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觐齐鲁不停歇

我始终认为对齐鲁大地是需要朝觐的,带头的是秦始皇,那么一位威扫六合,笑傲大地的帝君,对齐鲁大地恭恭敬敬,他蔑视文化上的各个山头,封禅于泰山。有人说这是秦文化与齐鲁文化的融合,此话牵强,实际上他在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之后,这是一次统一国家思想的仪式。为什么是泰山?因为山下就是孔子的故乡,孔子驾着他那辆并不豪华的马车在山下游走呼号,足迹遍及齐鲁大地,深入燕赵,踏遍中原,从五十五岁走到六十八岁,十四年间送出齐鲁大地的思想。面对孔子,始皇帝是后生,文化的声音不是过耳风声,它是历史回音壁上经久不息地回响。始皇帝听到了,他向天下称王,向齐鲁文化称臣,才有了公元前219年的封禅。

秦始皇是何等眼光,没有把所视投放在曲阜那个弹丸之地,而尽收齐鲁,泰山是齐鲁的丰碑!在有限的生命里他五次出巡,三赴齐鲁腹地琅琊台,面对沧海开始了对生命和国家命运的思考。他把这道命题定格为长生不死,试图在这块大地上找到答案,因为这块大地回答了千秋万代生民的无数疑问。他还是不踏实,他的性格是征服,需要时间把杀伐转换成仁和的治理。他也选择了行走,像孔子那十四年间在行走中思考和践行。上天没有给他时间,最终病倒在这块大地上,逝于寻求的路上。

朝觐齐鲁不停歇

继秦始皇之后又有五位帝王向泰山膜拜,他们分别是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尽管目的各异,他们都是以朝觐的脚步走进这块神圣大地的。大约在公元736年,唐天宝二十四年,年轻的杜甫经过这座大山,吟出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绝唱。的确,齐鲁大地是苍青的,除了是一块物产的沃土,更是一块思想的沃土。走在这块沃土上怎么能不肃然起敬?

齐鲁大地的思想之光始于孔子,假如没有孔子呢?朱熹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老夫子设在曲阜的那座杏坛是为学的开端,开创了华夏学院的先河。老夫子开蒙混沌,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在说学习是快乐的,语中的那个“习”是实践,把学到的东西用于实践也是快乐的。他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大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反对死板地学,提倡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解决思考中的问题。问题何来?是在社会实践和调查中得到的。看到问题又不在学习中予以解决那是很危险的。

朝觐齐鲁不停歇

学习是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齐鲁大地是出思想家的地方,孔子之后,孟子及从杏坛走出的弟子们肩负起不同的社会责任。他们把自己的思考留在这块大地上,把自己的践行传为千古美谈。闵子骞是孝悌的楷模,他的墓地在济南历城区一条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路上,那是我拜谒过的最温馨的墓园,一排红廊的房子围着一冢坟土,无数的母亲带着她的孩子在这里讲叙“宁教一子单,不教二子寒”的故事,在讲述中那些母亲一定在心里谴责闵子骞的继母为何如此没有母性,那些穿着羽绒服的孩子可能终生都无法体会穿芦花棉袄的滋味。原始的孝道离我们渐行渐远,孝道是随着时代演变的,尊敬生我养我的父母是孝道,尊敬这块生我养我的大地呢?于是那孝字在升华,升成拳拳报国的忠诚。

齐鲁大地是出《论语》的地方。《论语》是写在齐鲁大地上的一部书。只要在这块大地上行走,时时处处都会读到《论语》。齐鲁大地是诚信的。因为孔子告诫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打了一个比喻,信誉就像古代车辕上的木销子,没有这个销子车根本无法行走。没有信誉,人也不可能立足于世。于是这块大地上就有了孟洛川用瑞蚨祥讲述商信,这个商号有一个原则,“让尺不让价”。商信永远把利与义做到明处。

朝觐齐鲁不停歇

齐鲁大地又是仁和的大地。“和”本是孔子的弟子有子学习了老师“礼”的思想而提出的学习体会。他说“礼之用,和为贵”。和就是这块大地上做人处事的准则。鲁僖公二十六年,齐孝公突然撕毁与鲁国的盟约,举十几万大军直指鲁国边陲。鲁僖公慌了神,满朝大臣皆无退敌之策。临危之时有人想起了柳下惠,这是一个有道德有良策的人,忠勇立世,不避刀俎。几年前也是齐师犯境,要夺取鲁国镇国之宝岑鼎。为了鲁国的安危他力劝当时的鲁庄公将岑鼎献给齐师,保全鲁国免遭一场兵燹。

过后,鲁庄公又思岑鼎,把一腔怨恨发泄到柳下惠身上,罢去了他的官职。此刻穷困潦倒的柳下惠正在乡间教书,他开设了一间学堂教授村人奉行正直、崇尚盛德之道。有些朝臣治国乏策,治人有道,提出让柳下惠的哥哥展喜去说服齐师退兵。谁都知道展喜是个没有能耐的人,让他去见齐师还不是祭如羔羊?这个主意却正中鲁僖公下怀,正因为展喜无能,才必去求柳下惠,柳下惠能坐视国之危难而无动于衷吗?柳下惠从弟弟展喜的到来就看穿了这群治国无策,治人卑鄙的朝臣的嘴脸,痛斥道,一个人,一个国,说话一定要正直,心术不正直,说话必然不正直,不正直怎么立身于世?他对展喜说,退敌的良策我早就教给你了。展喜在柳下惠的点拨下茅塞顿开,次日赶着一群羊出鲁国北城门,迎着齐军上路了。没走多远就与齐军遭遇。率军伐鲁的齐孝公喝道:放羊的,你为何挡住我的去路?展喜从容作答:我不是放羊的,我奉僖公命令,特意选了五百只羔羊犒劳远道而来的你们。大军压境,鲁国的从容让齐孝公惊讶。便问:我兵临城下,你们鲁国不害怕吗?展喜便从周成王讲起,讲了齐鲁的分封与联谊,又讲到齐桓公的泺水会盟,桩桩件件晓之以礼。礼应致和,说得齐孝公再也无颜迈进一步,就这样鲁国以仁和的态度劝退了齐国十数万雄师。一个“和”字,让无数人不辞长做齐鲁人。

朝觐齐鲁不停歇

圣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犯错误不可怕,要紧的是犯了错误以后的态度,是反思还是执迷不悟?孔夫子有个学生叫澹台灭明,字子羽,鲁国武城人,长相奇丑,老夫子就不怎么待见这个学生。孰料澹太灭明从杏坛出师游学江南,跟从他的弟子竟有三百多人,他就成为传播儒学的教育家。消息传回杏坛,老夫子感叹地说,“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青葱的齐鲁大地上就有了一句著名的格言,以貌取人。这是老夫子的反思之言,也是选拔人才的告诫,遗训千年,犹轰响于耳际。

故事具有神话特征。人类文明从来都是从神话开始的。两千年来齐鲁大地以忍让传家,化解了无数挺剑而起的争斗,拍案而去的暴躁,它信奉的中庸使她的儿女无故加之而不怒,猝然临之而不惊,坦然处事,沉着应变,没有传统文化的底蕴是无法效仿的。孔子教导他的弟子“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成为做大事的方略。他的弟子子贡用一句话概括了老师的一生:温良恭俭让。齐鲁大地和风吐熏,细雨润物,正是一块恪守温良恭俭让的大地。

朝觐齐鲁不停歇

儒家文化始终没有在秦始皇头脑中占据主导地位,公元前213年,以征服统一了华夏的秦始皇觉察到来自各国不同文化对他的威胁,一改封禅膜拜的初衷,下令焚书。一场文化灾难席卷华夏大地。齐鲁大地首当其創。看看始皇帝的诏书,再重温一遍《论语》,两者大相径庭。始皇帝尚未找到以德治国的方略,于是继征服列国之后,又复制文化的征服。一时间又一场狼烟四起,那是焚书的烟尘。风声紧,噩讯传到齐鲁大地,这里早已国之不国,如今秦王的旗帜飘扬在儒家的土地上。一群儒生齐聚杏坛商议对策。六年前,始皇帝封禅泰山,曾找他们倾听谋划,不知是他们出的主意太馊还是始皇帝压根就没把他们当回事,封禅大典根本没让他们靠边,始皇帝独自上了山,而把他们留在山根下。

封禅那天天降大雨,始皇帝避雨五棵松,还封那五棵松树为五大夫。儒生们窃笑不已。他们还没闭上嘴,惩罚就来了。危急时刻,孔夫子的九世孙孔鲋凿墙藏书,把家学著作《论语》以及《尚书》、《礼记》、《春秋》、《孝经》封入家室的墙壁内扬长而去,有生之年再也没有开启那堵墙壁。直到西汉景帝三年,那面墙壁里的藏书才在维修中被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五十九年。后人把那面墙叫“鲁壁”。这是史上唯一一面以分封国名命名的墙。

其实《论语》早就成为齐鲁大地的格言,被她的子孙践行中烂记在心。老夫子改造社会从改造人做起,去野蛮,正行止,倡信守,去妄言。他教导弟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齐鲁大地就信守助人为乐,蔑视助纣为虐。

朝觐齐鲁不停歇

他告诫弟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块大地上就有了“以身做则”的古训。

他叮嘱弟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是这块大地就把宽恕时刻安放在心头。

有一次,子贡问他仁德的具体规范,他思索了一下,先打了一个比喻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然后切入正题:“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事士之仁者”。他在说,居住在一个国家,要崇奉主政者中的贤者,交友要与士子中具有仁德的人相处。如今我们只注意到这句话的喻体,忽略了它的本体,也许,这也是叙事的借代吧?

还有一次,有人向他提出一个问题“以德报怨如何?”老夫子却反问:那么“何以报德”呢?显然,这是一个问题的正反两面,世人恩恩怨怨,每每纠缠于恩怨之间。那人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于是老夫子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正直来回报怨恨,以德行回报对方的德行。由此,齐鲁大地恩恩相报,却不以牙还牙传承为美德。思考又回到了“和”的原点,原来“和”不是一个概念,它是由许多具体的原则支撑的。

齐鲁大地是诗的大地,老夫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又说:《韶》“尽美矣,又尽善矣”。他把“尽善尽美”留在后人的语言里,也提出了美学的辩证和最高原则。在齐鲁游走,我们感受着,思忖着,行程是一次对先圣的朝觐。

  • 孙葆元
  • 自由撰稿人
  • 成人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