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書記婁勤儉頻提「自主可控」,蘊含深意!

5

月24日、25日兩天,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先後接待了三撥“客人”,他們分別是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寶能集團董事長、韓國SK集團董事長。婁勤儉在會見中均提到現代產業體系。而更有心的讀者發現了一個細節,他還加了一個定語——自主可控。

省委書記婁勤儉頻提“自主可控”,蘊含深意!

婁勤儉在會見邱勇時說,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我們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強引擎作用,加快推進轉型升級和機構調整,著力構建自主可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經梳理發現,在今年上半年對全省各地的密集調研中,省委書記婁勤儉對多地提出建設“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的要求,並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同樣予以強調。那麼,他為何強調“自主可控”?

什麼是“自主可控”?

現代產業體系是對傳統產業結構的繼承、批判與拓展。對於獨具江蘇特色的“自主可控”,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予以解讀。

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志彪教授認為,自主,就是自己做主,不受他人支配;可控是指事物的發展在我們能夠預期和把握的範圍內。

因此,自主可控就是不僅自己可以對某事獨立地做主決策,而且還能夠把它的發展演變控制在自己可以預期和把握的範圍內。

建設自主可控的產業體系,就是建設不受外國支配、而由我們自己獨立做主決策的、由我們自己把控的產業體系。

南通大學陳長江副研究員分析,自主主要從技術角度來說的,指的企業的關鍵技術、關鍵產品、生產的關鍵環節不受制於人,尤其不受制於國外企業;可控主要是從價值鏈角度來說的,指的是企業能夠掌控價值鏈,掌控上下游的生產投入以及市場,不受上下游價值鏈的控制和制約。

掌握核心技術,在關鍵領域、重點行業不再受制於人,擁有相對獨立性,成為專家對“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的共識。

具體到江蘇本省實際,江蘇省經信委辦公室主任李鋒認為,自主,是要求多培育本土創新型領軍企業。與廣東和浙江相比,江蘇本土自主企業偏少,尤其是缺少帶動作用大的終端產品生產企業和新經濟企業。

大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者宋文閣則進一步提出,立足江蘇產業、實業、企業與江蘇人精神文化的、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體現以我為主具有風險掌控力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現代經濟體系!自主可控體現區域特徵、體現研發能力、體現創新性、體現獨立自主知識產權、體現風險可控、體現核心競爭力。

今年以來,江蘇省委提出構建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並指出未來江蘇產業發展著力點要放在控制力和競爭力上,把豐富的產業、科技、人才資源整合起來。

婁書記為何頻提這個詞?

省委書記婁勤儉頻提“自主可控”,蘊含深意!

(肖勇/攝)

在年初的全國兩會上,婁勤儉代表客觀分析了江蘇高質量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和突出短板,並強調,高質量發展是一個系統化工程,其中最核心的是創新驅動,最主要的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最迫切的是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劉志彪具體分析稱,江蘇企業過去大部分做的是高技術產業的低端環節。目前雖然很多產業規模在國內外做得很大,但這些產業往往大而不強,離建立自主可控的產業體系還有很大的差距,缺乏行業隱形冠軍。大到精密機床、半導體加工設備、飛機發動機,小到圓珠筆筆頭的球珠、高鐵的螺絲釘、電子產業的芯片、微電子鏈接用的導電金球等,都是我們在產業鏈上的痛點。

今年以來,省委書記婁勤儉調研步伐更加密集,並在多地提及“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

4月,婁勤儉在常州調研時指出,解放思想要提高站位、放眼全局,以世界眼光來審視謀劃自身發展,抓住全球技術變革和資源配置的大趨勢,以我為主自主規劃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

5月3日,婁勤儉在南通調研時,對富士通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集成電路封測領域成長為龍頭企業給予肯定,鼓勵他們通過科技創新和開放合作來增強全球競爭力,在工藝流程再造、材料、設計等領域發力,積極整合產業鏈,為建立自主可控的產業體系作出更大貢獻。

5月8日,婁勤儉在無錫調研時提出,要樹立全球視野,努力建設世界格局中的無錫,敢於在世界範圍成為創新的引領者,在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中勇當“示範中的示範”,更加重視現代服務業發展,努力建設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

5月16日,婁勤儉就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到聯繫點揚州高郵市調研時強調,要抓住技術變革的機遇,按照“四化同步”的要求,站在產業發展的制高點來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構建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

6月底,婁勤儉在徐州調研時勉勵江蘇鑫華半導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要抓住機遇,著力創新,加快發展,在構建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中發揮更大作用。

除在各地調研鼓勵構建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外,婁勤儉還在重要會議上和答記者問時提及。

省委書記婁勤儉頻提“自主可控”,蘊含深意!

(全省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推進會在寧舉行。交匯點記者 張筠攝 )

5月30日,全省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推進會上,婁勤儉指出,以信息化為引領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培育以智能製造為標誌的世界級先進產業集群、與先進製造業深度融合的現代服務業集群,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儘快突破一批“卡脖子”的技術和裝備,

構建自主可控、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6月1日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召開後,婁勤儉在回答三省一市黨報記者提問“江蘇省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方面將如何發揮好自己的優勢”時指出,江蘇要揚實體經濟之長,加快建設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未來江蘇看產業不能只看規模、體量,更要看產業的控制力、競爭力。重點是要把豐富的產業、科技、人才資源整合起來,把多重資源疊加的優勢體現出來,釋放出創新驅動發展的強大能量,建設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

自主可控,江蘇的突破口在哪裡?

其實,早在15年前,工學博士出身的婁勤儉就提出對核心技術掌控的重要性。

根據媒體報道,2003年,時任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婁勤儉指出,我國是信息產業大國,卻不是信息產業強國!關鍵技術落後、企業自主創新不足、知識產權運用能力弱、跨國公司憑藉知識產權搶佔市場先機,是信息產業發展的一大隱憂。

今年6月,省委書記婁勤儉接受長三角黨報記者聯合採訪時提出。“我們將更加重視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推動創新鏈和產業鏈融合,推動產業結構加快邁向中高端,成為能夠代表和引領長三角的現代產業製造高地。”

在會見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一行時,婁勤儉也曾明確提出,創新是第一動力,推進發展高質量,最核心的是創新驅動發展。把科教人才資源變成創新能力,需要我們更加註重基礎研究、原始創新、集成創新,通過體制機制創新來打通產業和技術之間的通道。

就任江蘇省委書記以來,婁勤儉多次支招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其中,原始創新和基礎研究成為關鍵詞。首次調研江蘇科技工作時,婁勤儉即強調,以歷史眼光、全球視野去深刻把握科技創新的趨勢和規律,以系統化思維加快科技創新步伐,更加註重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在新徵程上打造江蘇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今年以來,瞄準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江蘇在諸多方面積極實踐:

3月21日,省政府與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加強學術引領、加強智庫建設、加強科學普及、加強人才培養、創新組織設置、建立長效機制等方面深化合作;

5月10日,海爾集團無錫物聯生態網基地項目在無錫簽約,海爾集團與無錫市將圍繞物聯網創新基地、海爾衣聯產業應用示範基地及海爾智慧供應鏈基地、海爾物聯網社區三大板塊的建設,共同打造高端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集聚區和智慧生活、創新創業示範區;

5月24日,江蘇省政府、清華大學和無錫市共同簽署《關於共建清華大學江蘇計算機研究院合作備忘錄》。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何雨認為,自主可控的核心特徵就是要擁有一批原創性自主知識產權,佔據全球價值鏈的關鍵性節點。在擴大開放的基礎上,立足於自力更生。但在產業政策設計上,應與國際社會合規性接軌,放棄直接支持形式,轉變為間接支持,如成立以政府牽頭的混合所有制基金進行引導。

劉志彪則提出,江蘇建設自主可控產業體系的突破口,在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隱形冠軍造就上。打造關鍵產業中的隱形冠軍,不能根據靜態比較優勢理論去揚長避短,放棄對價值鏈上游的某些高知識技術密集環節的追趕,而應該以動態競爭優勢理論為指導,實施揚長補短策略,努力拓寬瓶頸產業部門。

不少專家指出,江蘇科研教育發達,在信息技術與服務、高端裝備製造業、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等都有一定的產業基礎,可以進一步發揮優勢,加強原始創新和基礎研究,圍繞上述產業的關鍵環節、關鍵技術重點突破。

摘編自“北京西路瞭望”(微信號:xhrbbjxllw),文中專家觀點來自長江產經智庫

省委書記婁勤儉頻提“自主可控”,蘊含深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