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又来到常熟,一天的时间里,有去重复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我总是贪心的,妄想一日里,能去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风景。但光阴总是匆匆,如水流逝。

磨磨蹭蹭出发,已经近午,打车去兴福寺,寺庙在虞山北麓脚下。大约因为古刹在当地名气颇大,并且年生久远,所以人气很高。喝茶的,礼佛的,观光的都有。多为喝茶者。远远近近的水榭楼台,密密麻麻的围满茶座,一杯清茶,一碗瓜子儿,似乎也可以闲闲的度过一日。普通的茶水10元一杯,白茶要50元。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沿途有老人售卖山货,听不懂当地语言,只觉得音韵铿锵,有些节律感。一盒檀香只得5元,一小包晒干的金桂,却要15。可见,任何东西的价值,都并不绝对。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寺庙始建于南齐,历经毁损与重建。门前石狮颇见沧桑与古朴,布满青苔,岁月磨去了曾精细的棱角。两株怪柳,若垂垂老者,需要木条细棍支撑扶持。门前的匾额雕刻苍劲。

寺门近在眼前,周围的植被茂密,古木参天。春天来得陆陆续续。故而有些树木,仍然光秃着枝干,一带水流环绕寺庙,曲水里,也倒映着枝条的身姿,张牙舞爪,交错缠绕。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桥墩周围有紫色的花朵盛放,连成一片,初时,以为是断肠草。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还有另外一种紫色的花,在一方小庭院里,朝一个方向,盛放着,如同争先恐后的鱼群,追逐着春天的气息。满庭初生的春花,春草,柔弱,但已具燎原之势。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寺内有白莲池,一株数百年玉兰,似乎只剩枯褐树皮,被一路防护着,横斜靠在一段钢筋上,蜿蜒曲折探入水池。不多的枝条,还勉力绽放着花朵,虽然看似奄奄一息,却曾繁花满枝。且花色饱满,圆润硕大。水池清澈如碧,可见潭底。穿过潭水,似乎能透彻照见自己的内心,澄明如镜。这个季节的玉兰,已经开败,但独此一景,已颇具禅意。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禅寺很大,透过走廊的门廊,能看到一重又一重的光影交错,明灭。显得空荡荡又寂寥。突然明白遁入空门的含义。走过这一重又一重的门,没有世俗的喧嚣,入目,入心,皆是安宁。也算得一种大彻大悟。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寺中有米芾题字,彼时寺庙还叫做破山寺。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过一个回廊,进入小小一隅,对联引人沉思。有点被堪破心事的慌乱。题为“为甚到此”对联为“此处山林幽深,初心潭影空照”,我想许多时候,我们所寻找的,照见的,靠近的,不过是自己渐行渐远的初心。我想成为什么人,我想做什么事,我更喜欢做什么,其实心里一直有答案。也许只是蒙尘而已。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玉佛殿门口,随风飘摇着一树一树的许愿结,我们未完成,未了的心事,那样多。我们所祈求,所奢望的事,那样芜杂。只不过,终究,会随风消散。纠结成团的结,会得解开,伤害会愈合,疼痛会止息,快乐也会磨灭。诸班烦恼世像不过是过眼云烟。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粗略的看完寺庙,接着开始爬山。虞山只得260米,坐落在常熟市中心,极有历史人文渊源。因为较低,不若别处高山深壑风貌卓著,只是一片绵延的苍翠青山。素来有,十里青山半入城的说法。

从古自今,文人墨客多有路过,写诗题字流连驻足。可以寻访的古迹不少。也有许多名人墓地。最远者,长达数千年。墓穴,山体,早已息息相关。只剩林间绿树,从花,杂草而已。沿途有小小石牌,简要记述来龙去脉。譬若为让位与弟而出走的仲雍之墓,吴国开国之君周章之墓,孔子弟子言子之墓....

登山到,近兴福寺一侧,是大块大块石阶,粗粝,原生态。拾阶而上,看不到尽头。石阶一侧,有蜿蜒顺势而下的山涧溪流。有山,有水。尽管水势不大,倒也有些灵气。后来才留意到,这条不起眼的小小溪流,竟然有个响当当的名字,破龙涧在水源充沛的季节,应该是另外一番声势宣天的景象吧。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初初登山时,并没有太多景观,树木粗大,可见有些年头。或枯败,或抽着新芽。并没有花。矮草仍然枯黄着。沿途有人售卖藤条,手工编制的动物植物,栩栩如生。手极为精巧的穿行翻飞于藤条间。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我留意到,我沿山而上的石阶,人流的方向却是相反的,来来往往,许多人,倒也并不寂寥。有稚童,蹦蹦跳跳,三步并作两步,小小年纪,极为利落,倒像个小小男子汉。

一路都有茶园,茶树低矮,我怀疑是新近种得。不远的尽头,是盘山公路,通向更远处的山巅。一路上一丛丛的金色小花开得极为艳丽。细细看来,花朵是成串的,绿叶极少,兀自金灿灿一片。照亮了远近的丛林。紫叶李快要开败,雪白淡红相映衬,沿途不疾不徐行走,都有丛花可以欣赏,倒也怡然自得。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山中居然还有未曾开败的腊梅,盗得一些幽香,置于包中。山顶被围起来了,叫做剑山景区,登山并不辛苦,我没有买票入园。能凭吊的古迹早已消散在尘土中,无论山巅,山腰,或者山脚。站在山顶,不管哪一处,都算是故地吧。但凭畅想而已。

本想沿着盘山路,继续走往宝山,无奈,人迹罕至,宽阔的路面,只得我一人,和偶尔呼啸而过的公交车辆。不得不折返。山顶茶园更多,大片大片,墨绿墨绿,掩映于大树间。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山顶还有军事雷达,呼啦啦的转个不停,初时,远观,还以为是儿童游玩的海盗船。待看清,总算明了125路车,因何叫做拥军车辆。还有若干趟公交车在来回穿行,不高的山,不远的距离,穿行的车辆似乎过多。

下山,会经过长长的公墓区域。每片区域都有编号。有统一的地方给逝者焚烧香烛纸钱。沿途也有人卖小束小束的鲜花,以祭悼亡者。

主路的风景很好,路旁的花开得正好,突然生出感慨,青山依旧,白云不改。而人,在尘世中翻滚的时间也不过百年。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小世界,都有起起落落的过往,不管曾经多么辉煌显赫,如何富甲一方,终是敌不过岁月的侵蚀,留不住时光的匆匆脚步。而被人铭记下去的,是何种模样,是何种往事。可是自己所愿所想。善也好,恶也好。美也好,丑也罢。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沿途有许多大大小小小庭院,亭台楼阁,古墓,遗迹。需要花时间仔细研究,参照历史唏嘘怀想。虞山城墙,始建于西晋。言子墓道始建于西汉,仲雍遗迹,已有三千年历史。小小的一座山峰,,经历如许多沧桑与沉浮,过往与繁华。让人心生感慨。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吴越之地历史文化悠远。同时也似乎从这悠悠,穿行而过时间中,照见了当世,以及未来。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这些矗立千年的遗迹,承载以砖石,尚且磨砺,风化至此,那么一具肉身的凡人,又算得上何等的渺小呢。这些见证历史,默默无言的石块,这些生长在时间缝隙里的树木,植物,枯荣,繁盛,可有任何记忆,可有音容笑貌,风华往事镌刻其间。

山涧里,一丛一丛的紫蓝色花朵,已经开到燎原。幽兰幽兰,若是夜间,明月当空,会得像萤火虫落满原野的忽明忽暗,盈盈而亮,柔和,神秘。像细草间,密密麻麻编织的童梦,会否得像绿野芳踪,追寻于植物动物的踪迹,可以去到另外一个异想世界。

绵密的丛花丛草,有一种香气,不腻人,但也不深刻,看起来催眠又蛊惑。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山脚,不远处,是常熟博物馆,停车场里,樱花开得茂盛。我垫着脚,一树一树的拍过去。天微蓝,雪白被映衬得更加无暇,明亮。垂丝海棠,也开始绽放,一直觉得这种植物很美,花苞顶端有微微的绯红。伸出的细细枝条,像挂着的一颗一颗鲜嫩可人的樱桃。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接着,步行去往翁同龢故居。随意找了家餐馆填饱肚子。却是小小惊喜。红烧杂鱼,让我现在看图片仍然口舌生津。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翁同龢是晚清人士,曾任光绪,同治两帝之师。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是看《我有传家宝》节目,翁家后人给上海图书馆,捐赠了极多藏书,阅读,藏书是很好的治家,化育子孙,兴旺门第之法。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这条小小的巷道,又叫状元坊。故居内,最有价值的是彩衣堂,命名来自彩衣娱亲的典故,可见翁家也是至孝之家。有明代的100多幅彩绘。但遗憾的是,我在诺大,空旷,挑高的厅堂中,看到的都只是破败和斑驳。木质,古旧的房舍,有一种特别的凉意,置身于堂前,遥想数百年前的兴衰过往,若恍然黄粱一梦。

木门很高,整栋建筑,门槛也很高,快到膝盖,这大约是古代所谓的高门大户。应该有多处是重建,但彩衣堂却是遗迹。几扇开着的木门,红色的漆已经褪色,斑驳。我轻轻的抚摸木门。木头不会说话,但它曾经历怎样的沉浮,兵荒马乱,战火频仍,荣耀与衰落,都不过,镌刻在时光的痕迹里。

常熟不算是旅游城市,虽然有许多古迹,但来往的游客极少。我独自在庭院中缓缓穿行,布置的展厅和别处也近相同,其人的生平,笔迹,用品...试图还原的居室,庭院。

满地的青苔,在日光里,生机勃勃。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方塔圆,已经闭园,附近的评弹馆也关门了。这大概就是世事,总不圆满,总有残缺。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