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美業人的出路在哪裡?

美髮這個行業,可以說大部分人都不陌生。現在是一個追求精神和享受的時代,人們消費追求的是一種享受,舒服。例如本可以在超市買四五元的咖啡,人們卻非要去星巴克花費數百元,為的就是追求那一份舒適,心靈享受。


未來美業人的出路在哪裡?

美髮店是許多人(特別是女人)經常去的地方,差不多隔個三五天就要去一次,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再出來。

為此,還流傳出,遇到一個好的髮型師很就相當於遇見自己的第二個男人。然而他們想去美髮店,心裡卻反感去美髮店,是什麼導致了這一矛盾的心理呢?

那是因為他們每一次來到美髮店,從進門開始,面臨的總是那些髮型師們全程無死角的推銷,從進門到出門,沒有一刻停留過。他們比唐僧還要嘮叨,讓你煩都煩死。
未來美業人的出路在哪裡?

為此,許多女性還專門推出了對付美髮師的三十六計,見招拆招,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不想聽你們忽悠。

可是你們誰曾想過,那些工作在一線的美髮師是真的喜歡推銷,想要推銷嗎?其實你們錯了,他們也是被生活所逼,為了養家餬口罷了。

許多人會想,這又與我們有什麼關係呢?路是自己選的,所有的後果都應該自己承受。

這一點我承認。正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不假。許多美髮行業的髮型師都是一個秉性,手低眼高,瞧不起任何人,在他們心裡,認為自己有多厲害,彷彿天老大我老二的樣子。

可是這又有什麼用呢?出了那個店門,他們只是一個連房子都租不起的屌絲,更別提買房了。(別說我這句話有水分,故意貶低人,但事實本是如此,美髮行業看似利潤高,但發現師的工資卻少得可憐,基本上在三千到五千之間,就連五千也少得可憐,別說你不是,賺錢的只是少部分人,而你也許就是那群人之一,大部分的人還處於溫飽階段,連女朋友都談不起。)

未來美業人的出路在哪裡?

在80 90年代,美髮行業在別人眼中就是低俗的象徵,一群連初中都沒有畢業的人鬧出了各種各樣的笑劇,頭髮染的七紅六綠,手上腳上紋滿了青龍白虎,彷彿在他們眼中,這就是混得好,有模樣的象徵,可是你這樣把顧客都嚇得不敢入門了,還怎麼生存?

在那時,什麼“洗頭小妹”、“涉黃”“沒素質”等字眼貼在他們身上,讓這個行業的名聲變得非常臭,雖然現在好了很多,但也是有許多不堪的字眼掉在他們頭上。例如某個理髮店的技師穿著裙子上班,要多妖嬈有多妖嬈,這時他們的頭上又多了個稱號“鴨店”裡面全身做鴨的。

某個美髮店因為沒有業績,什麼舔地板、苦瓜加芥末啊、喝馬桶水啊等懲罰,多種多樣,更可笑的是他們還發到朋友圈,以為可以用這種方式吸引顧客的注意,實不知這在別人眼裡卻如同跳樑小醜一般,滑稽可笑。

其實,這些是那些髮型師想要做的嗎?他們這樣做很開心嗎?

當然不是。他們只是被逼無奈罷了,要是還有選擇,還有路可走,誰又想把自己的尊嚴踩在地上,誰又不想找一個好一點的工作呢。

想想那些美髮行業的人,他們每天工作至少十二個小時,加班更是常有的事情,有時候忙得連飯都吃不上,是什麼讓他們這麼努力?是因為窮啊,但凡有路可走,誰又想選擇這條路呢!
未來美業人的出路在哪裡?

也許你會在每天的清晨或者深夜,都會看見美髮店還在燈火通明,他們在裡面又叫又跳,跺腳吶喊,嘶吼,好像多努力的樣子,可惜這些又有什麼用呢?在別人眼裡彷彿某種動物,博取視野。正所謂方向不對,再怎麼努力也沒用。

如今各行各業的消費都呈幾十倍的增長,比起幾十年前可謂是天翻地覆,然而美髮這個行業卻不見任何漲見,甚至一個洗剪吹下來也只是十塊錢,請問十塊錢在這個社會能做什麼?連吃個沙縣都不夠。想想都可笑,美髮行業,一個美的行業,全身最重要的地方竟然還比不上一個足浴的消費。

如今的美髮行業要想提高,必須轉型。改變,必須要拋棄那些低俗的文化,提高本身的形象和素質。

美業本身就是技術服務行業,那我們就要做到技術為剛,極致服務。至於如何改變,怎樣操作,可以持續關注我,近期為大家推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