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度爆表,色釉新骨瓷×清丽古风插画,它让夏天的味道变甜

我们现代人喝茶,有电磁炉电陶炉电热水壶乃至热得快等……按个开关等一两分钟就可以得到沸腾的水了,快则快矣,但少了很多情趣。

古人没有电,没有煤气天然气,加热方式只限于薪柴煤炭,但喝茶,那讲究多了去了。

说到喝茶,不得不先说水。

古人没有自来水,也没法打电话叫一桶纯净水,想喝水怎么办?最方便的就是打井了,当然如果有幸住在江河湖溪旁,甚至你家隔壁拐角有个泉眼,啧啧,祖坟冒青烟了。

茶圣陆羽在《茶经》里就说了:

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江水取去人远者,井水取汲多者。

这是很科学的,山水经过岩层层层过滤,滤去了杂质,溶解了部分矿物质,另外山水奔流激荡,也溶解了很多二氧化碳等气体,所以山水清冽鲜爽。江水呢也还勉强,但是要挑人烟稀少的江河,不然你在下游取水,人家上游洗衣服洗菜,味道就怪怪的了。井水呢相反,就要挑人多的地方了。因为每天你打一桶我打一桶,这样井水就能时时更新,不会滋生水藻寄生虫等奇怪的东西了。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图样图森破。张源在《茶录》里又讲了

山顶泉清而轻,山下泉清而重,石中泉清而甘,砂中泉清而冽,土中泉清而厚。流动者良于安静,负阴者胜于朝阳。山削者泉寡,山秀者有神。真源无味,真水无香。流于黄石为佳,泻出青石无用。

据说好多古人都和张源一样,都是品水高手,也钟爱某些江河水,比如扬子江心水就被唐代刘伯刍评为第一。古人评水的本事神乎其神,据说王安石能品出瞿塘峡中峡和下峡水的区别。

稀有度爆表,色釉新骨瓷×清丽古风插画,它让夏天的味道变甜

除了山水江水泉水井水这些地上的水,有追求的古人还喜欢用落水煮茶,如雨水、雪水等。天落水在使用时多用陈年旧水,因其放味后会更加甘甜。

清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写道:

“然天泉水、雪水力能藏之。水新则味疏,陈则味甘。”

雨水被古人赞美,是因为雨水乃“阴阳之和、天地之施,水从云下,辅时生养者”也。现代研究认为雨水中含有大量的负离子,有“空气中的维生素”之称。雨水四季皆可引用,但因季节不同而有高下之分。

明屠隆《考槃馀事·择水》中写道:

“天泉,秋水为上,梅水次之。秋水白而冽,梅水白而甘。甘则茶味稍夺,冽则茶味独全。故秋水较差胜之。春冬二水,春胜于冬,皆以和风甘雨,得天地之正施者为妙。惟夏月暴雨不宜,或因风雷所致。”

稀有度爆表,色釉新骨瓷×清丽古风插画,它让夏天的味道变甜

总结就是秋雨第一,春雨第二,冬雨第三,夏季暴雨次之。

关于雪水,《红楼梦》里对此有段精彩描述:

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

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翁,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的雨水哪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除了喝梅花雪水的风雅,古人还有“敲冰煮水”一说。

“丹灶鹤归休炷火,茶瓯客访旋敲冰。”

“认香寻梅亦不恶,敲冰煮茗宁皆非。”

传说以前住在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出门在外与人交谈时,话一说出口就会冻成冰,对方就把那块冰小心翼翼带回家用炉火烤化,聆听里边的声音。

想来古人敲冰也是敲下一块冻结的春光,炉火一煮,便是那满室鸟语花香。

古人喝茶时选水十分讲究,对器具的挑选也是如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泡好一壶茶,器具很重要。历代啜茶品茗的方式不同,衍生而出的茶器不尽相同。

稀有度爆表,色釉新骨瓷×清丽古风插画,它让夏天的味道变甜

在唐以前的“粥茶”阶段中,煮茶和煮菜粥差不多,比较粗放。有时还把茶和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煮在一起。这时期的茶具,是借用食器和酒器。

自唐代开始,饮茶方式变得十分讲究,重在细煎慢啜的品尝。因为唐盛行的是煮茶,将团茶碾成末后直接放在茶锅里煮,煮后直接舀进茶碗中即可,所以杯盏的口敞且浅。

稀有度爆表,色釉新骨瓷×清丽古风插画,它让夏天的味道变甜

唐(9-10世纪) 青绿釉划花匜流碾碗

稀有度爆表,色釉新骨瓷×清丽古风插画,它让夏天的味道变甜

唐 白釉茶研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

稀有度爆表,色釉新骨瓷×清丽古风插画,它让夏天的味道变甜

唐(9-10世纪) 青绿釉划刻花碾碗

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对“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的越瓯推崇不已。这种浅腹、斜身、腹壁斜直的碗更适合饮茶时茶汤与茶末沿着碗壁流入口唇,而不易遗留残渣。

稀有度爆表,色釉新骨瓷×清丽古风插画,它让夏天的味道变甜

如果说唐代茶具以古朴为特点,那么,宋代茶具则以绮丽为时尚。宋代茶具,较之唐代,变化的主要方面是煎水用具改为茶瓶,茶盏尚黑,又增加了“茶筅”,以通体施黑釉的“建盏”为上。

稀有度爆表,色釉新骨瓷×清丽古风插画,它让夏天的味道变甜

建盏产于建州(今福建建瓯),因其色呈黑紫,又名“乌泥建”、“黑建”、“紫建”。建盏流行于宋代,其基本原因是为“斗茶”所需。斗茶时,茶汤呈白色,汤花更是色泽纯白,与乌黑的建盏相配,黑白分明,便于看出水痕,区分茶质优劣。盏壁较厚,宜于保持茶汤的温度。这些都是建盏的实用效能。

稀有度爆表,色釉新骨瓷×清丽古风插画,它让夏天的味道变甜

即使是现在,建盏依旧是老茶客喜爱的器具。它的美,或许还在于它的深邃,一眼看不穿。这种美是审美比较高的境界,不像明清青花,一目了然。

稀有度爆表,色釉新骨瓷×清丽古风插画,它让夏天的味道变甜

稀有度爆表,色釉新骨瓷×清丽古风插画,它让夏天的味道变甜

明代饼茶已不时兴,散茶流行,人们普遍饮用的是与现代炒青绿茶相似的芽茶。与散茶的普及相联系,茶之饮法也由煮饮改为冲泡(直至今日,饮茶之法仍沿袭明人所开的格局)。

以散茶为主流的饮用方式,对明代在饮茶器具上的突出创新就是茶壶的使用,特别是对紫砂壶的评价极高。

稀有度爆表,色釉新骨瓷×清丽古风插画,它让夏天的味道变甜

明代的茶壶是专用泡茶的,这只有在散茶形成主要饮用方式下才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而紫砂的种种优势,使得紫砂壶在明代的茶器中大放异彩。

稀有度爆表,色釉新骨瓷×清丽古风插画,它让夏天的味道变甜

清朝盖碗的流行,与爱茶的乾隆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乾隆最爱、代代相传的三清盖碗就是当时流行的鲜活例子。

稀有度爆表,色釉新骨瓷×清丽古风插画,它让夏天的味道变甜

稀有度爆表,色釉新骨瓷×清丽古风插画,它让夏天的味道变甜

稀有度爆表,色釉新骨瓷×清丽古风插画,它让夏天的味道变甜

后来又过了几世几代,孙中山主持国会时,几百人,几百个盖碗,添水时乱作一团,就订了一批有盖的大马克杯,叫中山杯,这就是现代各式办公杯的前身了。其实中国在明清时就生产马克杯,都是出口欧洲的,中国人从来不用。

稀有度爆表,色釉新骨瓷×清丽古风插画,它让夏天的味道变甜

四九年以后,办公杯继续生产,只不过给中山杯的直身筒加了曲线,成了收足,叫解放杯。下面这个就是著名的茶杯,水点梅花。

稀有度爆表,色釉新骨瓷×清丽古风插画,它让夏天的味道变甜

说了这么多,不难看出从古代到现代,在喝茶这件事上,一向是好水难求,好器难求。也许如今我们已习惯于奔忙在生活之中,早已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像古人那样在三沸中琢磨茶的韵味,现在的自然环境,也让我们难再拾获雨露中的精华与灵气。

虽然如此,但我们现在仍有机会选择一款精致优雅,安全健康的杯子,让喝水这件日常的事,更为讲究,更有情调,更有诗意。

稀有度爆表,色釉新骨瓷×清丽古风插画,它让夏天的味道变甜

时光美物特约插画师@越女 手绘古意插画

稀有度爆表,色釉新骨瓷×清丽古风插画,它让夏天的味道变甜

稀有度爆表,色釉新骨瓷×清丽古风插画,它让夏天的味道变甜

@越女 用细腻的笔触手绘春夏时节的明快色彩,陌上花开,少年风流,明媚之中,风光无限,仿佛在浮生的间隙置入一个也许仅有一次的难忘画面,它让人不禁想起“锦时”“良辰”这样美好的词语。就像杨慎的那句诗“何须止酒负芳华”,画中的空间,画中的情境,让人觉得时光静美,岁如芳华。

清丽的古典意象,和杯体上犹如从远古穿越而来的少男少女,让你在平庸的生活里铺捉到一份真实的古意,它会成为你身旁一抹明亮优雅的存在。

稀有度爆表,色釉新骨瓷×清丽古风插画,它让夏天的味道变甜

除了安全健康,这款风格独特,在市场上较为少见的古风马克杯还能融入你生活中任意一个场景,不管是在学校寝室、工作室、办公室还是卧室,它都能给你优雅又贴心的陪伴。不管泡茶、咖啡,还是早餐麦片或奶茶,都十分合适,还便于清洗,不留水渍、茶渍或其他污痕。

除了用心打磨一件高品质高颜值的生活用品之外,我们还想为你构建出最易达成且最为舒适的生活场景。一杯热茶,一本好刊物,一个悠闲的休息日,就足以构成所谓生活中的 “小确幸”。因此,购买轻古风马克杯-悠游,便可获赠大开本全彩古风插画读本 《锦色》或《锦绘》一本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