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這個會議一開,網際網路金融註定鬼哭狼嚎

央行這個會議一開,互聯網金融註定鬼哭狼嚎

原計劃於去年3月完成的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工作又有了新的時間表。

7月9日,人民銀行近日會同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有關成員單位召開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下一階段工作部署動員會。央行副行長潘功勝指出,按照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總體安排,再用1到2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化解存量風險,消除風險隱患,同時初步建立適應互聯網金融特點的監管制度體系。

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兩段公文,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了——央媽提出了整治互聯網金融的時間表了——此次的互聯網金融的整治,要持續1到2年!1-2年!這個時間不算長,可也不算短,特別是忙著互聯網金融備案的那些熱鍋螞蟻。

自6月以來,P2P網貸行業出現了一波平臺爆雷現象。據網貸之家不完全統計,6月全國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為80家,其中問題平臺63家(提現困難60家、跑路3家)、停業17家。上海、重慶、杭州等地的P2P平臺,更是驚雷不斷,陸續被經偵部門立案調查。由此可見,互聯網金融亂象,是有多麼嚴重。

央行這個會議一開,互聯網金融註定鬼哭狼嚎

而整治這一亂象,國家同樣在謹慎地下著一步步旗。先是P2P金融備案確定的時間點為去年12月,後又延遲到今年6月,隨著銀保監會的成立,備案時間再次延期,並且確定了全國按照統一標準備案的思路。乃至今日,央行表態,再用1到2年時間徹底整治。時間的一再更改,說明國家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思路來監管互金。

單單從備案延期就可以看出端倪。延期,是為了讓所有的P2P平臺都沒有合法的身份,之後國家才能出手整治;身份合法了,國家下手就有所顧忌了。所以,通過延期備案,利用時間來殺死不合規的平臺。再者,從之前的按照各省的標準上升到國家統一標準,這就杜絕了存各省標準的空子,為全國統一監管打下基礎。

央行這個會議一開,互聯網金融註定鬼哭狼嚎

從中晉、泛亞系、e租寶,到善林金融、錢寶網、蛙寶網,再到雲聯惠、唐小僧、聯璧金融……近期,網貸、資管行業陷方,你永遠不知道,爆雷和明天哪一個先來。這些暴雷的金融平臺,有的是偽P2P平臺,是非法集資和龐氏騙局,有的是中小平臺,集中出現資金贖回現象,導致出現逾期、提現困難、跑路、清盤、停業.....無論哪種,歸根及底還在於:人傻、錢多、急功近利、監管偏弱。

下一步,央行將一手抓金融騙子的打擊工作,一手抓投資者教育和長效機制建設。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正確的。因為,如果一個人被騙,那是這個人人傻手氣壞;如果一群又一群人前赴後繼被騙,就需要國家出手,普及金融知識,打擊金融騙子,維護良好金融秩序。

還是那句話,騙子實在太多,國家也有照顧不過來的時候,但國家還需要時時刻刻來站崗放哨。同樣,不知道還有多少P2P平臺即將在這1-2年之內倒閉,又有多少家金融平臺依靠著政策東風策馬奔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