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產、贍養雙案速調 八旬老母親露笑容

“沒想到不用進法庭,兒子、兒媳都疼我這個媽了”,訴求得到妥善解決的孫老太太動情說道。近日,一起六方當事人的分家析產案件在濟南高新法院訴調中心成功達成調解協議,80歲高齡的老母親解開了心中的疙瘩,開心地與孩子們一起回家。

這位80歲高齡的孫老太太,總共有一兒三女,因兒子不夠孝順,來到法院想對先前登記在兒子宋某甲名下95平方的房屋(無房產證)進行析產。按照村集體拆遷每人60平方進行安置,孫老太太起初打算給兒子宋某甲18萬元作為多出35平方的補償,然後將涉案房屋登記在自己名下,並與兒子宋某甲一家人斷絕關係。但苦於一直協商無果,於是將兒子宋某甲、兒媳趙某某、孫子宋某乙(小兒麻痺肢體殘)、孫子宋某丙、孫媳婦李某某訴至高新法院。同時在另一案,孫老太太對兒子宋某甲提起贍養訴求。

本案是典型的家庭成員之間因矛盾糾紛引發的訴訟,這其中既存在經濟上的利益衝突,又有情感上的恩怨糾葛。雖然就案裁決可以論個對錯,分割輸贏,但卻理不順那絲絲縷縷的家長裡短,彌合不了血濃於水的母子親情。為此,高新法院從徹底化解矛盾的角度出發,希望通過調解的方式來結案。

本案訴調法官李青考慮到孫老太太已年近80歲,未來身體會逐步衰弱,女兒又離得遠,老人真與兒子斷絕關係晚年生活更難以保障。而且孫老太太實際在涉案房屋居住,除了兒媳趙某對此心裡有個疙瘩,兒子宋某甲本人並不反對。於是分別從涉案房屋未辦理國家不動產權登記證,自行更名風險大的角度;從贍養老人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人性善的角度,從該涉案房屋先不分割析產、仍登記在兒子宋某甲名下的理性角度入手,為爭議各方出具了釋明孫老太太變更訴訟請求為在該房屋居住至終老的調解方案。

聽了訴調法官詳細解讀這個方案後,兒子宋某甲表示之前語言上頂撞母親實屬不該;兒媳趙某也表示願意婆婆在涉案新房安度晚年,絕對不會再做攆婆婆讓鄰里笑話的傻事;孫老太太也表示願意接受調解意見。

訴調法官抓住時機,隨即開始調解與本案關聯的贍養案。瞭解到兒子宋某甲在涉案小區幹保安工作收入不高,孫老太太也有村裡的補助,且孫老太太生病住院期間的費用也是由兒子宋某甲支付的,訴調法官建議將每月1500元贍養費調整為每月500元。同時,訴調法官又給三個女兒從法律上講解了贍養的義務與贍養費標準的參考依據,三女兒現場均表示會參照這個標準每人每月向母親支付贍養費。孫老太太同意了法官的調解方案。

打印完調解協議已然到了中午,雖然口乾舌燥,但看到孫老太太析產、贍養糾紛兩案聯動速調成功,目送著老太太在子女的攙扶下一起回家,訴調團隊的工作人員都露出了欣喜的目光。這家人曾被濟南電視臺“有話好好說”採訪過、曾在小區調解委員會調解過,最終來到濟南高新法院訴調中心,紛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關口前移,重心下移,濟南高新區法院成立訴調中心以來,以推行訴前調解機制為抓手,強化調解意識,掌握調解方法,提高調解能力,充分發揮了調解的獨特優勢。截至到6月,訴調中心共收案2300件,結案1410件,調解成功603件,佔比42.76%,快速高效地化解了社會矛盾,化干戈為玉帛,真正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