并会通过与招商银行的协调沟通,偿还更多债权人的债务。

ps:乐视危机告诉企业运营不是想扩就扩,自身的高度基本已经能决定你能走多远,不切实际的扩张,只会陷入歧途。把一件事情做好需要恒心,把n件事情做好需要技术、人脉、资源,不内行的事情莫触碰,敢于尝试和盲目探索是两码事。企业的运营在任何一个阶段,公司的决策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看似胸有成竹的决策,背后隐藏的不可控风险要及时提取出来,做好备用解决方案,而不是抱着探一步、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运营。看似无所畏惧的前行,实际过于狂野张扬,用户可以拿数据忽悠一时,但企业家、投资者没有那么好糊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