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PK罗马谁强大?四个汉代文物遗迹,道出真相

诸位,今天与大家聊聊在史学界经久不衰的一个话题,同时期的两大帝国汉朝与罗马谁更霸气!当然在此之前有很多“同僚”说过这事儿但是大多只是一些推测一些逻辑,今

儿个咱改变一下方式让事实说话—汉代出土文物;

一、三道壕西汉村落铁犁铧(huá)

汉朝PK罗马谁强大?四个汉代文物遗迹,道出真相

罗马帝国另一个自豪点:农业;但一件出土的汉代农业用具,又无情滴打了罗马的脸,这农业用具就是欧洲到十八世纪时才有:三道壕西汉村落铁犁铧同时代的罗马农村,耕作时最牛掰的犁,叫做“阿得犁”。But,诸位请注意这种犁没得犁壁,耕地时必须用绳捆住,只能挖出很浅的沟。So,欧洲人的耕作更加依赖牛马牲口。甚至每次耕作时都要不断停下来,清理犁上的土和草,耕很小一块地,就要集资购买六到八头牲口,活生生地累成狗却收不了几粒粮食;

汉朝PK罗马谁强大?四个汉代文物遗迹,道出真相

再看中华汉朝,凭着铁犁铧农民伯伯耕作时简直是so easy的不得了。拥有坚硬犁壁的铁犁铧,1、大大提高耕地速度;2、耕地时松土挖沟的功能更强大;十八世纪时候咱们滴铁犁铧传到了欧洲,欧洲的农业家是一个啥表现?近代农学家阿瑟杨这句话我们知道了答案用中国犁耕种,效果就像“刀切黄油”一样轻松;

汉朝PK罗马谁强大?四个汉代文物遗迹,道出真相

最后咱再做一个汉朝与罗马帝国粮食亩产量的对比:据当代农业学者的保守估计,汉代时的粮食亩产量,已经突破了一百二十斤。而在罗马帝国结束数百年后的欧洲中世纪里,公元11世纪英国的最高亩产,也就七十斤而已;

二、荥阳大铁炉

汉朝PK罗马谁强大?四个汉代文物遗迹,道出真相

荥阳大铁炉遗址

西方的一些学者夸古罗马时常讲的一点:冶铁业;

英国一位学者编著的《世界冶金史》中统计:罗马“铁器时代”里,境内32座冶铁工场,最大的高炉1.3米,直径0.3米,堪称欧洲“巨无霸”。面对这巨无霸汉朝也来了一件荥阳大铁炉。这时候尴尬的一面出现了所谓的巨无霸瞬间被ko,成了惹人怜惜的小baby;

汉朝PK罗马谁强大?四个汉代文物遗迹,道出真相

汉代冶铁场景

该高炉复原后高达四米,容积四十四立方米,单凭这体格就完全是世界级冶铁界的大哥了,在说炉体设计采取椭圆形炉体设计,下部还与地面形成六十二度夹角。不仅产量更大,高炉温度更高。坚硬的铁矿石在这荥阳大铁炉中乖乖滴变成了炉水。汉王朝坚硬的生铁,就这样批量滴诞生喽。比起在当时只能炼柔软熟铁的“巨无霸”它只能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汉朝PK罗马谁强大?四个汉代文物遗迹,道出真相

重点是像这体格的高炉在当时的汉王朝不是“单身”,在陆续出土的汉代冶铁遗址,基本全是荥阳大铁炉这样的体格儿,高炉的“身高“轻轻松就两三米以上,比起罗马“铁器时代”的“高炉”,很像165的不举兄见了姚明一样。那想这样的“荥阳大铁炉“在汉朝究竟有多少个?

据史料记载单是汉武帝时期就在全国境内就设立了五十个铁官,每个铁官都统辖一个或数个冶铁工场。咱再想想罗马“32处工场”的场景,不举兄没忍住笑了心中默默说了一声罗马“铁器时代”?问过汉朝没!

三、东汉永初纪年铁刀

汉朝PK罗马谁强大?四个汉代文物遗迹,道出真相

在西方电影里,相比诸位常能看见手持罗马短剑的罗马士兵们战无不胜的模样。不过在聊冶铁业时候咱就讲过了罗马的冶铁技术还是:柔软熟铁;罗马士兵的常用短剑最长不过八十厘米这时候对上一件汉朝出土文物,不知能否顶住——东汉永初纪年铁刀。

东汉永初纪年铁刀,是1974年在山东苍山发现的一款汉代战刀。放在汉代时,它还有一个学名叫“环首刀”,以东汉时期的壁画见证,它已是当时汉军步骑兵的常规装备。因其刀身上有“东汉永初年间”铭文,故而得名“东汉永初纪年铁刀”。

汉朝PK罗马谁强大?四个汉代文物遗迹,道出真相

而这一款东汉常规装备,也见证了汉军的常规军备水平:整个战刀以含碳量百分之零点七的炒钢打造,整个刀身长1.5米,宽3厘米,刀背厚度1厘米,整体比例合理,砍杀效果明显。诸位不妨想象一下柔软熟铁打造的八十厘米“罗马短剑”对撞一下,是何后果?在此基础上双方换成军队呢?哦漏!

四、汉中褒斜道

汉朝PK罗马谁强大?四个汉代文物遗迹,道出真相

褒斜道现状

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这不仅是一谚语更是对罗马的道路建设的褒奖,不过汉王朝在罗马修路时自个却修起了栈道,能见证汉朝栈道工艺技术的遗址就是褒斜道。

褒斜道—从今天陕西汉中市褒谷为起点,延伸到陕西眉县斜谷,汉水与渭水间崇山峻岭的险恶地理,就被这条全长二百三十五公里的道路一气征服。

汉朝PK罗马谁强大?四个汉代文物遗迹,道出真相

褒斜道地图

虽说最初的褒斜道,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开凿,但不幸毁于楚汉战争的战火中。

汉武帝重修这褒斜道时候,一不小心整出个“升级版”:整个道路基本开凿于陡峭岩壁的半山腰上,以汉朝先进的凿钻技术,在坚硬石壁上凿出深0.9米的壁孔,插入圆木,愣是在峭壁上修出一条最宽可达六米的畅通道路、关中与蜀地间的交通,从此畅便很多;

汉朝PK罗马谁强大?四个汉代文物遗迹,道出真相

褒斜道遗址

还有必须要提到的是褒斜道上一段特殊道路:石门隧道。它位于陕西汉中的褒斜道南出口,于当地七盘山上穿山而过的人工隧道,便是中国最早的穿山隧道。

汉朝PK罗马谁强大?四个汉代文物遗迹,道出真相

褒斜道碑文

诸位应该清楚古代施工条件,打通一座山简直不敢想象,石门隧道必须要有强大技术支撑:整个隧道高3-4米左右,宽4.2米,全长16.3米的人工隧道,足以容许汉朝两辆马车并排通过。

不夸张的说为全世界最早可通行车辆的穿山隧道,技术水直接秒杀全世界;

努力将历史写成段子,我是不举兄,若诸位觉得还行,那就劳请君点赞关注下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