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不好,猪还是长慢点好?你咋看

当前,养猪行情低迷,很多养猪人都感到有些失望和担忧,对养猪行业失去了原有的信心。

前段时间,在微信养殖群里,看到有人发布摔死仔猪,或者是虐待猪猪的视频,本人觉得有些过激、大可不必。这虽然只是少数人的极端做法,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养猪人的心态。

其实,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是机遇和风险并存的,大家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猪价的低迷和高涨,并不是猪本身的过错和功劳,这些都是由市场等因素决定的,或者说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所以,猪价的涨跌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科学的把控、充分的准备,合理的应对才是正确的选择。未何不可把今天的行情低迷,当做是一个循环的新开始。而不是面对今天的低迷行情束手无策、心灰意冷。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做任何的行业,都应该有一定的预见性。

很多人说:“养猪的行业不好干了,想要转行。”那么当今社会,任何的行业都有它自身的困难,都不是很容易做的,如果你在养猪业坚持不下去,那么到别的行业,可能也不会有多顺利。

行情不好,猪还是长慢点好?你咋看

咱们老百姓经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真正赚钱的也都是那些内行人,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目前,经常听到养猪老板说:“现在猪价行情不好,猪不需要长太快,长慢点好!”可能很多养猪老板都有这样的想法,让我们一起想想,这个想法对吗???

讨论理由一:

猪长快了,出栏的时候猪价还是差,怎么办?也许长慢点,到出栏的时候猪价就好了。

话说过来,这不是没有可能的,但前提是猪价得涨,而且猪价上涨增加的收入,要比多喂的这段时间的维持成本多,才算是盈利,否则就得不偿失。

因为,猪既然养着,每天都需要满足基本的生长生理需求,长得慢,饲养时间长,无疑维持成本等等就会增加。试问一下:近期,猪价上涨的可能性有多大?涨的幅度能达到你心中的理想吗?这都是未知的,所以这完全是赌博的心理,赌一把,万一涨了、还涨得比较多就赚了,不涨就自认倒霉了。

但是,在这期间多喂的这段时间,猪发病了怎么办?再严重点,猪死亡了怎么办?这个风险考虑了吗?万一猪价不仅没涨,反而下跌了呢?行情下跌时,猪长得快一些,是不是可以多卖钱?就算行情涨了,如果猪长得快点,体重大,卖猪收入是不是更大呢?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说明,让猪长慢点的做法风险很大,对于本来就高风险的养猪业,这样想,这样做无疑有些欠妥,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讨论理由二:

要猪长得快,无疑要增加投入,猪价又不好,不是赔得更多吗?就少花点钱,让猪长慢点吧,用差料,少赔点!

这种想法表面上看也没啥毛病,但是仔细想想,却很不正确。举个真实的案例,某个猪场两栋育肥圈做的试验:

育肥舍一:育肥猪的日粮(饲料及保健品)单价为1.2元/斤,从60斤重开始计算,饲喂了600斤饲料,猪长到了260斤。

育肥舍二:育肥猪的日粮单价为1.1元/斤,从60斤重开始计算,同样的时间,饲喂了560斤饲料,猪长到了230斤。

同时卖猪,我们以6元的行情计算,计算一下两个猪场的效益:

简单粗算两栋育肥舍平均每头猪的效益差别=(260*6-1.2*600)-(230*6-1.1*560)=840-764=76元,如果每栋育肥舍存栏300头,效益差别为300×76=22800元。那个效益高就一目了然了。

摆事实论证一:考虑猪早出栏或晚出栏饲料的消耗

理论上,饲料的消化能大概占总能的82%左右,代谢能约为消化能的96%左右,肥猪净能约占代谢能的75%左右。净能再减去维持净能,真正用于生产的净能约占饲料总能的约50-60%(饲料总能-粪能-尿能-气体能-热增耗-维持净能)。

比如:一头肥猪体重达到135公斤,仍在进行饲养,肥猪每天的采食量约4公斤,那么真正用于生长的饲料约为2-2.4公斤。即每延长一天,每头猪要浪费1.6-2公斤饲料。如果压栏2个月,则浪费至少96公斤饲料,每公斤饲料2.6元,则至少浪费约250元以上。

摆事实论证二:考虑体重过大、超肥导致收猪价格下浮风险

在部分区域,一些收猪经纪人,对超肥猪进行压价,超肥猪比标准猪要少卖0.2元/斤,拿300斤重的大肥猪举例,每头少收入300(超肥体重)×0.2(平均差价)=60元/头。

摆事实论证三:考虑超期育肥,脂肪沉积,料重比升高

一般猪喂到250斤以后,增加1斤体重多耗0.5斤标准料,额外开支即(300-250)×0.5×1.3=32.5元/头。

摆事实论证四:考虑人工、水电等管理成本等

每头猪投资约1500元,延长2个月的利息,猪病、栏舍折旧、水电、人工等等,要增加50元每头。例如,一个劳动力养300头超大肥猪,每月3000元工资,两个月合计工资6000元,则分摊到每头猪上的人工成本就是20元/头。

简单罗列以上四项合计250+60+32.5+50=392.5元。分摊到肥猪上,每斤增加成本约1.3元。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如果现在的猪价是5.3元/斤,肥猪晚出栏两个月,后期的猪价若能回升到6.6元以上,晚出栏或压栏才有意义(但又有谁能保证、准确预测两个月后的猪价呢?),否则,压栏或晚出栏除了增加风险,仅仅是增加成本的徒劳之举。

面对行情低迷,小编给养殖朋友们提供五点参考建议,希望对咱们养猪事业有所帮助,望参考交流:

一是、搞清楚自身定位。做一个真正的养猪人,重点专心、用心将猪养好,适当关注猪价,料价,疫情,政策等,不分心、不赌测猪价。

二是、优化养殖技术,搞好疫病防控。不论什么行情,坚持把猪猪的健康放在首位,只要你的猪健康,那么即使由于行情导致亏损,也会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不至于伤筋动骨。

三是、始终关注成本问题,科学合理降低成本。将猪场的生产流程、岗位设定、原料采购、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估、优化改良,来达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作用。

四是、量体裁衣,控制好规模。养猪是个风险比较大的行业,保证资金充裕,增加抗风险能力,前期猪场硬件设备投入大,不是轻易能退出的,所以,不管现在行情咋样,只要猪场还在,我们就永远都有希望。

五是、摆正自己的心态。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行情低迷时,更要摆正好自己的心态,明确这是猪价周期、市场结果的使然,学会坚忍,肥猪适时出栏,不用赌徒的心态去赌猪价,注重实际,降低亏损,落袋为安,坚持到最后,你终将是赢家。

谢谢您关注我们,小编会每天为您推送不同的精品文章,欢迎广大粉丝们参与我们的讨论,如果您对文章有什么看法和意见,可以在文章的下面进行评论。小编也欢迎大家尽情来吐槽,也可以在留言区畅所欲言,祝每位客官天天开心,钱包鼓鼓,快乐生活每一天!看完可别忘记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