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就像两个人的疯狂赌局,而赌注就是婚姻

结婚就像两个人的疯狂赌局,而赌注就是婚姻

0 1

[ 完 美 婚 姻 ] 的 秘 密

“5·20”约了场相亲,一顿饭下来聊得也算情投意合,可饭后电影竟误选了《昼颜》,结果散场时两人直接“凉凉”了。

我也不知道自己当时是哪根筋搭错了,也还真不是《昼颜》剧狂热Funs,可当时就是鬼使神差地莫名想看这个剧,而且还就想跟眼前这位还算蛮可心的“相亲男”一起看!过后我真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点“心理疾病”。

记得那天回来后,我把相亲经历发了朋友圈,结果一众姐妹在留言里炸开了锅。有的说我是“恋爱创伤后遗症”,有的说我是“原生家庭阴影”,还有的说我是“恐恋恐婚心理扭曲”。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关系一般的前同事的留言,说我“PU值”太高,“带男友看《昼颜》是想事先告诉人家你婚后想出轨吗?这样谁敢娶你?”接着还特别私信我,苦口婆心地给我讲了一套“女生约会必备法则”“完美婚姻的秘密”。

她说得特别自我陶醉,我也没好意思打断她,只能一路丢表情包敷衍。

我一边聊一边百度了一下到底啥叫“PU值”,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对面这姐妹的演讲能如此挥洒自如。

感情她并非一个人,背后还有一个组织呢!然后,从那刻起,我就认识了“情感博主”Ayawawa,同时领教了她那一套“MV、PU、剪刀石头布”的“神理论”。

再然后就是,没过两天她就因“妖言惑众”被封号了。可令人错愕的是,尽管舆论对她的声讨、批判铺天盖地,她那三百万的粉丝里还是有一大批死忠在苦等她“解禁”,等待她回来引领自己走向“完美婚姻”。

这一现象着实令人瞠目,于是我冷静下来,客观地研究了一下Ayawawa那套“心理进化论”,然后发现,她的言论虽然惊人,但其宣扬的主张背后其实代表了一类人的“情感刚需”,那就是对“完美婚姻”的极度渴求。

结婚就像两个人的疯狂赌局,而赌注就是婚姻

0 2

什 么 是 她 们 所 追 求 的 [ 完 美 婚 姻 ] ?

那么,什么是她们所追求的“完美婚姻”呢?

是言情剧里说的“从现在开始,他只疼你一个人,宠你,不骗你……永远都要觉得你是最漂亮的,梦里也要见到你,在你的心里面只有你……”吗?

现在的姑娘,没到二十岁就开始看《前任1、2、3》和《后来的我们》了,还哪有那么“很傻很天真”呢?

其实,更确切地说,近年来听到的更多是“如何找到完美爱情”“如何经营完美婚姻”的“实用情感论”。

一帮子人从生物学、心理学、经济学乃至医学、哲学等各个高度、各种角度来提观点、建理论、设计实践方案,以帮助广大“迷茫青年”解决婚姻大事。

当一群人开始把婚姻当作事业来经营,当婚姻演变成男女智商、情商、财商相互博弈的角斗场,那么我们对其各方面的要求也就会不自觉地提高了。

离婚和失恋可不是一回事,尤其是女人,当她的物质和情感保障都投放到婚姻这一个篮子里时,那么自然只有所谓的“完美婚姻”才能令她心安,令她满足。

诚然,经营婚姻是一门学问,但刻意打造“完美婚姻”未免有些哗众取宠。

人非草木,情感真的经得起百般设计吗?

就拿我相亲这件事来说,难道最终的不欢而散仅仅是因为我“PU值”太高,饭后电影选错了片吗?

试问,一段真正可以持续发展的恋爱关系,会因一起看了一部《昼颜》就“凉凉”吗?

反之,一段因一部题材略微略敏感的电影就能轻易断掉的关系,就算真的在你的处心经营下做到了“变他女友、变他新娘”,难道就不用再担心感情破裂、分手离婚吗?

所以说,“刻意打造完美婚姻”这一幻想是终将破灭的。那么,幻想破灭之后呢?可能就真的“《昼颜》”了。

这里“《昼颜》”涵盖的意思是,她可能是物质充裕但情感空虚的女主,那么她会出轨,去找寻新的(她自认为的)“完美婚姻”。

另一种可能是,她是遭遇丈夫出轨的“女二”,那么她将面临的可能是更严重的内心崩溃,甚至酿成人生悲剧。

结婚就像两个人的疯狂赌局,而赌注就是婚姻

0 3

为 什 么 女 人 更 渴 望 [ 完 美 婚 姻 ]

那么,为什么对 “完美婚姻”需求更多的往往是女人呢?这一方面源于根深蒂固的社会原因,一方面也与两性自身思维差异有关。

男人对生活的适应能力更强,他们会逼迫自己迎难而上,所以通常来说,男人离婚后才会再婚——他们这么做仅仅是基于社会经验,并非出于羞耻的缘故。

女人则不同。女人会经常地进行自我反省,她们一生都被要求这么做,也特别善于自省。

是的,女人惯于自省。不论怎样思想解放,宣扬女性独立,甚至女权,可一段面临关系破裂,她们首先会不自觉地自我检讨、自我否定。

此外,还有另一层感性因素,那就是婚姻在女性心中意义非凡,这种意义远非“浪漫爱情”“亲密关系”可以比拟。

在这种时刻,她们对“完美婚姻”的需求并非功利性的,而是精神性的,婚姻与恋爱不同,不是一时兴起,不是片刻欢愉.

婚姻对她们来说代表一种约定,一个归宿,是一个男人给予她的最高赞美,她神圣如白纱,如圣殿,事关重大,堪比生死。

我和克里斯多夫的婚礼是在一个法庭里举办的,婚礼快开始了我们才赶到现场,事先没有彩排。法官说我们只需要重复他的话就行,连傻子也不会出错。

于是,当着亲朋好友的面,那是我第一次,至少是成年以来第一次说出“我愿意”这三个字。

我记得当时我的内心深为震撼。那具有权威性的宗教仪式,以及我说出那三个字时所带有的仪式感,这一切都具有某种深刻到近乎疯狂的重要意义。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为什么“我愿意”这三个字后面会连着那句古雅的誓言——“至死不渝”。

在结婚这种喜庆的场合,显然不该提到死亡,但是这句话却起着重要作用——它提醒一对新人,他们正在下一场疯狂的赌注,而这个赌注就是婚姻。

这是我最近读的一本小说《漫长的分离》中女主的一段内心独白,也代表了她对婚姻的理解。

她是带着非常美好的期许进入婚姻的,可之后她遭受的是丈夫的一次又一次出轨,以及自己的婚外恋。而讽刺的是,他的丈夫虽然屡次背叛她,但情感上对她依旧忠诚.

而她呢,她却完全成了《昼颜》的女主,真的爱上了自己的新情人。可尽管她已经不爱自己的丈夫了,她却仍放不下他们的婚姻。

五年时间, 我们的婚姻只是伊莎贝拉和马克婚姻中的一小段插曲。

而这一刻,他们的婚姻还在继续。他们站在那儿,中间只隔了一尺之距。时间一分一小时地过去了,他们的婚姻之路却越走越长。

虽然这段婚姻是失败的,是建立在背叛之上的(有人出过轨,这看似是不可原谅的错误,他们之间的亲密举动看上去并不真实),但至少他们的婚姻仍然存在。

总之,不管用哪种价值观衡量,关于婚姻,大多数女人是有执念的。

难怪《消失的爱人》里的女主,玩命也要“斗死小三”,收住“渣男老公”的心。

对有些女人来说,婚姻就是她们的最后坚守,所以“完美”可以是“看起来的完美”,但不管怎样,它必须“完美”!

结婚就像两个人的疯狂赌局,而赌注就是婚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