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里抗英的知名度为何这么高?

文|陈卿美

三元里抗英是国人非常熟悉的一段历史,被人熟知的原因很简单,只因该事件入选过小学课本。话说鸦片战争时期的大小战争无数,为何三元里抗英能“走红”呢?笔者分析,大概有几个原因。

三元里抗英,代表的是一种基层百姓反抗侵略的爱国精神。鸦片战争时期的大小战役,都代表了反抗侵略的爱国精神,但三元里抗英不一样。其他战役是官方行为,是清军参与的。军队有保家卫国、抵抗入侵的义务,所以他们与英国人打仗,这个没啥可说的,再正常不过。三元里抗英没有清军的一兵一卒,全是底层百姓,是乡民,是非正规武装。一帮没有任何军事素质,也没有任何正规武器,只凭农村几件常见的冷兵器就敢与现代化武装的英军对着干,精神可嘉,绝对是正能量。

三元里抗英的知名度为何这么高?

三元里抗英的插图

不要小看百姓抗英,在那时非常不容易的。要知道,鸦片战争期间,大多数中国百姓是看热闹的,典型的吃瓜群众。清军与英军对打,中国百姓就像看球赛一样,在场边围观。清军丢盔弃甲,百姓还哈哈大笑。很多清政府官员都非常不解,甚至是愤怒,浙江巡抚刘韵珂在给皇帝的奏报中,对这种现象非常痛惜,他愤怒地发出天问,中国百姓到底是什么心肠?

三元里抗英,底层百姓不再围观,是清廷乐于看到的,也是清廷需要的。这意味着一个重大转变。即百姓从围观到参与,是真正与清廷、清军站到了一起。百姓主动站队就是拥护朝廷的表现,也是正能量,要得到弘扬。

其实三元里抗英的真相并不完全是这样,说百姓保家卫国也对,但主要是保家,至于爱国,只能说是顺便而为,因为那时也没有多少爱国的概念。三元里百姓抗击英国人,只因英军侵犯了他们的家园,直接涉及到了百姓的利益。根据中英双方的记载,英军大致犯下了抢掠、奸淫等罪行。

英军攻占广州城后北上,到郊外征集粮食补给,有抢掠行为,不给钱就把粮食搬走。一些当地百姓的耕牛也被直接牵走,这些都是百姓的生活、生产资料,导致被抢劫的百姓异常愤怒。至于奸淫妇女,中英双方的记载悬殊很大。中方记载,英军强奸了一百多位当地妇女。而英方的记载是,只轮奸了一位老妇,而且还是几个印度兵干的。1849年,英国驻华公使德庇时曾给英国首相巴麦尊汇报,公开承认英军在三元里侵害妇女一事。除抢掠、奸淫外,还有一件事让三元里百姓不能忍。英军在双山寺,发现了几具棺木,由于好奇心的驱使,他们强行撬开了棺木,还将未腐烂的小脚女人从棺材中抬了出来暴尸。以上几件事,则是三元里百姓愤怒的主要原因。如果没有这些事,他们其实与其他普通百姓没啥区别,同样是围观的吃瓜群众。

另外,三元里抗英还意味着一个转折,让清廷看到了一种希望。那就是英军是完全可以战胜的。可以说,三元里抗英给了清廷最大的信心。要知道,清军打英军,总是吃败仗。从上到下,受过太多洋人的鸟气,压抑的不得了。当时,广州城刚刚失守,三元里抗英,实实在在给中国人出了一口恶气。过瘾!痛快!原来,洋人也没有那么神。其实,清廷官员也不想想,一群山野之夫都能打败英军,那么多清军反而不行,是不是更让自己没面子。官员也没想那么多,三元里抗英超级励志,是历史性转折,甚至让人看到了大清的美好未来。

事实上,三元里抗英的战果被严重夸大了。战役只持续了一天,即在1841年5月30日,英军在广州三元里遭到当地百姓阻击,双方在大雨中发生激战。按中方1872年出版的《南海县志》以及《夷氛闻记》等史料记载,三元里百姓打死英军从几百人到几千人不等。也有部分史料给出了具体的说法,杀死英军达到了740余人。这个战果在当时是非常惊人的,连清军都无法一次打死这么多洋人。但中方的战果宣传往往都有严重浮夸的传统,随着英文档案的解密,英国人公开了当年的记载,英军在这次战役只死亡了5-7人,受伤23-42人。至于三元里百姓的死亡,并没有详细记载。但结合英军的热兵器来看,当地百姓的死伤人数一定远多于英军。

中方与英方的记载,哪个可信呢?显然是英方。因为最初中方的记载与英方的记载基本是一致的,即英军死亡七八人。后来逐渐上报过程中,不断掺水,从几十人,最终到七八百人,越来越夸张。而且中方也有强烈的造假动机,地方官员往往会以此向上级邀功请赏。忽悠到皇帝那里,皇帝一高兴,说不定就给升官了。

再者,三元里抗英事件对当时的清廷就是一针兴奋剂。地方官员需要这个事证明自己的领导正确,同时塑造政绩、升官发财。清廷需要以此事件来激励清军,鼓舞全国。各种动机、需求的驱使下,三元里抗英这事必须要加渲染、造势,并大加宣传。由于要塑造成宣传典型,真相就已经不再重要。

有宣传必有美化、造假。各级官员在奏报中,无不以夸大为能事。江苏巡抚梁章钜曾这样称赞三元里抗英的事迹,说三元里百姓在广州城危如累卵的关键时刻,拿起武器,奋力阻击侵略者。让英夷人胆落魂飞,广州城方得以解围。刚刚提出“以夷制夷”的魏源也看到了三元里抗英的巨大价值,他提出,此事若加善加利用,本可一战定全面胜局。得益于官方的宣传,《夷氛闻记》甚至更夸张地记载道,英军“徒手延颈待戮”、“乞命之声震山谷”。

保小家就是为大家。三元里抗英的性质必须进行拔高,提升到爱国的高度,是伟大的爱国精神,是威武的民族主义。是时代的正能量,是精神脊梁。其实,当时的国人根本没有这种意识,鸦片战争时期,国人长期受“夷夏”观念的影响,虽然知道黄毛、蓝眼睛的洋人是非我族类,但只要不侵犯自己的根本利益,没有多少人对洋人仇恨。那些给英军、英法联军带路、帮忙、卖粮食的百姓就是典型的例证。至于什么民族主义、爱国精神,无非是清廷的官方需要罢了。

一场小小的战役,就这样被清廷塑造成了励志网红大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