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丨基层采访摄影的变迁

作为一名基层新闻采访者,不仅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记录者,更是改革开放带来便利的分享者。

分享丨基层采访摄影的变迁

记得刚开始接触新闻采访时,自己还是一名在校教师。相机是新闻采访工作者的标志,更是标配。只是在二十多年前,用的都是胶卷相机,不仅个大体重,一盒胶卷的价格就得20多元。就算技术好的记者也只能拍到36张,加上冲洗,单张照片的价格成本大约在一块五。

分享丨基层采访摄影的变迁

也就是因为这个一块五价格,那时采访拍摄就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该拍的一定要拍好,能不拍的坚决不拍。拍摄照片真真正正就成了技术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说不出口”。往往为了确保成功照片一张搞定,绝大多数都会在拍摄前给拍摄对象做出提示,为的就是避免浪费。

采访情况未必完全相同,特别在一些重大场合,有的时候就没有办法提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节约胶卷就成为我们这些新入手者面对新课题。为此,同事们摸索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正式拍摄前,可以在拍摄对象前空按快门几下,有意发出咔咔的声响。拍摄对象就会心领神会:你要拍照啦!当然也就能正襟危坐。这办法当时还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分享丨基层采访摄影的变迁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拓展,新闻采访设备也进入了快速更新换代期。如果说数码相机的出现,让我们基层采访再也不用为抓拍照片而纠结了,采访照片的鲜活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那么高像数拍照手机的出现,让随时采访拍摄成为可能,特别是手机上网功能的实现,更是让新闻时效性有了质的飞跃。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中国的今天。如果套用一下,其实完全可以这样说:没有改革开放,基层采访工作摄影就没有像今天简便快捷,也不会变得妙趣横生,更不会融为基层新闻工作者生活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