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碗不过岗”,是武二酒量大还是遇到“假酒”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有一场景:武松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武松道:"怎地唤做'三碗不过冈'?"酒家道:"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因此唤做'三碗不过冈'。若是过往客人到此,只吃三碗,更不再问。"武松笑道:"原来恁地。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醉?"酒家道:"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唤做出门倒。初入口时,醇好吃,少刻时便倒。······前后共吃了十五碗,绰了哨棒,立起身来道:"我却又不曾醉!"走出门前来笑道:"却不说'三碗不过冈'!"手提哨棒便走。之后发生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武松打虎故事。那么,是武松酒量大还是"三碗不过岗"仅仅是店家忽悠顾客的一种传销手段呢?

俗话说“三碗不过岗”,是武二酒量大还是遇到“假酒”

先来看看古时我国的酿酒工艺。中国作为最早掌握酿酒技术的国家之一,一直到南宋为止的酒都是发酵酒,度数最多不高过二十,大多是十度以下的米酒,发酵后过滤而得。按照现代分类法,可分为黄酒、果酒、配制酒和白酒四大种类。果酒度数特别低,肯定对不起"三碗不过岗"的名头;配制酒是发酵酒和蒸馏酒添加芳香植物、动物、化学添加剂都属此类,例如桂花陈酒、竹叶青酒等,这样的酒或许只有达官贵族才会喜欢;再说白酒,要知道宋朝的白酒和现在的白酒有天壤之别,现在所说的"白酒",都是高度白酒,基本在三十八度以上,是经过复杂的蒸馏工艺得来的,这套工艺虽然在宋朝已有,但应用很少,我国大规模喝蒸馏酒是从元朝开始的,在元朝之前,酿酒工艺十分落后,酒的度数并不高,所以白酒在当时没有普及开。而当时的黄酒,既有一定的酒精度,大约在12-13度,在当时又极为盛行,自古民间出高手,难免会酿造出稍微高点的度数,另外店小二对本店之酒的描述中就可略见一斑,"这酒唤作透瓶香,又唤作出门倒,初入口时,醇浓好吃,少刻便倒"。"醇浓"、"后劲大",这都是形容黄酒的特点。其实水浒中不止一次描写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例如吴用设计劫"生辰纲",在炎炎夏日用酒来解渴,就像现在我们啤酒+烤串,都证明了当时的酒不是白酒而是黄酒。

俗话说“三碗不过岗”,是武二酒量大还是遇到“假酒”

再来看行者武松,作为水泊梁山有名的步军头领,力气大、善于行走。古代人一天通常吃两顿饭,早上天亮就吃饭出发,一直走到下午,一天估计能走7,80里地,大运动量行走,肯定是又饥又渴。体力劳动者饭量都很大,像武松这样力量超人,又行走一天的,吃4斤牛肉,喝个十几碗没问题。就是现代,力气大的人饭量都出奇的大。

俗话说“三碗不过岗”,是武二酒量大还是遇到“假酒”

武松喝酒用的是黑瓷碗,这种碗其实不大,一只碗大概能盛三两酒,在国内一些地方还能见到,碗很浅,自然盛酒不多。更关键的,好汉喝酒,哪有一小口一小口的抿,而是大口喝酒,想象一下,那么浅的碗,在豪气的端起来,最后还能剩多少?


俗话说“三碗不过岗”,是武二酒量大还是遇到“假酒”

另外水浒传里很多场合讲到喝酒,通常的说法是旋一碗酒,或者筛一碗酒。说明酒是从坛子舀出,有杂质,有专家曾分析称,武松喝酒之前,店小二已经通过筛酒的程序,也就是用带网眼筛子的器具将酒糟剥离,使得酒精度降低很多。

俗话说“三碗不过岗”,是武二酒量大还是遇到“假酒”

  所以,武松喝了十八碗酒,上山打老虎的真实情况也许是这样的:景阳岗山脚下的那家小饭店,不是黑店,而是一个掌握了酿造黄酒特殊秘诀的老店,酿造的黄酒度数有点高于当时社会通用度数,很多不明就里的客人还是按照喝其他黄酒的习惯在这里喝酒,醉酒比例相当高,在者店家也知道广告效应,打出"三碗不过岗"的标示,也算是给自己做一个广告。武松走了一天的路肚子又饿,所以能一口气连喝十八碗。

俗话说“三碗不过岗”,是武二酒量大还是遇到“假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