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岭打造“数字乡镇” 构建“互联网+社会治理”新模式

记者日前从惠东县大岭街道办了解到,该街道正积极构建“互联网+社会治理”创新模式,投入近900万元构建涵盖“互联网+流动人口和出租屋、安全生产、健康医疗、无公害蔬菜、智慧环保、群防巡治+大数据服务”的“6+1”管理平台,推动信息网络、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社会治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广泛应用,试点打造“数字乡镇”。

安装智能芯片门牌1600余个

据了解,大岭街道投入200多万元建成大岭街道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配套APP软件,按照“以屋管人”的工作思路,对圩镇14个区域网格内的“人、地、物、事”等基础信息进行常态化采集和更新,在线办理房屋租赁合同备案,优化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目前,已登记各类出租场所1.1万余间,为出租房屋安装智能芯片门牌1600余个。实施“人房关联”动态管理,形成重点人员管控信息库,将社会管理关口前置,增强提前防范能力。拓展设置房屋租赁税在线申报服务通道,为税费征收提供便利。同时,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为设置流动党员异地服务站提供数据支撑。

采集2000多家生产经营场所基础信息

为有效实现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部位实时可视管理和安全预警,对网格安全员日常巡查和安全生产台账进行在线管理,大岭街道投入80多万元建成安全生产智慧监管平台及配套APP软件,设置基础信息管理、安全生产台账管理、任务管理、预警中心、企业自查登记、系统提醒等功能模块,制作并派发安全生产隐患点卡,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监管措施,定期登录并上传企业安全隐患部位自查情况和现场拍摄图片等。目前,该平台已完成全街道2000多家生产经营场所的基础信息采集,并与部分企业实现实时视频连接,手持移动终端将于近期投入使用。

分级分类进行“掌上督查”和医疗队伍监管

“目前,我们已投入50多万元建成健康医疗安全监管平台及配套APP软件,设置行医可视化、基础信息、行政管理、预警管理、报表查询、系统公共模块等6个应用板块。”该街道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市、县、镇三级有关部门通过手持终端现场采集医疗机构、药店、医师等基础信息,可以核定辖区范围内药店经营资质和医师、医疗机构行医资质,实时录入、上传执法检查情况等。

同时,开设检查期限预警、整改提醒等功能,分级分类授权管理人员进行“掌上督查”和队伍监管。目前,该平台已完成辖区100%医疗诊所及卫生站 (共40家)以及95%药店(共78家)基础信息采集,已与部分医疗机构实现实时可视对接。

将对无公害蔬菜及环保进行实时监管

据了解,该街道将投入近70万元建成现代农业无公害蔬菜监管平台和配套APP软件,对无公害蔬菜进行种植安全管理、生产安全管理、采收管理、物流配送管理、市场监督管理、报表查询和监察预警等,为无公害农产品“订单式”种植和订产购销“一条龙”经营模式保驾护航。该平台目前已完成144家蔬菜种植户基本信息采集,覆盖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502.6亩,并与蔬菜检测流通站建立数据链接,实时掌控农产品质量检测情况。

此外,开发智慧环保监管平台和配套APP软件,设置基础数据管理、环境信访案件受理、环保监察执法、环境在线监测、监察预警、污染源管理等功能模块,实现对全镇环境质量及污染源排放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动态分析和不间断管控,实现污染源在线监控与环境执法联动,全面提升执法部门的环境监管效能。

在此基础上,大岭街道结合“平安细胞”创建工程,开发构建群防巡治管理平台和配套APP软件,治安联防队通过该平台对治安巡防任务进行管理,将巡防工作中收集到的治安问题线索、群众投诉等上传至平台,由系统管理员转至相应部门处理,并以数据为基础建立统计分析,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提供决策依据,实现日常社会治安工作由执法机关唱“独角戏”变为全民参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