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製度爲何在我國古代延續上千年

說到中國古代歷史,大家不得不提到太監,太監製度不是獨立的制度,而是皇帝制度的附庸。只要有皇帝,就會有太監製度。很多人以為太監是我國封建王朝時期獨有的,實則不然。在世界上的很多國家當中,都有太監的存在。例如古代歐洲,人們為了使男童一直保持變聲之前的甜美音色,就會在男童還小的時候,對其進行閹割。關於太監的起源,有史料記載,早在殷商就有“寺人”,據專家考證,甲骨文中已經有了關於太監的記載,歷史也自然比西方悠久。

太監製度為何在我國古代延續上千年

大家在看古代電視劇的時候會發現,伺候皇上的近臣都是被閹割之後的太監,而不是貌美的宮女,這是為什麼呢?
太監製度為何在我國古代延續上千年首先太監和宮女都是幹活的,不得不承認,即使太監被閹割,力氣也是大於宮女的。所以皇帝身邊的很多力氣活還是得指望太監。這也是皇帝不把太監全部換成宮女的最大一個原因。再一個原因是因為太監也是男人,後宮佳麗三千。女人多了就想找個心腹的男人說話,而且男人也更加懂男人,所以這也是皇帝身邊一定要有個太監的重要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太監是被閹割的男人,所以不能生育,作為不能生育的男人,可以保證皇家血脈的純正。正因為如此,太監很少有造反的,因為一個太監也做不了皇帝,就算真的做了皇帝,也無法將自己的事業傳給自己的子嗣。所以歷史上大部分太監都是忠心的。

太監製度為何在我國古代延續上千年當然太監也有想做出一番大事的,比如明朝的許多司禮監掌印太監,其實政事上兢兢業業十分給力,還有著名的航海家鄭和是太監,造紙的蔡倫也是太監。當然,隨著帝制的廢除,太監也不復存在了,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叫孫耀庭,生於1909年,1916年進宮當上了太監,1996年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