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且以親情寫鄉思

圖文:餘永東

  初一蒸米糕,初二包粽子,初三吃桃子,初四插艾草,初五去看龍舟賽……

童謠裡,我們感覺還沒玩夠就長大了;歌聲中,我們唱著唱著就老了!

端午節,且以親情寫鄉思

  好些年沒回家鄉過端午節了,並非路途遙遠,父母親也還住在老家,我們總有許多的理由來搪塞自己,實則不孝!

“媽,明天我們要回家過端午節”,電話裡我先開口說道。聽到媽媽帶著笑聲的連聲說好好好,有空回家就好……

我知道媽媽的笑聲裡有驚喜也有期盼。我心裡的感慨和無奈,就像每一個佳節來臨時,父母和兒女永遠解不開的愁結。

媽媽還說不要總是帶很多東西,家裡什麼都有。是啊,有父母在的地方,什麼都有!繁華時世,我們的親情唯一缺少的就是陪伴。

“每逢佳節倍思親”,只是我不能常回家看看,內心有愧。 從春節出門後,轉眼就過了近半年的時間。

我已過了不惑之年,兒子也出遠門工作了,才真正感受“養兒方知身不孝”的體會,節日才回家怎麼能彌補得了呢!

端午節,且以親情寫鄉思

  家鄉的端午節,我們都叫“午日節”,和本地口語是一樣的,叫的特別順口,聽著特別的親切,像親人的名字像親情之間的思念。

午日節,是小時很期盼的節日,除了有粽子可吃以外,還有許多其他供祭祀用的民俗食品。

我家的粽子,以糯米加紅豆或花生為主。現在也有人包肉粽,但是我不喜歡吃,太油膩了。當然小時候的農村人也包不起。粽子曾經也是貧苦年代裡奢侈的美食之一。

端午節,且以親情寫鄉思

  我最喜歡媽媽用筍衣包的四角粽,又大又結實,每個角像重疊的愛心,帶著筍衣的清香,像散發父母著對子女的疼愛。

也有用麻竹葉包的,需要兩片葉子才夠大,也是為了結實一點。剛包好的時候是翠綠色的,個子雖然不大,但是小巧玲瓏的樣子非常美觀。在吃之前我總喜歡提著粽子到處玩,餓了就可以吃掉它。

包粽子時媽媽會在堂前把繩子掛在樑上,樑上那個鉤鉤只有在每年包粽子時才用一次,爸爸會在端午節之前的一兩天去清潔一下,以免有灰塵抖落。

看著同往年一樣的製作過程,而如今媽媽的雙手已不再麻利,不過佈滿皺紋的手還是把粽子扎的很結實,像對我們的關懷從未曾改變過。

只是我們長大了,走遠了,農村的節日味卻越來越淡了。當然父母親心頭的節日氛圍應該不會減弱的,在她們眼裡我們好像還未長大,也沒走遠!

端午節,且以親情寫鄉思

  媽媽把棕葉吊在木桶上方以手平伸出去的位置包制,剛包的粽子的汁會迴流到木桶裡,我常常看到木桶裡的水面上映著母親的笑容。她會叫我別靠太近,一會就有的吃了,於是我也就笑著躲開了。

有時候我也喜歡坐在邊上幫忙遞筍衣竹葉,認真觀察媽媽包裹的細節,看似輕巧的事,小時候的我卻總是學不會,不是歪了就是鬆了,不成型的樣子自己都覺的好笑,尤其是我們男孩子。

爸爸在忙好了包粽子的準備工作後就喜歡坐在大廳的一旁拉二胡,開場白總是一曲《東風紅》,接著是我們莆仙戲那些耳熟能詳的曲目,並輕聲的哼唱,媽媽和鄰居們也會跟著唱,我小時候會唱的第一首歌就是這麼學來的……

端午節這一天鄰居們都會集中在公共大廳前或者土廊上包粽子,看看誰家的餡好,誰家包的快,誰家的粽子大一些,大家在說說笑笑中就把節日過的有聲有色有滋味了。

包好的粽子越來越多,媽媽會把每十個打成一束後分開,小時候的我沒問過為什麼,或許是為了便於計算,或者是祭拜時要有固定的數目的比較好數。而我好像只惦記著什麼時候可以下鍋,什麼時候可以解饞,因為粽子的味道是多麼的熟悉,多麼的誘人。

我們老家的做法不用鹼,只用家鄉自產的油茶籽的外殼燒成的灰煮出來的湯汁來泡糯米。奶奶說不易變質,與鹼的功能一樣。湯汁有一點金黃的色澤,還帶著茶籽油的香味,奶奶總會時不時地誇一句“哇,好香啊”,伴著我傻傻的笑聲……

也有些粽子是不帶餡的,以前我們這裡特別窮,能用米包上粽子已是很奢侈的了,哪裡會有什麼添加物,純素的確實沒什麼味道。所以我們這裡有沾著糖吃的習慣,口感會好一點,然而糖也是很稀罕的,不能輕易的想有就有,奶奶只給我們孩子們分配一點,用碗盛著,只有碗底一點,還說了每個人吃完了就不再添加,算這一整天的。小時候粽子一次也不可以吃個夠。父母親和爺爺奶奶則都是不用糖的,剝開了用筷子叉著沾,對於小孩子來說,這無疑是一次饕餮盛宴。

端午節,且以親情寫鄉思

  鄉下的端午節有許多種形式,除了粽子以外,還要煮“午時水”,供沐浴之用,一點意思就好,奶奶說能消除病患,祛除邪氣。

  沐浴好像是很麻煩的事, 小時候奶奶總會監督我們,為了能儘快吃上粽子都很聽她的話。

  在煮午時水的時候還要帶煮“午時蛋”,小時候家裡比較窮,奶奶會積累一段時間的雞蛋,按人均分配,一般一人一雙為準,成雙成對的圖個吉利。

  最有意思的是我們老家還必須把煮熟的雞蛋染成紅色的,趁熱的時候染不容易退色,也許是因為紅色代表吉祥吧,莆仙其他地方則沒有,只有帶著午時草的黃而已。

  小時候我們家有好幾個蛋兜,用彩色尼龍絲或者毛線打的,很結實,每年只用一次,也不容易壞,一般只能裝兩個,小孩子可以掛在脖子上賞玩。

“蛋對蛋”相碰,殼先破的就算輸了,但也是可以把蛋先吃掉的理由了。我們小時候還有個規則就是誰的蛋破了要一起分享,剝好了必須用縫衣線把蛋切開,在場有幾個小夥伴就分成幾份,共享童年的快樂,曾經的你們有這樣的遊戲嗎?

  家裡剛分配到的紅蛋我起先都捨不得吃,奶奶幫我裝在蛋兜裡掛在胸口尚有餘溫,囑咐我別急著吃,吃完了就沒有了,你可別哭鼻子。帶著蛋兜還要到鄰居家找小夥伴比一比蛋的大小,或者進行“抵蛋”比賽。

我想這是長輩們對我們最溫馨的愛,像蛋的餘溫像蛋的殷紅裡透出來的吉祥。現在回想起來童年的趣事還會不由自主的會心一笑。

端午節,且以親情寫鄉思

  我們農村的 端午節學校是要放假一天的,像慣例。當年的農村都以務農為主,農忙期已過了,父母親也可以休息一天,是一家人其樂融融的過個節也是很開心的事。

小學老師有跟我們講過端午節的來歷,似懂非懂的接受了一些,和愛國詩人屈原有關,而我只覺得和粽子、紅蛋、艾草有關。

  隨著年齡的增長,從前的情景漸漸模糊了,每年的端午節僅依賴季節輪迴的動力把記憶喚醒,是一件無奈的事。我們漸漸遠離了農村的生活方式,過節像一個懷念時的儀式。

  子女走向遠方,像是宿命。端午節被我們遺留在故鄉,已是無奈。天下雖大,而這樣的愁緒卻不知道該如何安放!

粽子的香味,紅蛋的溫暖,多少回在我的記憶裡的飄來,洇染了他鄉的每一個晨昏,像念念不忘親情,隨我入夢,隨我夢迴童年!

  平時關於粽子的聯想依然是鄉下端午節的場景,奶奶的話語,媽媽忙碌的身影,爸爸的二胡曲。

  又是一年端午時,耳傍好像又傳來了童聲歡快的歌唱: 初一糕(米糕)、初二粽、初三桃、初四艾(插艾草)、初五劃龍船……

端午節,且以親情寫鄉思

  夢中的艾草依舊滿山遍野,只是異鄉的粽子和白糖缺少無憂無慮的時光來品嚐。

端午節,且以親情寫鄉思

《題粽子》

——餘永東

四角不齊成一囊,舀來黍米腹中藏。

竹衣腰草湯中過,方可攢成午日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