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笑鬼谷|跨境逃犯来袭,看福尔摩斯·子恭如何抽丝剥茧

一天,有许周兄弟二人,自称是南朝梁王萧衍的管事黄门侍郎,前来投奔魏朝。

魏朝皇帝把他们俩叫过来,问他们为什么投奔魏朝?

许周兄弟两个回答说:“在官场里勾心斗角了那么多年,早就厌烦了肮脏的名利场。我们自己本来就不是贪图名利之辈,也不屑于荣华富贵,不想做官,只想游山玩水,纵情自然。为这事,我们给皇上上书了很多次要辞官回乡,结果惹怒了朝廷,把我们贬到了一个叫齐康郡的一个小地方。我们俩越想越郁闷,于是干脆就离开南朝来到魏朝的怀抱。我们哥俩来这,也不打算做官,只想旅旅游满足一下自己归隐山林的愿望。”

朝中的人大多信以为真,只有朝廷里的司徒祭酒子恭,对这二人的话有怀疑。

子恭禀报皇帝说:“陛下,我觉得这俩人有问题,你还是别信他们为好。”

皇帝说:“子恭,你想多了。”

子恭接着劝:“但愿是我多虑了,不过,陛下,您相信他人的同时还是要提防着点为好。臣请求陛下让我去问问这二人吧?”

皇帝见他这么驴脾气,就准了:“你去吧,去问去吧!”

于是,子恭就找许周兄弟俩人拉家常。言谈中,子恭觉得俩人话语中有很多不实之处,再仔细考究他们的申述材料,十分含混不清。子恭心里的疑虑更深了。

爆笑鬼谷|跨境逃犯来袭,看福尔摩斯·子恭如何抽丝剥茧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的萧衍

他回来对皇帝说:“许周俩人自称黄门侍郎,因为想游山玩水,不愿为官,触怒梁王而遭贬,经过我的查证,他们说的并没有实证。再看他们的表奏,模糊不清,从中分析推理,疑点很多。西周时夷齐隐居,周王没有强迫他违背自己的志趣;伯况不接受官禄,汉帝也顺着他,成全他。古代的圣王先哲,都遇到过不肯为官称臣的人,但都没有苦苦相逼。萧衍虽然偏据江左,称王称国,跟我们对着干,但是按照他的性子,不会干出违背礼教的事,还有,哪有士人辞让利禄荣华而执意不准的道理?细细推究起来,这也太荒唐了。再者说,假如确是萧衍昏庸狂乱,不知风雅,强迫隐士出来做官,如果不到生死攸关之际,许周为什么那么轻而易举地离开生他们养他们的故土?如果许周不好荣耀,不重官职,就志在山水,那么一旦到了咱们国家境内,那肯定是身背登山包,手持登山杖,访遍大好河山,那才是洒脱高雅的人。但是现在看那许周二人,一到咱们魏朝就四处奔走,访求故交新友,造访掌权理事的人,这显然已经是求官心切了,哪还有什么逃官避禄的高雅志向?当年梁鸿、蓬萌避官远遁,目的就只有一个修身养性,追求潇洒自由,反观许周俩人,大相径庭,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啊!”

皇帝点头:“你言之有理。”

子恭又开启了他的福尔摩斯·子恭模式,分析道:“许周如果真是屡次升迁、位高权重的话,必定是家大业大,丫头小厮一大堆,可是他来归顺的时候,就特么孤零零的俩人跑过来。如果不是形势所迫,慌乱之中不能携带家眷,那么依照律法,他这个人跑了,他的家业应该全部没收充公,他家里的人,不分男女老少,一律连坐赐罪。可是你再细看许周俩人,洋洋自得,没有一丝一毫的悲伤情绪。若是他们本无亲戚族人还可以理解,若是他们有亲族家人,却没有受到牵连治罪,那么应该是萧衍有意派过来的奸细,那么许周二人应该不是真心归降。总之推敲咱三,是真是假太难分辨,陛下应该速速派人到徐州、扬州调查,一定要查清楚。不过数十天,真伪就可辨,是骡子是马,就一清二楚了!”

皇帝说:“你的奏报,剖析出了很多于情于理不合的可疑之处,的确难以圆通。”于是,皇帝派人下扬州、徐州进行察访,调查的人回来一报告,果然有诈。

原来那二人在梁犯了罪,害怕受罚,就戴罪潜逃。到了魏朝后为了立足,想谋取高官厚禄,便假称曾任黄门侍郎,又信口编造逃官求隐的谎话。

这一切跟子恭的分析推理正好相吻合,许周二人的真面目也暴露无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