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紫州:借力AI实现产业报国梦

十几岁看电视剧《大宅门》时,百年老药铺“百草厅”的兴衰史给留下了深刻印象,“打小想做企业家,看了《大宅门》觉得百年企业真是很伟大。”以全额奖学金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读书时,赵紫州就读的是化学工程专业,当时他就是抱着产业报国的理想而去的。

在美期间,赵紫州参与了美国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和美国太空总署的科研项目,并成为美国新泽西州科学研究优秀奖的九位获奖者之一。回国后,他于2017年10月和师兄褚英昊联合成立了人工智能咨询公司——微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AIATOR,以下简称“微埃智能”)。他们利用多层次深度神经网络算法(MLP)和数据驱动型人工智能模型,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数据预测和分析方案,已在电动汽车、酒店、共享单车、教育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并收获了美国南加州的Ivanpah光热电站、特斯拉、来电科技、维也纳酒店集团、巧课力等众多客户。

赵紫州:借力AI实现产业报国梦

先立足再发展

2017年12月,创立仅两个月的微埃智能获得来自大米创投的400万元早期投资,资金主要用于开发可复制化标准算法产品和公司运营。半年多后的今天,公司运营已经做到了略有盈余。

“坦白说,我们从一开始就有盈利,但还没有到很稳定的时候。今年我们希望能做到营收200多万,如果赚钱的话,年底会给小伙伴分红。”赵紫州说道,“等我们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能会考虑下一轮融资。现在有几个投资方从整体上对我们的技术和团队比较信任和认可,也在跟我们商讨能不能给他们开一轮融资。如果要融资,会在1000万左右,占10%的股份。”

“创业肯定是要选择自己擅长又有市场前景的项目,然后考虑怎么才能让企业生存下来,空讲抱负没有用。”赵紫州认为,创业公司的首要任务是让自己活下来,融资则是水道渠成的事。“我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一开始就进入了市场,就有现金流,不用靠烧钱来维持。”

特斯拉是微埃智能最初的客户之一,微埃智能通过搭建深度学习预测模型,帮助它找出最有可能买车的客户,并在流失的客户群中重新找到可能的购车者。微埃智能还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站——Ivanpah电站搭建了太阳辐照超短期预测系统,系统响应分辨率小于5分钟,解决了该电站对电网稳定性的需求,现已稳定运行四年。微埃智能为早教中心平台巧课力定制的开发模型,通过多层感知神经网络精准定位高价值用户群体,由此提升了平台的到访率和成单率,其中,TOP5%用户的到访率从原来的3.97%提升到20%以上。

微埃智能目前还与汽车品牌比亚迪达成合作,做一些基础的联合开发,此外,也在与半导体设备、智慧城市类厂商做产品的联合开发和场景验证。问及为何选择这些行业,赵紫州笑着表示,他们走的是“曲线救国”路线,在应用场景验证取得成功后,微埃智能会开发可复制的标准化算法产品。目前用于提升设备一致性的算法模型已经开发完成,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有相关的产品落地。公司将通过销售标准化算法模型产品取得盈利,目前赋能传统企业的客单价一般在十几万到几十万元。

“一个是现在,一个是未来。”赵紫州坦言,“我们希望通过具体的项目一步一步往产品去转化。直接做产品的话,担心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而且我们对具体行业的具体细节是不够了解的,这种情况下花大量财力物力做出来的产品,如果失败了代价会很大。”

为了寻找合适的应用场景,微埃智能与各行业的企业和专家进行合作,进行快速试错。而后会根据项目情况、试错数据和团队自身的资源条件,在各个行业中选择最适合微埃智能技术应用的行业和场景。“我们的想法是,找到一个体量足够大的应用场景,开发出一套相对比较通用的产品,一开始可能是控制器,后来会是芯片。具体是什么样的载体还要取决于市场,并不是现在就要开发芯片,因为芯片需要有系统环境。”赵紫州表示,现在更多的是考虑市场和用户需要什么,然后去为客户创造价值。“现在合作方都感觉我们的产品还不错,我们会再一点点地把优化做得更好,日后合作的前景就更广阔了。前期每一步可以迈得小一点,把每一步都走得实一点。”

赵紫州介绍,目前还没有看到用微埃智能这种模式做应用的国内同行,但他相信肯定有人在做,只是没有发声而已。他希望可以和业界同行一起,为推进相关行业的进步而努力,“很多研究都是学术先行,工业后行,但人工智能是学术和工业制造并行,市场和学术结合在一起,应用也很强。”现在微埃智能在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开展研究并培养硕士研究生,“这说明我们在领域内是受到认可的。”

赵紫州:借力AI实现产业报国梦

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市委常委田夫等领导非常关心微埃智能的发展,赵向其汇报AI智能参数工业控制器的研发情况。

赵紫州:借力AI实现产业报国梦

微埃智能创始人赵紫州向商务部副部长高燕、深圳市委常委田夫汇报人工智能在高端制造中的应用

赋能中国制造业

5月28日,在长江商学院首期智造创业MBA开学典礼上,赵紫州作为首期学员代表与在座的400多位师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制造业强则中国强,如何为中国制造业插上创新的翅膀,助力它在全球制造业的伟大变革中实现从制造到智能制造的转型,是时代赋予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工程师的重大使命。”赵紫州在发言中表示,“我和团队小伙伴们希望把之前在美国积累近十年的知识、技术、模式实现本土化。希望通过使用AI智能参数精度控制器,在节省技工人力的同时提高生产设备的精度,为实体制造业带来AI的赋能,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共赢。”

有数据显示,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中国的制造总量在全球占比达到25%,但与此很不相称的是,2011年以来,中国制造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一直在2%~3%这个超低利润区间徘徊。面对这种局面,微埃智能希望通过自己的技术为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赵紫州看来,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是以硬件为主,每款硬件的精度都做得很高,中国的企业可以从硬件与软件相配合的角度入手实现赶超。赵紫州带领的团队通过调研发现,很多有实力的国外设备厂商在制造过程中都没有做算法补偿。他们进一步通过试验证明,在制造过程中加入人工智能算法做补偿的方法是可行的,这有利于提升国内制造业工业的品质。

对此,赵紫州进一步解释说,国内的一些高端设备与国外的同类产品在外形上很相像,但内在零件的功能和可靠性要比对方差一点。每个零件存在的差距积累起来,设备的整体性能就会比国外产品差很多,假设国外设备卖100万元,国产设备只能卖30万元。微埃智能要做的就是,让软件算法成为国产设备的大脑,用其实时调整设备的运行轨迹和运行参数,通过软件来补偿国产设备在硬件方面的不足。“我们希望能帮助传统制造业的高端设备厂商做到更好,一点点实现弯道超车,最终胜过国外高端设备。”赵紫州介绍道,“现在我们有几个做得还不错的样板,如果这件事能大规模推广起来,会对‘中国制造2025’做出积极的贡献。

“我们想做的就是,一定要让中国的高端制造业拥有核心技术,逐步增强核心竞争力,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要总去山寨别人的。只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设备厂商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高端制造业才会更多采用国产设备,我们自己的工业才能真正实现大步迈进。”目前,微埃智能与国内知名制造企业深圳翠涛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了初步合作,帮助后者改善芯片封装技术。“现在全球只有五家公司能做这种半导体-IC和半导体-LED封装设备,翠涛就是其中之一。我们与他们从今年2月开始合作,模式已经迭代了四五版。”赵紫州介绍。

看到微埃智能的核心技术及未来可能的爆发力,不但很多投资机构表示了投资的兴趣,也有一些大公司表达了收购意向。对此赵紫州表示,虽然公司不排斥被并购,但如果被收购后仅为母公司或相关的单一行业服务,这不符合他们创立企业的初衷。目前人工智能还处于发展的早期,许多传统企业都希望深度拥抱人工智能,在此阶段,赵紫州希望微埃智能的技术能为更多的传统企业赋能。

赵紫州:借力AI实现产业报国梦

微埃智能团队工作照

知势借势成大事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中国校友会举办的一场活动中,赵紫州见到了同为校友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前辈取得的成就令他真心佩服,他希望自己创立的企业也能泽惠更多企业。但是向理想迈进的过程并非如想象的那样顺利,“我们刚回国时,感觉自己是在抱着金饭碗要饭。很多博士、博士后是从美国国家实验室、超算中心出来的,却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赵紫州笑道,经历过失败与人情冷暖,他的棱角被磨得越来越平,脾气越来越好,也越来越能与市场接轨。

创办微埃智能并不是赵紫州的第一次创业,2015年刚回国时,他与朋友合作创办了一家做新能源汽车移动充电桩的公司。虽然产品取得了一些专利,也受到一些投资机构的青睐,但这次创业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B端的新能源充电桩客户大都是大巴和出租车公司,如果没有好的关系资源是很难推的,而C端客户还在缓慢增长中。”赵紫州坦陈,在国外生活十多年后,对国内市场把控不够、不接地气是项目走不下去的根本原因。“很多刚从国外回来的人觉得自己的技术很牛,产品很棒,一心想用自己的创新去颠覆整个行业。但事实证明,很多路是走不通的,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去了解国内的市场和环境,让自己高大上的背景变得接地气。”

这次创业失败后,赵紫州回江西的家族企业工作了一段时间,去体验国内的工作方式和人情世故。在这个过程中,他深深认识到,互联网项目本身可以强调颠覆创新,但如果是与传统企业、传统制造业合作创新,就一定要引发合作方的共鸣,这样才能实现合作共赢。

“我认为现在提到人工智能时,不应该再强调它能取代人类员工,能为老板节省成本,但是会让员工失业,这个路子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努力让人工智能更好地辅助人力做事,比如一个技工原来能操作5台设备,现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操作10台或20台,产能提升了,技工的收入也会相应提高。此外,比如原来设备的良品率是97%,通过人工智能能让良品率提升到98%,这对传统企业也是很大的帮助。”赵紫州表示,“前两天我看了些东西,很有感触,co-creation for success(合作共赢),我觉得这是要努力的方向。”

赵紫州很钦佩日本软银投资集团的创始人孙正义,他也是伯克利校友,“孙正义从传统行业赚到钱之后没有去投资暴利行业,而是去投资有价值的企业,助推了许多企业成为伟大的公司,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赵紫州说,从小在衣食无忧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自己,也希望做一些能让世界变得不一样的事,以此成就自己的理想。

这也是赵紫州在名校留学之后选择回国创业的原因,“这是出于多方面的考量,也是想突破围城。坦白地说,国外生活是比较安逸的,但你会发现,想往上走的时候还是会遇到一些艰巨挑战,因为我们骨子里的东方思考方式与西方的人生哲学有很大的差异。”赵紫州笑道,“但换个角度来看,我们有好的学习背景,又在美国接触过全球最前沿的科技,选择回国创业或就业的话,还是小有优势的。”

“国内近几年的发展真是太快了,我们想做些事的年轻人会有更多的机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只要你敢拼、敢想、敢做,有竞争力,就有很大的可能做成些事,对社会产生更大的影响。”赵紫州说,“这样的机遇千载难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