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差点获得奥斯卡的影片,看似暴力压抑,实则充满温情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影片就是差点获得奥斯卡的三块广告牌。

这部差点获得奥斯卡的影片,看似暴力压抑,实则充满温情

三块广告牌的海报

电影发生在一个小镇,在一条无人的小路上,一位女孩被人强奸致死,可事情过去了七个月,警察仍未抓住凶手,而死者就是女主米尔德里德的女儿。

这部差点获得奥斯卡的影片,看似暴力压抑,实则充满温情

米尔德里德的女儿

电影随着一首贝多芬的乐曲开场,渲染了压抑的电影基调。米尔德里德在这条女儿遇害的小路上开车徘徊,她在广告牌前停下了车,不得不说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的演技不愧是得过两次奥斯卡的女演员,她用简单的咬指甲,挠下巴诠释了一位失去女儿的母亲内心的伤痛,也正是这时她想出了三个广告牌的办法。

这部差点获得奥斯卡的影片,看似暴力压抑,实则充满温情

警长站在广告牌前

米尔德里德将三个广告牌租了下来,并在上面分别刷上了

强奸致死

凶手至今逍遥法外

你在干什么,威洛比局长。

米尔德里德想以此来催促警察抓住凶手。电影中的小镇上的人对威洛比局长爱戴有加,他们认为米尔德里德侮辱了局长。牙医甚至在给米尔德里德拔牙时想给她来个教训,可米尔德里德是个暴力的女人,她将牙医的大拇指钻了个洞。威洛比局长的手下迪克森也对米尔德里德进行了恐吓,希望她能把广告牌撤掉。也许到了这里,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部充斥着暴力的电影,而我就觉得暴力和粗鄙不过是为电影中的温情做了掩盖。

这部差点获得奥斯卡的影片,看似暴力压抑,实则充满温情

绝望的米尔德里德

不管是局长自己患了癌症,选择自杀,还是迪克森将局长的自杀迁怒于出租广告牌的威尔比,还是米尔德里德火烧警察局,都是温情的遮盖物。局长自杀前与自己的家人完美的度过了一天,为家人留下了安慰的信,同样他也为付不起租广告牌的米尔德里德付了一个月的租金,并写信鼓励了米尔德里德和迪克森。迪克森再被米尔德里德的大火烧伤后在医院里遇见了他曾经殴打的威尔比,他愧疚的道了歉,威尔比不仅没有报复他,还留给了他橙汁。暴力和压抑的确充斥着这部片子,它的基调一成不变压抑再压抑,只有这些些许许的温情细节才能让人喘口气。

这部差点获得奥斯卡的影片,看似暴力压抑,实则充满温情

反对米尔德里德的神父

这部差点获得奥斯卡的影片,看似暴力压抑,实则充满温情

迪克森在看威洛比给他留下的信

这封信代表了迪克森的转变,威洛比给他的建议使他不管是穿越火门还是最后冷静的面对嫌疑人都表现得无比冷静。他之前的暴躁也因为威洛比的信得到了改善。火焰给迪克森没有带来仇恨,而是重生。

这部差点获得奥斯卡的影片,看似暴力压抑,实则充满温情

米尔德里德

整部片子给我感觉一阵持久的压抑,但是不是那种沉重的压抑,是淡的,不厚但挥之不去。开头的广告牌,威洛比局长的自杀,一直未曾露面的凶手,像层层阴影一样,那些温情的片段不断地冲破这阴影,直到迪克森说他可能遇见嫌疑人了,光明才透了出来,可一口气还没呼吸完,警察局方面有否定凶手不是嫌疑人,那种铺面的绝望以及压抑我都能感受到,像墙一样。不同于基调的压抑,是沉重的。但当迪克森与米尔德里德一起前往爱荷兰州抓凶手时,光明又一次降临。影片的最后是个开放式的结局,我们不知道米尔德里德是否抓到了凶手,但留着的那一丝希望,让温情冲掉了全篇的压抑。

这部差点获得奥斯卡的影片,看似暴力压抑,实则充满温情

米尔德里德

三块广告牌没能夺得奥斯卡,也许就是它其中的温情细节未能被接受,使其全篇看起来充斥着暴力粗鄙。但在我看来它是一部非常非常适合一家人一起看的电影,电影中的那些细节可以让你和你的家人更加的意识到相互的重要性。

我是老哈,每天带你看电影。品味经典,赋你所爱。

喜欢我的朋友记得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